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學發現作文九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發現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發現作文 篇1
一天,我看百科全書,發現書上說熱水會比冷水先結冰。我想:不會吧?熱的水要慢結冰才對呀!因為它熱呀!但左思右想後我決定還是做個實驗來證明一下。
我說幹就幹,忙找到倆水杯分別灌入熱水和冷水,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放入冰箱的冷凍層中,把門關上,“呼”——心想總算完成準備任務了。在寫了半天作業後,我想應該去看看哪個水杯中的水先結冰,於是開啟冰箱的門,“啊!”,我揉揉自己的眼睛半天才掙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原來裝滿熱水的杯子裡的只有一層浮冰,還有很多可以流動的水;而裝冷水的杯子裡的水已經結成又硬又冷的冰塊。我怕有偶爾性,又重新做了一遍相同的實驗,並把每個環節看得仔仔細細,生怕做錯一步,可結果和第一次是一樣的,還是冷水先結冰。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百科書上寫錯了嗎?
終於有一天,在看CCTV—10《走進科學》的節目時,看到一位大學生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和她的同學用測溫儀將各種冷熱水狀物放進冰箱測了一遍,並得出了冷水先於熱水結冰的事實。現在可以證明以前那個熱水先冷水結冰的結論是錯誤的。
我看後知道了以前一些被人證實的科學不一定是正確的,生活中的觀察和實驗才是發現真實的辦法,讓我們一起來學會觀察和動手,一起去發現在我們身邊的科學吧!
科學發現作文 篇2
母親是個非常愛乾淨的人。洗衣服是寧可不吃不睡也非做不可的“工作”,她把髒衣服放在洗衣板上,揉呀,搓呀,時時不用沾滿泡沫的手擦擦額上的汗捶捶發酸的腰。母親洗衣的情景,猶如電影裡的一個鏡頭,不斷地“播放”著。終於有一天,我拿著自己的髒手帕,趁母親不注意,偷偷地去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手帕洗乾淨了,我吁了一口氣。這時,我發現早已倚在門邊的母親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爸非常關心我的學習,經常瞭解我的學習情況,可他從不陪讀,也不檢查作業。他總說:“我相信孩子。”我聽了這話,精神上有了一種莫名的動力——一定要好好學。我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這一切。當我把大紅的證書捧給爸爸時,我發現,不愛笑的爸爸臉上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
奶奶七十多歲了,她非常疼愛我,姑姑來看望她時,總會帶來許多好吃的東西,而奶奶總是捨不得自己吃。她說:“讓我的乖孫女吃吧,好長大個子。”我明白奶奶對我的愛。於是我拼命地投稿,用得來的稿費買了一袋奶粉,當我把奶粉放在奶奶眼前時,我發現她那本已混濁的眼睛裡閃出晶瑩的淚花。
發現,使我看到了母親的欣慰;發現,使我懂得了爸爸的希望;發現,讓我回報了奶奶的疼愛。
科學發現作文 篇3
有一天,我整理書桌時,發現有一個“肚子”癟了的乒乓球,就想扔進垃圾桶,媽媽見了連忙說:“辛辛,你先別急著扔,這個乒乓球還能用呢!”癟了的乒乓球怎麼用嘛?媽媽說:“我們來做個實驗你就知道它是能夠復原的。”咦,這也太奇怪了,我很想見識一下究竟是什麼辦法可以讓乒乓球復原,就高興地說:“好的,快做實驗吧!”
媽媽先讓我去燒一壺水。水開了,媽媽把熱水倒進臉盆裡,然後把乒乓球凹進的地方朝著熱水放了下去。乒乓球在水面上漂浮著,像一隻白色的小船。我對媽媽說:“為什麼一定要把凹進去的朝著熱水,沒凹進去的地方朝著熱水不好嗎?”媽媽笑著說:“小傻瓜,我們是要讓凹進去的地方變圓,不是讓圓的地方變得更圓啊!”我吐吐舌頭,繼續等待實驗結果。
過了一會兒,乒乓球果然變得和以前一樣圓溜溜的了,像變戲法一樣,使我又驚又喜。媽媽問我:“辛辛,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望著乒乓球,撓著頭皮,百思不得其解。媽媽告訴我這是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原來,把乒乓球放進開水裡,乒乓球裡的空氣受熱後迅速膨脹,這樣,癟了的那塊就恢復了原樣。
小小的乒乓球也有奧秘。生活中到處是科學,我一定要留心觀察。
科學發現作文 篇4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家門口的小木凳上看著科幻故事《百年冰凍人復活》。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時,突然感覺腳背上癢癢的,我歪下頭看,原來是隻螞蟻。也許是剛才看了科幻故事的緣故,我的腦於忽然閃過一個奇異的念頭:試一試冰凍後的'螞蟻能否復活。
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廚房拿來一個小碗,開啟冰箱,用小勺子在冰箱內刮一些冰霜放在碗裡,並將冰霜稍稍壓平,然後小心翼翼地捏起小螞蟻放進碗裡,只見那隻小螞蟻在冰霜上驚慌地爬動了幾下,便蜷縮成一團不再動彈了。我把裝有小螞蟻的碗放進冰霜裡,三分鐘以後,我把碗拿出來,用筷子輕輕地把螞蟻從碗裡挑出來放在白紙上。看著她紋絲不動的樣子,我心想:這隻可憐的螞蟻真的冰死了,我現在得趕快幫它復活。
我用白紙託著螞蟻拿到陽光下,給螞蟻加溫,希望它快點兒活過來。一分鐘、兩分鐘……正當我有些焦急時,奇蹟終於出現了:只見螞蟻那蜷縮的身子緩緩地舒展開了,並翻動著身子。不久,螞蟻的觸角能擺動了,隨後就開始爬動……耶!冰死的螞蟻能復活啦!我迫不急待地把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表揚了我一番後啟發我說,冰死的螞蟻究竟能否復活,還得繼續試驗、探索,也許那隻螞蟻本來就沒有完全凍死,不能單憑一次試驗就輕易作出結論……聽了媽媽的話,我受到了啟發,於是,我找來了一些有關螞蟻的資料,書上說:“螞蟻在15-40 ℃之內都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為25-35℃之間,冬季低於10℃就進入冬眠。……冬眠動物有一種特有的組織——褐色脂肪組織。它從頸部延至脊髓,具有產生熱量、保護動物安全過冬的能力。這一組織在冬天會慢慢地被消耗掉,到第二年夏天和秋天時又重新制造出來。……至於冬眠動物自動調節生物節律和機體復甦的機制是怎樣的,人們至今仍在探索……”看到這兒,我終於揭開了這隻“凍死”的螞蟻能復活之謎!
今後,我們如果繼續試驗,不斷探索,就能知道更多的大自然的奧妙。
科學發現作文 篇5
在我的房間裡貼著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每當有時間需要的時候,我就在它上面查詢一些省市地區。例如,查詢陝西省,北京,西安等這在地圖上都能找到。因此,我就和地圖成了朋友,關係很是密切。
然而,有一天我在觀看地圖時,卻有了意外的發現。是什麼發現呢?告訴你,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一幅畫。經過我研究後,發現這幅畫不是人畫的,而是神畫的。對這個結論,我很相信。
如果真的是神畫的,這就證明了神創世的理論是正確的,不是繆論。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神創造的,不是有機物帶來的。這有可能嗎?可能是有的。
對這幅畫畫的是什麼意思?現在還不知道。為何?因為它太深奧了,很難理解,要想破解得需要超凡的智慧,否則,人永遠也不知道此畫的深刻含義,它將成為一個難解之謎。
透過我認真觀看後,看到地圖上畫著一個倒提老鼠的生物。還有龍,老虎,鵝,駱駝等許多圖案。它們被畫的栩栩如生,彷彿真的一樣。由此可以看出畫的作者肯定是個畫家,也是造物者。他的作品是那麼的優秀,是那麼的超越古今。
要是你對我的發現感興趣的話,不妨買一幅拿回家仔細欣賞,它會讓你大開眼界,會讓你感到震驚的。
科學發現作文 篇6
星期五下午的最後一節課是我們的勞技課,課上老師跟我們講述了一些科學規律,讓我們大受啟發、受益匪淺。
這其中有一條科學規律,讓我記憶猶新。那就算大氣壓無處不在,我們生活在大氣當中,就像魚兒在水中游泳一樣。水裡有水壓,大氣當中當然就有大氣壓。當然了,相比較水壓,大氣壓要顯得小很多,因此我們感覺不到特別的明顯。然而,大氣壓切切實實地存在著。
上課時候,老師對於大氣壓有過演示,並且建議我們回家使用道具也做一座,親身感受這個科學規律,並且從實踐當中發現科學。
我回家裡後,拿出了一張平整的硬紙,還有一個玻璃杯子。我往玻璃杯子倒滿水,水與玻璃瓶口保持平行,然後我用硬紙蓋上,然後將玻璃杯子倒過來。這時候,“奇蹟”發生了,玻璃杯的水沒有倒出來。
這個實驗說明了,大氣壓切實存在,玻璃杯裡水的重力沒有能夠比大氣壓重。啊!這個實驗,讓我發現科學!
科學發現作文 篇7
生活像一本書,有著各種各樣的道理。生活像一個五味瓶,有著各種各樣的味道。生活又像一臺電腦,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在生活中常常聽爸爸說,在位於約旦和巴勒斯坦的交界處,有著世界上最低的湖泊,那就是死海。即使不會游泳的人,在這海里,也不會淹死。
我想:為什麼會這樣呢?
今天,我帶著疑問做了個鹽水的浮力的小實驗。我想看看死海到底是不是因為有許多鹽而讓人浮起來的?
材料我早已準備就緒:生雞蛋、自來水、大杯子、半杯鹽。首先將自來水裝入大杯子裡,這裡的自來水就代表著死海,然後把雞蛋輕輕地放入淡水杯中,我屏息凝重,只見雞蛋沒有什麼變化,依然靜靜地躺在水底裡,來回做了幾次,都是一樣的結果。這是,我猜想:為什麼雞蛋不會浮起來,難道它很重嗎?我拿起雞蛋,惦了惦,最多50克嘛。
不一會兒,我在淡水中,放了幾勺鹽,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再慢慢地把雞蛋放入杯裡,我全神貫注地盯著雞蛋從杯底緩緩地升了起來,浮出了水面,我喜出望外。但卻讓我感到很好奇:雞蛋居然從杯底浮出了水面上,同一個雞蛋竟會有如此大的變化,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的好奇心增大了,有放了幾勺鹽在大杯子裡,攪拌了一下,我發現雞蛋浮出水面的面積更大了,幾乎快從杯裡跳了出來。我驚訝不已,雞蛋的體重變輕了,雞蛋對鹽的反應真是太大了。讓我百言不能其解。
經過查閱資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雞蛋會對鹽有這麼大的反應,是因為鹽水密度變大,浮力就變大,雞蛋自然上浮。
從這小小的實驗裡,我獲得了不少知識。做實驗,既有趣,又長知識。以後我一定要多觀察多探究,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科學發現作文 篇8
人們都說死海不死,我一直沒弄明白這是什麼道理。一天,我見爸爸在家,就決定去問個究竟,當我把心中的疑惑說出來後,只見爸爸笑了笑卻不說話,然後直接走進了廚房。
大約過了五分鐘左右,爸爸出來了,只見他一手端著一個盛滿水的杯子,另一隻手拿著一個雞蛋,這是要幹什麼呀?我心中充滿了好奇,當看到爸爸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進水杯裡的時候,奇蹟出現了,水裡面的雞蛋竟然浮了起來!我激動得一下子跳了起來,嘴裡一口氣說了好幾個為什麼?
於是,我也拿個杯子做了同樣的實驗,結果雞蛋卻沉到了水底,無奈我只好搖搖頭望著爸爸,爸爸終於開口說話了:孩子你伸手嚐嚐爸爸杯子裡水的味道,我伸手一嘗,哇!好鹹啊!我大聲叫道。爸爸解釋說:我這隻杯子裡放了好多鹽,當鹽溶解後,溶液的濃度就會增大許多,物體放進去後浮力也同樣會增大,因而雞蛋就浮了起來,
哦!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因為死海里鹽的濃度特別高,所以在死海里永遠也不會被淹死。
老師點評:小作者融情入文,用生動的文筆述說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情在文中,理在情中,將“死海不死”的科學道理,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睿智的思想流露於字裡行間,表現出了小作者對自然科學的嚮往和對這種自然試驗的興趣!
科學發現作文 篇9
一次我去姥姥家,看到姥姥家那幾只可愛的小雞在沙子地裡啄了又啄,好奇的我發現了這個情況,不禁在心裡產生了疑問,難道小雞還喜歡吃沙子?
我剛想問家長這個問題,卻停住了嘴,決定自己獨立探究這件事情的根源。我猜想沙子裡會不會有好吃的?於是我拿著放大鏡在小雞剛剛啄過的那片地上仔細 地看了又看,眼睛都快看花了,卻只看到了石子和沙子,其餘的一概沒發現,於是我否定了這個猜想。這個時候,我只好去問姥姥,她說雞吃沙子是因為吃裡面的小 蟲,但我不相信,心想難道就沒有別的可能嗎?此時,我想到了鱷魚,它也許與鱷魚一樣,吞食一些石頭來幫助消化。於是我想啊,想啊,終於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實 驗,來模仿以及證實我的猜測。我拿出了一些瓜子,放在了一個袋子裡,再抓一小把沙子放進去,然後用手使勁地來回搓。不一會兒,我開啟袋子一看,瓜子被沙子 磨得粉碎。頓時我的眼前一亮,哦,原來如此,袋子就是小雞的“胃”,小雞啄食沙子是因為要幫助消化胃裡的食物呀。
雖然得出了這個結論,但我也不太敢確定。當時姥姥家還沒有電腦,於是也就只能查書了。我把書櫃裡的書翻了一個底朝天,終於從一本科普類的書中找到了 答案。原來雞之所以喜歡吃沙子,是因為雞沒有牙齒,吃進去的食物不經過牙齒磨碎而直接進入體內,很難被消化。這時,被雞吃進胃裡的小石粒和沙子就可以發揮 作用了,它們能幫助磨碎食物,使磨碎後的食物很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透過自己的實驗,我終於找出了小雞喜歡啄食沙子的原因,心裡非常地高興。同時也得出了一個結論:要想更好地瞭解周圍的事物,就要擁有一顆好奇心和一 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對身邊發生的一些科學小現象和不懂的科學小問題要有濃厚的興趣,並且還要細心觀察、積極思考、大膽實驗、不斷探索,想方設法解開謎團, 並且在面對困難、失敗時不輕言放棄,這樣才會真正地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