查文庫>臘八節> 關於臘八作文集錦5篇

臘八作文

關於臘八作文集錦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臘八作文 篇1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作文 篇2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

  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臘八作文 篇3

  “今天是臘八節,喝臘八粥啦!喝臘八粥啦!”聽到學校裡廣播的通知後,我忍不住的在教室裡叫了起來。同學們的眼光齊刷刷地向我看來,異口同聲地說:“看你就是個吃貨”。我向他們做了個鬼臉,嘴裡輕輕地念叨著,“好像你們都不想吃似的。”

  沒一會兒,就有兩個不熟悉的叔叔抬著一大籃東西向教室走來,我想肯定是臘八粥來了。

  果然,他們走進教室就給我們每人送上一碗碗裝的臘八粥。“謝謝叔叔!謝謝叔叔!”我接過臘八粥就迫不及待地開啟蓋子,一陣陣濃濃的香味就撲鼻而來。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口粥就往嘴裡送,哇!又甜又糯的粥滑進嘴裡,嗯,真好吃!我一邊吃一邊仔細地觀察這盒暖暖的粥,心想,是用什麼材料熬出來的粥啊,會有這麼好吃?點了點攙在粥裡的材料有不下二十種之多,其中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棒子、葡萄、白果、菱角、紅豆、花生……哇!“這粥裡面的品種也太豐富了吧!難怪這麼好吃”我對同桌說。“是啊,美味吧!”她津津有味地品嚐著。

  這時,她突然話題一轉,問到:“你可知道這臘八粥是誰送來讓我們吃的嗎?”“不知道!”“我就知道你這個吃貨就管好吃的,不知道去品味好吃以外的另一種味道!”“還有另外一種味道?”我感到疑惑。“告訴你吧,看你好奇的樣兒?當然,允許你一邊喝粥一邊聽!”同桌平時知道的八卦最多,這時她又娓娓道來……

  原來是這樣的啊,我停下手中的勺子,對同桌說:“那我們還是得真心地感謝陳思奇的爸爸,把我們想的如此周到,在這樣一個溫暖的節日裡,給我們大夥兒還這麼多人都能吃上又溫暖有美味的臘八粥!”“是的!”葛方冉微笑地靜靜點頭,諾有所思……

  不知不覺碗裡的粥已被我吃得見底了,我慢慢懂得分享的'快樂,那是臘八粥以外的另一種味道,美好深遠!

臘八作文 篇4

  年俗因地域的不同而各有千秋。我這裡要說的是我家鄉的年俗,而且是鄉下的年俗。在我的感覺中,去鄉下過年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年味兒。可年俗究竟從哪裡說起才好呢?想一想,還是應該從臘八節這天說起。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從家鄉流傳的這句順口溜裡可以看出,鄉下的年大抵是從臘八節這天就開始切入正題了。當然鄉下也有“進了臘月就是年”的說法,但由於臘八節之前的七天裡,幾乎還沒有什麼過年的實際內容,所以農人們通常都是從臘八節這天才開始進行有關過年的活動。

  順口溜裡之所以要勸告“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在我看來,多半是因為早年間生活不好,一年到頭,小孩子們也很難吃到什麼可口的東西,而只有到了過年的那些日子裡才可以享受到一些糖果、瓜子、花生以及爆米花之類的口福。因此,在這句順口溜裡,透露著過去大人們對孩子們的一種安撫和對以前困苦生活的無奈。

  臘八節的習俗各地大同小異,最主要的莫過於喝臘八粥。關於喝臘八粥來歷,我曾經在《臘八節隨筆》裡提到過,這裡不復累述。臘八粥的構成主要是一些米和豆,如大米、糯米、小黃米、黑米、高粱米、豇豆、黑豆、紅小豆、花生、紅棗等等。煮臘八粥之前先要把這些米和豆用水淘乾淨,然後放在鍋裡用小火煮到爛熟,如果家裡人喜歡吃甜,那麼在出鍋前可以再放進一些白糖,這樣一鍋臘八粥就做成了。做臘八粥時不能加水太多,做得稠一些才好喝。當然水太少了也容易糊鍋,因為長時間的熬煮,被蒸發掉的水分也不少,所以用水的多少全在個人把握。

  其實我小時候喝的臘八粥裡並沒有上面提到的那麼多成分,那時生活艱難,母親做的臘八粥裡只有少量的小米、高粱以及幾顆花生米、紅棗之類,有時甚至還要放進去一些玉米粒兒來充充數,但即使這樣,熬出來的粥也常常是稀的。現在隨著生活好轉,人們熬的臘八粥裡已經加進了不少新成分,像薏米、香米、蓮子、桂圓、核桃仁、葡萄乾等都出現在了臘八粥裡。現在的臘八粥熬好了甚至比超市裡買來的那種罐裝八寶粥都好喝。

  臘八粥一般都是在早上喝。我小時候住鄉下,每年臘月初八這天,母親都是早早起來,輕手輕腳地下炕去燒火做飯。由於熬臘八粥要用小火,所以她一般都連風箱也不用。當我們兄妹幾個從炕上爬起來的時候,母親早已經把臘八粥煮好了。我們每個人用大碗盛了,再就著鹹菜吃上幾塊熱地瓜,那細細的汗珠也就從額頭上冒了出來,上學的路上一路都感覺不到冷。現在想想,人們安排在早上喝臘八粥,大概也有暖身子的意思吧。試想,在寒冬臘月裡,大清早起來美美的喝上一頓粘稠的臘八粥,肯定能迅速驅走身上的寒意。

  臘八節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醃臘八蒜。北方人喜食生大蒜,即使在冬天,也有許多人吃得津津有味,這一點與南方人截然不同。我們平時吃大蒜一般就是剝了皮直接吃,也或者搗成蒜泥再吃,而偏偏到了臘八節這天,人們都要把一些大蒜醃起來,留待以後食用。

  醃臘八蒜其實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把蒜瓣剝去皮,然後用醋泡在一隻玻璃瓶或者罈子裡封好口就完事了。也有人會加進少量的白糖,將來吃起來會感到酸甜可口。臘八蒜與一般大蒜不同的是,經過米醋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它的顏色會變綠,看上去簡直就像翡翠一般。這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我沒研究過,總之看上去特別養眼,據說這經過醃製後的大蒜還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呢。

臘八作文 篇5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