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範文(精選14篇)

元宵節作文

元宵節作文範文(精選1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作文範文(精選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1

  x月x日這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圓、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父親教我包湯圓。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麵了,只見父親在碗裡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父親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父親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麵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圓了,我照著父親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麵糰,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裡,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父親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裡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父親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父親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裡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著,歡笑著。

  我愛包湯圓,但我更愛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2

  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時,餘興未盡的又迎來了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人們稱夜晚為‘宵、按照中國的傳統,在這一天里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還要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囍猜燈謎,共吃夜宵,閤家團聚,共慶佳節。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節的夜晚,我和母親來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門前,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我和母親連忙擠了過去,你那裡早已圍得水洩不通。我抬頭看到一張謎紙:我的心——打一字。我心裡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個豎心旁就是“悟|“字。我連忙把謎紙揭了下來。擠到閱獎處對答案,果然對了,經過我和母親的擠次腦力大作戰,我們抱著五六件禮物回家了。

  回到家,我們全家圍著吃元宵,母親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一個人的面前,那熱騰騰的的元宵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父親說:“這吃元宵也是有學問的。四個表示四喜臨門,八個表示八面玲瓏,十個表示十全十美~~”隨著父親的話,我把元宵送進了嘴,那餡甜到了我的心裡。

  吃過元宵,大家都來到樓頂,一邊看煙花一邊閒聊,大家都沉浸在了節日的歡樂中,到處都洋溢位一種愉快的氣氛。

  元宵,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滿月,它寄託著人們的美好心願,象徵著閤家團圓。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元宵節作文3

  要問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什麼節日?那當然是元宵節了。因為元宵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元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看到好看的燈展。

  雖然今年的元宵節已經過去了,但是那時的場景卻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裡。

  元宵節的那一天可熱鬧了。為此,姥姥、姥爺和弟弟也來我家和我們一起過元宵節。

  晚上吃過元宵後,我們一起來到廣場看燈展。到了廣場,映如我眼簾的是來來往往的人群絡繹不絕,環繞廣場四周的好幾圈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我們迫不及待的走進第一圈觀看燈籠,這一圈都是各個單位的。第一個燈籠是一隻小巧玲瓏的兔子燈籠。這是房地產公司的。紅寶石的眼睛下有一張要說話的三瓣嘴,豎起的耳朵好像正在聽人們的讚美呢!真是非常的機靈可愛。第二個是自來水公司的燈籠,形狀是一滴水,雖然簡單,但是也非常的漂亮。估計自來水公司的人們是告示著我們要節約用水呢!隨著擁擠的人群我們終於走進了第二圈,第二圈是各個學校的燈籠。第一個是北二小學的燈籠,它的形狀是一本書,書上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字樣,可見是讓我們好好學習、早日成才、為祖國做貢獻呢!第二個是我們奮鬥小學的,是用我們奮鬥小學的標誌做成的燈籠,可見處處都要體現我們奮鬥的精神。上面由紅色、黃色和綠色環繞著,美麗極了。看了使人非常的振奮。我們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覺就走進了第三圈了,第三圈是各個圖書社的燈籠。第一個是新華書店的,新華書店果真名不虛傳,是一隻威武的猛虎,這隻猛虎是多麼的逼真呀!預示著他要在圖書行業要像猛虎一樣獨領風騷了。可惜,弟弟偏偏在這個時候想睡覺,我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燈展會場。

  元宵節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的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的傳統節日尤其讓我縈繞於心。元宵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有著兩千餘年的歷史,它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在端上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大家開心的笑著,多溫馨的場面,讓人難以忘懷。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在每屆元宵前後,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綵,觀燈遊賞,煙火當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燈,那時可謂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壯觀而美麗。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比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節,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但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流逝得那麼快,眨眼間,正月十五就這樣過去了。一如既往,時間沒有停留在這一刻。孩子們該去上學了,大人們該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著下一個元宵節,下一個更熱鬧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5

  今天是元宵節,本來打算去椒江看鬧花燈,可是老天不作美,斷斷續續地下著雨,我們只好改變計劃,經過討論,我們決定在家隆重舉行才藝大比拼活動,三場比賽都由父親來當裁判。

  第一場是打乒乓球比賽。首先是我發球,我左手拿乒乓,向上一拋,右手用乒乓板用力一拍,球就凌空飛起,只見母親向它發出了‘驅逐令’,乒乓球如同流星似的向我飛來,我輕而易舉地接住了,來了個‘大反攻’,球又向母親那裡飛去。眼看就要落地了,沒想到母親眼疾手快,來了個‘井底撈月’,把乒乓球勾了上來……最後,我還是輸給了母親。

  第二場是輪滑大比拼。本場的規則是:在60米的場地上,看誰用的時間短。於是,我穿上輪滑鞋,我暗暗自喜:我一定把你輸得落花流水。父親隆重地宣佈:“預備,開始!”我像一支離開了弓的箭一樣滑向終點。母親看了,豎起大拇指說:“你可真行,滑得那麼快!”接下來,母親換上輪滑鞋,搖搖晃晃地,眼看就要到終點了,卻摔個四腳朝天,我笑得前俯後仰,不容置疑,這場比賽我贏了。

  第三場是做元宵比賽。我趁父親不注意,與母親商量,我們決定一起來做,很快,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端上了餐桌。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大家都笑了。

  我覺得,今晚的元宵節吃得特別香,過得特別快樂。

  元宵節作文6

  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團圓在一起吃著元宵,我家也不例外,可這次我們不是買元宵,而是我們自己親手做元宵,我覺得非常快樂。

  元宵節那天,姑姑從超市裡買回來了許多巧克力。姑姑告訴我們今天要自己動手做元宵,我聽了非常高興,歡蹦亂跳。迫不及待的開始準備了,開始做了,我和姐姐妹妹都把手洗的乾乾淨淨的,洗完後我們開始吧巧克力的袋子撕開,然後姑姑就給我們做了個示範做好的元宵就像包包子一樣,我看了後,覺得非常簡單就學著姑姑的樣子做了起來,開始我做的非常順利,可是到合攏的時候,巧克力開始不合作了,不是這漏出頭,就是那伸出了腰,一個元宵包了半天,卻包得一塌糊塗,那凹凸不平的身板上還有斑斑點點——巧克力,真是讓我大失所望。我生氣的說:“不信做不好,再試試,再試試。”可是我又試了非常多次還是不行,於是我急了說:“不做了”姐姐和妹妹看了後鼓勵我說:“你能行,你一定可以的,出國你要相信自己!”我聽了後,心裡想起了一句名言“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於是心裡又充滿了信心,又做了起來。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顆“珍珠”誕生了。白白的圓滾滾的身子真是誘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信心十足,做得更起勁了,於是一顆顆“珍珠”呈現在我眼前。元宵煮熟了,我吃著自己做得元宵,覺得我吃到了快樂的味道,心裡是說不出開了的滋味。

  從這件事中我品嚐到了快樂,但努力後的成功是快樂的,這份快樂是無與倫比的,而在快樂的同時我也收穫了一份堅持與執著。

  元宵節作文7

  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什麼節日,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元宵節。去年的元宵節,我記憶猶新。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過的,我十分得快樂。我們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湯圓。母親做的湯圓特別好。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母親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

  現在,我們開始吃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湯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團團圓圓的。這一天有意思吧!吃完飯,我們就回家去了。在家裡的路上,我看見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提著一隻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遊街,小燈籠的燈光將大地照的亮極了,將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雖然元宵節過去了,但那美好的回憶仍久久盪漾在我心中。

  元宵節作文8

  正月十五這天,真是熱鬧非凡,元宵表演,放煙花……好玩極了。

  一大早起來,我和爸爸約上姐姐一起來到了博物館廣場。哇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我和姐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擠到了人群前面。哇噻,有舞龍的、有玩獅子的、有扭秧歌的、有劃小船的、有豬八戒背媳婦,還有踩高磽的。真是熱鬧極了。

  到了晚上,我們乘車去了中原路看煙花,路上的車排起了長龍。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了一家企業門口等待放煙花。開始放煙花了,我心潮澎。只見幾顆明亮的火星一顆接著一顆衝上天空,剎那間,火星炸開,變成了一朵朵五光十色巨大的花蕊,又好似一位美麗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灑向人間。隨著一聲聲的響聲,煙花的數量越來越多,看得我眼花瞭亂、目不睱接,有的像許多花環套在一起,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彩色雨傘,有的像彗星,還有的像長長的瀑布傾瀉而下,又像下起了圓圓的小水珠,壯觀極了。最出眾的是“流星雨”,只見火苗一飛沖天,在空中炸開,聲音如雷貫耳,炸開的流星拖著細長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飄飄然然地落了下來,看得我驚訝不已。

  煙火結束了,我依然沉浸在那火樹銀花美麗的境界中,我真希望今後的生活,也能像煙花一樣絢麗多彩。

  元宵節作文9

  元宵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過完了,所以這天是非常隆重與熱鬧的。人們在這天的活動主要就是舞龍,舞獅,放鞭炮還要一個更重要的就是看煙花。

  晚上7點多,我就急著叫伯母帶我去元宵場看煙花,路上我看到有很多與我一樣想看煙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顯得十分的高興。

  到了元宵場人山人海,鑼鼓齊鳴,可熱鬧了。

  只聽見幾聲沉悶的聲音,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幾聲脆響,夜空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與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銀色的百合……絢麗多彩。真美麗啊!

  在煙花的脆響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臉!

  元宵節作文10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著糖心圓子,喜氣洋洋。

  我和老爸吃完晚飯後,徑直向燈會走去。還未到達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擁而至。

  隨著夜色加濃,穹廬中的“明燈”亮了。特別是市民廣場上的那一片燈光,它們從半空中倒映在地磚上,跟著風,隨著晃動,閃爍,像一串串流動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佈在蒼穹裡的星斗互相輝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遠處的鞭炮聲就想成一片。禮花呼哧的響,忽然冒出了大禮花,如清泉一般,灑向人間;又如顆顆珍珠,從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開滿夜空。

  街兩旁的飲食攤點爐火正旺,香氣陣陣撲鼻,吆呼聲不絕於耳。儘管已經吃過晚飯,但我匆匆看了幾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擠又鑽,穿過鑼鼓喧天的舞臺,終於來到了燈展處。

  哇——滿眼花燈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巧奪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燈,荷花燈,走馬燈,福娃燈~~造型各異,色彩多樣,新奇有趣,贏得人們嘖嘖的讚歎聲。再往前去,就是琳琅滿目的商品攤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愛不釋手,就纏著老爸買下了。

  伴隨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和無數的鞭炮聲,沙碩的彩燈光,一起匯成了歡樂的元宵交響樂,飄蕩在空中,灑向人間。

  元宵節作文11

  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元宵的夜晚,家裡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著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媽媽終於答應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於我經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後,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麼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快來看!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也數不過來,在這裡,我只說一句,元宵快樂!

  元宵節作文12

  農曆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作文13

  元宵節是我國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以前,人們主要以看花燈、舞龍為主,現在主要以看花燈為主。

  今天晚上七點,我就拉著爸爸到文化宮等著阿姨們做元宵。到了七點半,文化宮外人山人海,大多數人都是來吃元宵地。元宵煮熟了,好多人都在排隊,有一些人,比較幸運,因為他們都在津津有味地吃著熱乎乎地元宵。

  到了八點整,文化宮外不在熱鬧,你一定覺得很奇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去運動場外準備看煙花。開始放了,煙花像一個淘氣地小孩子,一個個地,從紙箱裡鑽出來,飛向高高地、美麗地夜空。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地響聲,夜空綻放出一朵朵絢麗多彩地花朵,它們地形狀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地滿天星,金黃色地蒲公英……

  隨著一聲聲炮響,人們在驚呼,讚歎,臉上露出了幸福地笑容。煙花表演在歡呼聲中悄悄結束,但剛剛那一幕幕精彩地煙花表演,將永遠留在我地腦海裡。

  元宵節作文14

  今年元宵節前夕我和媽媽、爸爸去內蒙古科右前旗看望我的太姥爺、太姥(媽媽的爺爺、奶奶),所以,元宵節就在太姥家裡過的。

  我想:“這裡沒有那麼多燈也沒有公園娛樂場所和路燈……這裡會好玩嗎?”

  小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說:“琦琦,晚飯後小姨帶你去撒路燈”。我說:“什麼?是撒路燈嗎?”“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小姨說。

  吃過晚飯姥爺一家開始準備穀糠和柴油拌在一起,到了七時左右,把它們放在一個大鐵盆點著了,全家人都來到外面,一小堆一小堆的撒在院子裡、屋子裡、馬路上。我也拿著小火鏟一起學著撒,這時我發現外面好熱鬧,一個個小火堆橫著、豎著、斜著,怎麼看都連在一起,幾乎全村的人都出來撒路燈了。

  小小的火苗在漆黑的夜裡顯得格外的漂亮,因為要防火家家都要全家出動,大人孩子在跑著嚷著,特別的熱鬧。

  我問媽媽為什麼撒路燈,媽媽說:“撒路燈是這裡的風俗。”我問爸爸,爸爸也是這麼說。

  撒路燈是這裡人祈求平安幸福的象徵。

  這個元宵節是我過得最有趣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