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2016年景海鵬三度飛天作文600字

景海鵬三度飛天作文600字

2016年景海鵬三度飛天作文600字

  相隔八年,三度飛天。幸運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眼中,“僅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保持飛天的身體狀態,景海鵬的堅持和努力就足以讓人敬佩”。

  2016年景海鵬三度飛天600字一: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10月17日發射,兩名航天員乘載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後,計劃在天宮二號駐留30天,這將是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已經參加過兩次載人航天任務的景海鵬將再次出征太空,他也將成為我國“飛天”次數最多的人。近日,他在航天城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專訪。

  談使命:“弘揚載人航天精神也是任務的一部分”

  今年50歲,曾執行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兩次載人航天任務的景海鵬,已經是第三次接受任務了。“首先是基於對航天員這個職業的熱愛”,談到再次出征的動力,他表示,從1996年參加航天員選拔開始,他就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從1998年到現在,航天員已經當了18年,又經過兩次飛天的考驗、磨礪和磨鍊,我對航天這個職業可以說是摯愛。不管什麼崗位,首先你得熱愛他,才有可能幹好。”

  景海鵬對記者介紹,他從小在農村長大,十八歲當兵,1985年高中畢業成為一名飛行學員,經過五年多的學習,成為一名飛行員。心底的夢想和偶然的契機又把他帶到了夢寐以求的航天員崗位上。“從飛行員成為預備航天員,再成為航天員,經過十年努力又實現自己的夢想,飛過兩次天,我能夠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實現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這一切都是國家培養的結果,要回報國家。作為航天員,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多執行任務,把我們國家科技人員的智慧,他們的想法,他們的理念,透過航天員雙手在太空實現,把大量有用的資料帶回來,進行科學實驗,造福人類。”

  然而,在太空中把實驗做好,把飛船開好只是任務的一部分,景海鵬告訴記者,返回以後,更需要做的是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和廣大的青少年朋友交流、互動,讓孩子們從小萌生出科技夢想,這個非常重要,也是任務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回來以後,包括我在內的所有航天員,都經常去參加各種科普活動,進校園和孩子們交流。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會積極踴躍去參加。因為我們也從學生時代過來的,自己也都有孩子,都知道青少年時期播撒下的種子特別重要。”

  談心情:“跟入選神七、神九乘組時一樣激動”

  儘管已經有過兩次“飛天”,這次入選,景海鵬還是顯得非常激動,“跟神七、神九入選乘組的時候一樣激動、高興,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但這次定下來以後,他想到的更多的不是鮮花、掌聲和讚譽,而是自己離這次任務的距離還有多遠。“我在訓練過程當中,針對這次任務想了很多,包括實驗哪些知識點,哪些技能還沒掌握,與專家的差距在哪裡。”訓練之餘,他還會主動徵求其他航天員的意見,包括沒有飛過的航天員,廣泛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我考慮更多的是自己還有哪些弱項,如何補齊短板”。

  這次任務中,需要航天員親自操作的實驗非常多,這對景海鵬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目前專家還不能上天,怎麼辦?就要培訓我們,把他的理念,他的想法,他想達到的目標告訴我們,我們進行反覆大量的訓練,其實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怕做不到最好,雖然執行過兩次任務,但是之前我也沒有做過,我不敢打這包票說沒有問題,這是一個難點。所以我們就在地面反覆地交流,反覆地訓練,把各種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都考慮到。從實驗角度來說,我感覺還比較難以掌控的`,但我堅信沒問題,最難的都攻克了。”

  談經驗:“躺著”出艙,不必大驚小怪

  此次,景海鵬要跟著神舟十一號在太空中駐留三十天,比他上一次的駐留時間整整增加了一倍多,但他顯然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到了太空,一失重,你的體液、血液會重新分佈,有地球引力的時候,體液血液是從頭部往下肢流動的,一失重反過來了,從下肢往頭部湧的。所以大家在電視畫面中看到我們,可能面目會微微泛紅,看到臉上會有點浮腫,這就是失重造成的。”

  除了要適應生理方面的變化,在太空中行動的難度也會增加,“我們在天宮裡面,四周有好多手抓的,腳踩的,就是手腳限位器,不把自己固定住,你就沒有辦法操作。將來,空間站長期飛行,萬一哪個裝置壞了,就需要航天員維修。這種操作在地面很簡單,在天上可不是那麼簡單。假如在地面需要一個小時,在天上就要放大1.5-2倍時間才能幹完。”

  在天上失重,大部分時間靠上肢輔助在行走,腿部幾乎不用,一個月下來,下肢的肌肉力量一定會減弱,這也是景海鵬的經驗。“長期失重會帶來一些鈣丟失、肌肉萎縮,所以返回以後出艙也要特別注意安全。像國外有些航天員出艙都是抬出來,躺在特製的座椅裡面半躺著,以保證他的安全。所以,以後落地,如果大家電視上看到我們航天員躺在那被抬出來,那是一種常態,可別大驚小怪。”他打趣道。

  談家人:首次“飛天”愛人曾三天三夜沒閤眼

  作為一名航天員,每次“飛天”都承擔著未知的風險,對於景海鵬來說,家人的支援和理解尤為重要。“自從嫁給我那天開始,我愛人就做好心理準備了,所以,這一方面,我感覺她很堅強。我當航天員18年了,大大小小經歷了很多,也經歷了兩次任務。第一次,她也很緊張,回來以後,過了一段時間,她說我稱稱體重,我說你沒事稱體重幹嗎,她說我在天上,三天三夜她都沒睡覺。第二次我就警覺了,因為我們進發射場之前,專門跟愛人、孩子見了個面,我就說這次要去13天,你總不會13天不吃不喝不睡吧,她就笑。當我第二次回來以後,她就比較淡定了。所以,這次我堅信,她也像我一樣不會有壓力。”

  當被問及思念家人怎麼辦,景海鵬表示,組織上也考慮到了,給航天員準備了一些個人物品帶上去。“我帶什麼東西,現在說出去就沒有亮點了。到了太空後一定會展示。” 在這裡,景海鵬給我們賣了一個關子。

  2016年景海鵬三度飛天作文600字二:

  當那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公眾面前,歷史再次被景海鵬重新整理——中國首位第三次飛天的航天員來了。

  作為中國首批航天員,景海鵬足夠幸運。“神七”飛天,他與翟志剛、劉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艙行走任務;“神九”飛天,身為指令長的他和劉旺、劉洋珠聯璧合,讓世界目睹了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為“神十一”航天員乘組指令長的他,將和戰友陳冬完成在太空駐留一個月的挑戰。

  相隔八年,三度飛天。幸運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眼中,“僅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保持飛天的身體狀態,景海鵬的堅持和努力就足以讓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景海鵬說:“鮮花和掌聲過後,我們一如既往投入戰鬥。”三年後的今天,已是將軍的他,向著太空再次出征。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年少時到供銷社打醬油的一幕,至今銘刻在景海鵬的腦海深處——

  那天,供銷社的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場上那個“海鷗五號”嗎?!

  那是公社組織的一場籃球比賽。他穿著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影象是海鷗,後背印著大大的“5號”。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個子投球必中,一舉扭轉戰局。

  打完醬油,景海鵬掏錢,阿姨笑著說:球打得好,不要你錢!

  那位阿姨或許不知道,她的這句話,從此點燃了一位少年的追夢之旅。多年以後的深夜,在航天員教室裡回憶起這一幕,景海鵬說:“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轉折。”

  “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景海鵬說,“不是為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為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時值小學五年級的景海鵬,當時做夢都想著成為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然而,因為個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著床單偷偷哭泣。不知多少個夜晚,他抱著從鄰居家借來的破籃球,一次次起跳、揚手,投向自家土牆上用粉筆畫著的籃球筐……

  至今,景海鵬仍保持著深夜投籃的習慣。就在記者採訪的兩週前,他還利用訓練間隙和教練比賽投球,那天他連續投中67個,“距76個紀錄還差一點”。

  “投籃”彷彿是一種人生隱喻,最初的夢想也如 “畫在牆上的籃球筐”一樣不斷升級,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揮汗如雨的努力和堅持不變。 景海鵬正是靠這份努力和堅持,迎來一次次夢想成真時刻。

  高三那年,他被報欄裡的一張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飛行員拿著氧氣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戰鬥機旁邊。他清晰記得,那位飛行員叫張海鵬。“一樣的名字”與“羨慕的心情”雙重發酵,他燃起當飛行員的夢想。

  從此,從飛行學員到戰鬥機飛行員,從戰鬥機飛行員到航天員,他的夢想不斷點燃,不斷實現……如同他最喜歡的連續投籃,實現一個夢想,他馬上就有下一個夢想。

  “人生,正是由一個接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串聯起來的。”景海鵬說,“唯有為夢想奮鬥的人,才懂得夢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夢想成真時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