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恩> 【精品】感恩作文彙編5篇

感恩作文

【精品】感恩作文彙編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恩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作文 篇1

  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同時也是一個不幸的人,我是一個單親的孩子,自從媽媽去世後,都是爸爸照顧我,那時候我不敢和同學在一起玩,怕他們笑話我,笑話我是一個沒媽的孩子,但有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我,那就是奶奶。媽媽去世不久奶奶就來到我們家,和我們住在一起,世人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但奶奶對於我的愛遠遠的高於媽媽,高於一切關愛我的人,只要我想要的他都要盡力滿足我,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願意和同學們在一起笑,一起玩,我也不怕他們說我是個沒媽的孩子,因為我有奶奶,我有我最親的奶奶。

  我感謝奶奶,他真的給了我義必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從這幾年來得出一個結論,精神永遠比物質可貴,人格的力量是比舒適是更偉大。

  我想起傅雷先生的話:“不經過戰鬥的放棄是虛偽的,不經過艱難磨練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硩是悲卻的。”我相信這是上帝對我的考驗,不是來懲罰我的。

  以後我要更加堅強起來,於困難作鬥爭。

感恩作文 篇2

  上週五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任務:週日是三八婦女節,要為媽媽做一件或幾件令她感動的事情,以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然後,把自己的所做和媽媽的表現寫在日記本上。

  記得以前曾有學生在日記中寫過,當自己表現得特別乖的時候,家長就會以懷疑的口吻問:“你今天沒幹什麼壞事吧?”“又考砸了?”結果大煞風景,破壞了興致。

  為了讓家長更好地配合這次活動,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三八婦女節的早上我給家長們發了條資訊,祝媽媽們節日快樂,同時讓他們給孩子一次感恩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學生的日記本交了上來。上完課,我迫不及待地一一翻閱。在眾多孩子的文中,我看見了他們父母臉上綻放的笑容,看見了媽媽們眼角的點點淚光。絕大部分學生按照要求感動了媽媽一次,我為他們假日的表現感到一絲欣慰。

  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給媽媽打電話、發簡訊祝媽媽節日快樂。憬欣還在電話中再三叮囑爸爸代替自己給媽媽買一束花,讓爸爸照顧好媽媽。(我在這天也收到了譯文、影、忠意、憬欣等孩子的祝福簡訊。)

  媽媽在身邊的孩子有不少買了小禮物的送給媽媽:梁坤給媽媽買了一束花、寫了一封信;亞麗買來花,還有漂亮的花瓶;鍾靜給媽媽買了樸素又別緻的髮卡;孫珂給媽媽和小姨分別買了書並寫上贈言……

  更多的孩子選擇了給媽媽(或爸爸媽媽)做一頓飯、洗衣、打掃房間或捶背等,用行動表達愛。瑞寫到:“媽媽說:‘真好吃!真好吃!’我一嘗,哇!鹹死了!…..”也許他們做的並不是很出色,但爸爸媽媽們總是那麼容易知足,他們甚至為孩子的一次感恩行動感動得淚水盈盈。(雖然,佈置任務的時候我說:“爭取把媽媽感動得唏哩嘩啦的。”可那只是開開玩笑)

  看完孩子們的日記,一種複雜的滋味湧上心頭,這些平常的事情難道不是孩子應該做的嗎?難道一次感恩就足夠了嗎?也許,感恩教育應該不僅僅在節日,感恩行動也應該不僅僅在節日。

  父母給予孩子的永遠遠遠多於孩子的回報。感恩也許應該在每一個平常而美好的日子裡。

  最後,借靜靜自創的一首小詩獻給所有的媽媽吧!

感恩作文 篇3

  當人們感嘆世風日下,對那些為富不仁、見死不救的行為大加指責的時候,善良的人們,你們是否該反醒一下,我們的社會到底缺失了什麼呢?

  也許有人會覺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佛屠,做好事,本就不該有回報之心。也許,正是當今社會缺少了這麼一種知恩圖報的心態,才會讓這個世界的人們本善良的心心冷似鐵,使很多的事情變得是那樣的麻木不仁拉了。

  我的一位朋友本來在省城一個效益還頗為不錯的企業就職,但因為夫妻長期分居的問題一直沒有辦法解決,無奈之下,他辭職回到了偏僻的小縣城。為了生計,他籌措了幾千元錢,準備買一輛“摩的”在小縣城裡跑跑出租,每車次能收2元錢。在案昆明購車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也是來昆明購買“摩的”的同城婦女。隨後,他們一起購買了“摩的”,一起租了一輛汽車把“摩的”拉到幾百公里以外的小縣城。當購買的車輛被拉到小縣城的時候,已經是次日凌晨4點多鐘,不巧的是那位婦女購買的“摩的”忘記了加油,而車輛要拉到小縣城裡,起碼還得有2公里的路,這對於一個婦女來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這個女人的一再央求下,他不顧顛簸了一天的勞累,請人把自己的車輛開到小縣城裡,自己卻留下來幫助這女人推車,而就在幫助這個女人推車的過程中,迎面一輛飛馳而過的摩托車把我的這個朋友撞飛出了幾米開外,造成了多處受傷。在住院治療期間,曾經受到過幫助的這個女人非但沒有感激之心,反而責怪我的這個朋友多管閒事,把黴運帶給了她。

  還有一件是大家都親眼目睹了的事情,有個老者在小城的街道上被一輛摩托車撞倒在地,撞了人的'摩托車駕駛員竟不顧仍在地上躺著的老人,竟揚長而去。剛巧一個騎腳踏車的年輕人路過這裡,趕緊停下腳踏車把老人扶了起來,並把他送到醫院進行治療。令這個年輕人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善舉非但沒有得到被救助者一丁點兒的讚許,反倒招徠了一頓臭罵和毆打,為自己招徠了無盡的煩惱。原來,甦醒後的老人及其家屬一口咬定是這個年輕人撞倒了老人,原因很簡單:“假如你沒有撞倒人,你憑什麼會把我送進醫院治療呢?這個時代早就沒有雷鋒了。”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鐵石心腸、麻木不仁的壞人。是啊!我相信沒有誰在挺身而出幫助他人的時候,會想到要得到別人多少的回報,他們也許一無所求,也許只是出自於內心深處的一種本能、一種良知,有的甚至還為此獻出了自己最為寶貴的生命,而我們給予他們什麼了嗎?沒有,也許連丁點感恩的心思都沒有。

  古人云: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相報。據報載,今年一月下旬的一天,在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長江岸邊洗衣的76歲的張老太,因突然頭暈不幸落入水中。正在岸邊散步的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生趙傳宇聽到呼救聲,來不及脫掉身上的衣服和鞋襪,縱身躍入湍急刺骨的江水中向老人游去。幾經拼搏,終於把老人救了上來。看到被救老人平安無事,趙傳宇便謝絕了周圍群眾要給他換衣服和留下姓名的好意,悄然離開。趙傳宇回到學校後,一直將自己救人的事情埋在心理。一位同學問他的手機怎麼壞的,才知道了他救人的事情。

  當張老太回過神來,想跟救命恩人說聲感謝的時候,才知道救自己一條命的人已經走了。之後的兩個月裡,絕處逢生的張老太念念不忘自己的救命恩人,發動四鄰親朋,張貼尋人啟事,四處打聽和尋找自己的救命恩人,說再難也要找到這個好心的人,最少要向他當面道謝一下。唯一知道線索的趙傳宇的那位同學,被老人執著的感恩精神所感動,不顧趙傳宇的執意阻攔,把有關情況告訴了老人。而面對被救老人的感謝和要為趙傳宇購買一部新手機的心意時,趙傳宇說,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最後,他把老人執意留下給他購買新手機的20xx元錢,全部捐獻給了希望工程。

  大學生趙傳宇捨己救人不留名,被救老人不辭辛苦尋找謝恩的事情經過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趙傳宇捨己救人的事蹟固然感人,被救老人知恩圖報的精神更是令人肅然起敬。看來,我們的社會不是缺乏像趙傳宇一樣挺身而出的好人,而是缺乏了一顆最為樸素的感恩之心。我們需要趙傳宇一樣捨己為人,不顧危險挺身而出的好人,同樣也需要一顆顆常懷感恩之情的鮮活之心。

感恩作文 篇4

  一句感恩的甜言,讓人感到歡欣;一杯感恩的熱茶,讓人感到溫馨;一顆感恩的蜜糖,讓人感到甜心……感恩有一個兄弟,它的名字叫負義,負義往往帶來的是傷心,寒心和痛心。

  感恩和負義,它們都想把對方甩開,感恩覺得,負義沒有良心,負義卻又覺得,感恩過於熱心,它們兩個糾纏不清……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也有兩群截然不同的人,一群是感恩的“擁護者”,另一群是負義的“追星族”……

  楊樣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沒有因為救楊樣而生病前的追風是一匹長得英俊、跑得飛快的駿馬,楊樣以此為榮,百般地疼愛它,呵護它,在他心中,追風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寶。救了楊樣後,它更是受寵萬分,主人許願要餵它到死。但是,好景不長,追風生病了,眼睛瞎了,腿腳跑不動了,楊樣漸漸覺得追風對自己毫無用處了,養著追風只是一個累贅,於是,追風被趕出了家……楊樣只考慮到追風對自己眼前的用處,卻不曾考慮過追風對自己的救命之恩,他背棄了自己的諾言,他拋棄的不是一匹老馬,而是一堆山一般高的金子——一顆感恩的心。

  這樣的人,是“勢利眼”,他們沒有心肝,是冷血動物,他們的眼前只有利益。

  《讀者》上的那篇《二姐》曾經讓人潸然淚下。4歲的“我”不願意認別人為爹媽,只有6歲的二姐改變了“我”的命運,她主動離開了家的門檻。我們的命運天壤之別,一個是城鎮,另一個卻是山村。幾十年後,父母老了,二姐又回到了這個家,“我”一直看不起二姐,就因為她沒有文化,又下了崗,現在她的歸來,讓“我”誤解她要得到父母的財產……這不是忘恩負義嗎?如果當初不是二姐,當初不是一念之差,那麼,那個讓人感到羞愧的鄉下女人又會是誰呢?

  作者對二姐的不屑直至對二姐的愧疚,這一切就是由負義到感恩。

  我們要感激的事物太多,感激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感激今天的太陽帶給我們光明的一天,感激大自然在四季交替中讓我們感受到了它不同的呵護和關愛……對生活心存感激,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現在的社會,貪婪掠取的人越來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來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來越多,會流淚的人越來越少……只有對別人心存感激,別人才會向你投去感恩的目光,感激的微笑……感恩是生活中的潤滑劑,更是金!

  忘恩負義是小人,知恩回報是君子。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別人心存感激吧!

感恩作文 篇5

  你的愛如永不墜落的寒夜星辰,照耀著我的內心。

  ——題記

  外婆家有一床溫暖的棉被。它已經受歲月的洗禮,破舊的被罩已經破了洞,雪白的棉花從洞裡露了出來。外婆說,這床棉被是媽媽小時候蓋的。那時候冬天很冷,所以外婆親手縫了一床被子。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很溫暖。外婆總說被子上有媽媽的味道,很香很香。

  過年回家,外婆總是不嫌麻煩地找出這床被子,儘管有時會遭到我的排斥。

  深夜,外婆為我蓋好被子,我便帶著甜甜的夢睡熟了……第二天一早,外婆感冒了,並總會敷衍地說一句“沒事沒事”

  她總說自己沒事,我也懵懵懂懂地信了。時光飛逝,讓我看到了一個更滄桑的外婆。時光奪去的只是她往日的容顏,不變的是她對兒女深沉的愛。

  八年轉瞬消逝。還是悲涼的冬,還是我和外婆,還是那床破舊的棉被,與以往不同的是,外婆老了,我長大了。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疼愛我,只是對我多了幾分依賴。

  寧靜的月夜,窗外已漆黑一片,簌簌的風聲帶來絲絲寒意。外婆如往常一樣去抱被子,我默聲靜息地注視著她笨重的樣子,就像在挑戰著極限。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我來吧!”

  我跑過去抱下了被子,心頭莫名一酸,同外婆進入了夢鄉……

  半夜,我為外婆蓋緊了被子,那一刻我突然發現這床被子根本不夠兩個人蓋!我開始回想外婆默默做的一切,瞬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不禁流下了淚……我曾親眼看到她的眼淚奪眶而出,打溼了枕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完全不再理會兩隻已經凍得麻木的腿。

  一瞬間,我清醒了:這麼多年來外婆為我做了這麼多,我卻遲遲到現在才領悟到嗎?直到後來,我還一直享受著那冰冷中的“溫暖”。

  外婆也總是教導我,做人要學會感恩。我也一直踐行著這份教導。

  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身為龍的傳人,要發揚光大我們的龍精神,讓感恩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無窮的動力和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