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實用】家鄉的粽子作文3篇

家鄉的粽子作文

【實用】家鄉的粽子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粽子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1

  我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裡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乾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端午,我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就會說到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我們這兒特有的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

  我們這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裹粽子,裹粽子的程式非常複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乾淨,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淨的糯米倒些醬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裡。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我一想到我的家鄉就會想起我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有許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粽子。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這時,“粽子高手”——奶奶開始忙開了。奶奶早早地從集市上買來粽葉和麻繩,放進鍋裡煮,直到粽葉的顏色由青翠到墨綠色,再撈上來。我和弟弟負責洗乾淨。奶奶則在一旁淘糯米,再把香菇、蝦米、豬肉剁碎,進行醃製。

  開始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狀有很多,有菱形的,有長方形的……奶奶常包菱形的粽子。她拿起一片粽葉,先把一頭捲成圓錐形,往裡面裝進大約三分之一的米,再放進一些香菇、蝦米、豬肉,然後又蓋上一層糯米,用粽葉包成菱形狀,最後用麻繩綁緊。

  不一會兒,奶奶就把粽子包好了,一個個粽子像一座座三角形的小島,多麼可愛呀!這時包好的粽子是生的,還不能吃,得放進高壓鍋裡煮上三四個鐘頭。聞著從鍋裡飄出來的淡淡香味,我們早已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

  “開鍋了!”奶奶一聲令下。我連忙揭開鍋一看,一個個粽子身穿墨綠衣裳。我輕輕地拿起一個,剝開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我趕緊咬了一口,哇,這粽子比山珍海味還要香啊!吃了還想吃。

  關於粽子的由來還有它的歷史故事呢。戰國時期,楚國的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五日那天,把米飯包在竹葉裡,然後扔進江裡,便有了粽子的來歷。包粽子就世世代代傳下來了。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傳統端午佳節。雖然傳統端午佳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傳統端午佳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傳統端午佳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傳統端午佳節特色。

  傳統端午佳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傳統端午佳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在這天,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傳統端午佳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傳統端午佳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傳統端午佳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傳統端午佳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個新的傳統端午佳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去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