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反思> 反思作文彙總七篇

反思作文

反思作文彙總七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反思作文 篇1

  關於中年級階段的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剛剛從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接觸到寫一篇完整的作文,對於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高的階梯,如何安全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梯,對中年級的語文老師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選擇蘇教版四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習作四來教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蘇教版裡唯一的一次片段作文教學。而片段作文對於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內,也是我覺得中年級作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中年級的學生,從直觀的看圖寫話,到中年級靠自己平時生活積累來寫文章有很大的不同,低年級只要求把圖說清楚,而上了中年級,不僅要把事情說清楚,還要通順,甚至有文采。這對他們來說有相當大的困難,而作文片段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先由老師指導、引導學生寫好一個片段,從細節,從段落整體出發,先把一個片段寫好,然後再引導學生把寫好的片段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結構整合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個腳印,從小到大,完成作文。

  所以,在我面對中年級階段唯一一篇片段作文的時候,我先從引導學生的興趣開始,講解分析象聲詞,並且給一些象聲詞作為學生們的生活積累(因為在第一次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在這方面的積累是很少的),然後利用影片或者音像資料將學生們引入情境,再出示例文,接著讓他們自己練筆,到最後的點評。整個過程的設定難度不到,但是整體高度和我們平時教學中的高度一樣,甚至出現了很多比平時寫的要好的文章,不僅達到了最初的設想,還高出了最初的設想。仔細想來,最終原因在於,課程的設定為步步上升,就像心理學家做的那個實驗一樣。給猴子的香蕉掛的太高,它跳起來兩次都沒有夠到,它就不會再跳,而當香蕉放在它跳跳就能夠到的地方,他因為經常跳躍,於是跳躍能力就越來越高。

  透過對本習作的教學,讓我領悟到了片段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能因為考試的時候考的是整篇作文就忽略片段作文的教學,而應該從片段作文抓起,一點一點學習和進步,從而學會寫完成的作文。

反思作文 篇2

  **年**月**日的公開課《列好題綱是作文成功的基石》,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的協助下勝利完成任務。

  這節作文課,重點在於教會學生列好作文題綱,關鍵是注意事件發展的過程。這個內容也可適當進行詳寫。上課過程,重要的環節是學生練習的過程,關鍵是讓學生進行互評,並選出優秀的習作進行展示。這個環節學生完成得比較好,個個動手,人人參與,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很高漲,完成的速度也較快(8分鐘時基本完成)。但據瞭解,得優等級的人數不多,只佔30%,得良等級的佔20%,得中等級的佔40%,差等級的佔10%,與預期的效果還有一定的距離。

  上完這節課,感想很多。從這次的訓練可以看出,學生的基礎是不夠紮實,這也解釋了學生的作文水平為何上不去,這是值得思考的。同時,作為老師,仍需大力抓好作文的教學,除了列好題綱外,還要教會學生選材、立意,以及寫好開頭和結尾,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這些也是今後作文教學中重點練習的內容。

反思作文 篇3

  第一單元作文訓練是寫一種喜歡的植物,即指導孩子們寫身邊熟悉且喜歡的花草樹木。就花園般的校園裡而言,有月季、山茶、丁香、玉蘭,紫荊花等,孩子家裡也都種有各種各樣的花草、盆景。對於這些花花草草,我想他們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可如何把這種熟悉轉化成文字,並按一定的順序描寫出植物的特點來,對於初學作文不久,所掌握的寫作方法及語言的積累還非常少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就有一定的難度了。於是,我做了以下幾個準備與設計:

  1、認真觀察,抓住特點,做好準備。

  為了指導學生如何認真仔細地觀察喜歡的一種植物,在寫作前,我在教室裡擺放幾盆盆栽:水仙花、菊花、吊蘭。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植物的莖、枝、葉、花及顏色,瞭解它們的大小,高矮、形狀、色彩、味道等,指導學生抓住特點來觀察,如植物開花時的姿態、顏色、花期;植物葉子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變化,抓住與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點為觀察的重點。並設計以下表格,讓學生課外自己觀察喜歡的一種植物,完成調查觀察表格,為寫作指導奠定基礎。

  2、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寫作。

  做好了相關準備後,便是指導學生如何把觀察所得透過文字有序地描寫出來。於是,我引導學生可以先從整體入手,看它像什麼,然後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寫。也可以按照它生長的時間順序寫,先長什麼、再長什麼,最後長什麼;也可以按根、莖、葉、花、果實的順序寫……總之,要按一定的順序寫,這樣作文才層次清楚,有條不紊。同時提醒學生作文注意點是要抓住植物的根、莖(或幹)、葉、花(或果實)的特點來寫,注意語句通順,內容要具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表達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作文只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才真切感人。因此,在寫作文之前,我先引導學生讀讀本單元的課文,這些文章處處洋溢著作者對景物的喜愛之情,不僅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惹人喜愛之處,還具體透過舉一件小事把情感推向高潮,如《柳笛和榆錢》。怎樣才能表達出自己喜愛的感情呢?首先要寫出為什麼喜愛,也就是喜愛的原因,然後透過具體描寫,表達出喜愛的感情其次要寫出是怎樣喜愛的。在寫自己喜愛的植物的習作時要具體寫出喜愛的表現,如:怎樣給花澆水、施肥,怎樣看花,怎樣使它能曬到太陽……把為什麼喜愛和怎麼喜愛充分表達出來。

  這次習作指導教學給我帶來不少的思考:只因學生觀察過,只因學生思考過,只因有充分的準備過,學生的作文便能更加出彩!因此,在今後的習作教學上,應引導學生多觀察、多體驗、多思考,激發學生“說真話,道真情”,相信我們的學生在我們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定能擁善於發現的慧眼、勤于思考的大腦、善於寫作的文筆!

反思作文 篇4

  月考考試成績發表了,我的成績還是不理想,問題主要在數學上,只打了82。5分,仔細地瀏覽了一遍試卷,考砸的主要原因是:粗心、馬虎,做題不認真。這使我想了很多,以後一定要端正我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我要改掉做題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就看題目的前半段,就開始解答題目了,結果是答非所問,甚至在書寫時丟三落四等等,以後一定會在做題的過程中認真審題,細心讀題,把題目看準、看清楚。做完題目後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相似的錯誤。

  “態度決定一切”,我要改掉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壞習慣。平時對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題不認真去計算,對語文和英語的一些記憶性知識馬馬虎虎,總認為考試時認真做就可以了,可一到考試時還是答不對,從而導致在考試中基礎性、記憶性知識的題目失分過多。在今後,我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從基礎的知識學起,注重一點一滴的積累,並加強訓練,確保在基礎知識方面不丟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要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提高自己。雖然這次沒有考好,但我不會灰心喪氣,不會氣餒,我要從現在開始,充分利用這個假期,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確立新的學習目標,並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提高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失敗乃成功之母,我要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認真地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我相信,在下次考試中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反思作文 篇5

  我的牙齒不整齊,今年暑假爸爸決定為我矯正牙齒。要知道我矯正牙齒可有個優先條件,因為我爸爸就是一名牙科醫生。

  來到爸爸的辦公室,我乖乖地坐在了牙椅上,爸爸檢查了我的牙齒狀況,決定先幫我再做一次“窩溝封閉”。他拿著藍色彎針管,往我牙齒上注射著一種藍色液體,接著又用紅針管在我牙齒上注射了一次,再將上面的液體吹乾,這樣“窩溝封閉”就完成了。

  接著就要開始矯正牙齒了。爸爸先把兩種醫用膠,一段鋼絲以及整整一盒的矯正器放在牙椅前面的操作檯上,等所有準備工作做好,矯正開始了。他先用藍色的膠擠出一點點到牙齒上,再把紅色的膠擠一點點到上面,然後把矯正器緊緊粘到膠上,這樣,一個小牙齒矯正器就做好了,二個、三個、四個……

  我上排牙齒上的矯正器很快就全部裝好了。接下來,是最難、時間最長的裝鋼絲環節。爸爸拿出專用鋼絲,先測量了一下我該裝在牙齒上鋼絲的長度,嫌長了,稍微剪了一段,就這樣一點點的修改,最後終於達到了合適的長度。開始裝鋼絲了,我心裡有點虛,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就像裝了個大石頭,問“裝鋼絲會不會很疼?”爸爸說“不會疼”,這時我心中的大石頭才沉下來一點點。爸爸拿鋼絲穿過第一個校正器中間的縫隙繞一圈,第一個矯正器就固定好了,再用鋼絲穿過第二個矯正器,扎一個小結,這樣兩個矯正器就會互相連線,互相固定,透過這種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緊崩,時間一長就會使不整齊的牙齒變整齊。就這樣,大約有四、五十分鐘的時間,我牙齒上的矯正器就全部固定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剛醒來就隱隱約約感覺到牙齒有點疼,我問爸爸“為什麼裝上矯正器牙會疼”?他說“因為鋼絲緊崩著,你的牙齒之間也會緊崩起來,就會擠,所以就會有點點疼,屬於正常現象,過一、二天你適應了就會好些的。”我聽了,心裡想:哦,原來是這樣,矯正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啊!

  這個矯正器我大概要戴10個月左右,雖然會有點疼和不方便,但我一定要堅持,因為十個月後我就有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了!

反思作文 篇6

  習作《我敬佩的一個人》是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訓練,這是一篇寫人的習作,初看題目感覺並不是很難寫,因為對同學們來說,寫人的作文,他們並不陌生,基本上都能抓住寫人的要點,如:外貌、動作、心理、神態、性格、品質等。但要寫出好文章來,那還是要多動腦筋。

  這次習作教學完成後,我覺得還要從這幾個方面努力:

  1.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找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的事件展開教學,從而表達出真情實感。《我敬佩的一個人》範疇很廣,本單元圍繞執著追求這個品質,寫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我在習作指導中也讓學生抓這個品質寫,但因學生平時缺少細心觀察,發現不了表現同學這種品質的典型事例,整堂課下來,總感覺是老師牽著學生在走。

  2.要上好一堂作文課,不僅要關注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還要吃透小學語文整個系列的作文要求。寫自己敬佩的人,要有側重點。

  3.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在習作中自由表達,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口述我心”。但要真正開啟學生的思路,讓他們想說、樂說實在太難。每一次的試教,總是這麼幾個學生在唱主角,更多的學生則是低頭不語,生怕老師叫道他。另外,我們的學生寫的能力比說的能力要強,也導致了作文課的沉默。以後,如何將作文的寫法指導與學生的自由表達統一起來,是我在習作指導中需深入研究的'問題。

  4.作文教學中,教師的鼓勵性、引導性評價語非常重要,我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做一些思考。

反思作文 篇7

  06年的教科節開始了,從昨天上午的開幕式起將持續兩週的時間,我覺得這是對廣大教師的一次觸動,更是對部分教師的一次深刻的教導,至少我在這兩天時間中就得到了不少啟示。我的體會是:專家畢竟是專家,他們的視角、他們的分析都是那麼地深刻和透徹,他們的研究、他們的思考都是那麼地深入和精湛。所謂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是有道理的。

  昨天上午聽了浙大盧真金教授的講座,還是頗有感觸的。其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分析很有道理,所謂的教師專業成長的幾條道路像氣宗派、劍宗派及劍氣合一派有了深刻的印象,感到自己似乎在走氣宗派的道路,卻又遊離在外,入不了門,主要還是沒有下功夫的緣故。他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低頭拉車,抬頭看路”這一說,我實屬“低頭拉車”一族,或許連拉車也拉不好,而且很可能走偏了,這個問題在今天的課題中期診斷中也體現出來了。看來,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廣採博納,是我今後在教學研究中必須引以為鑑的地方,要深入而廣泛地接觸和吸納新的教學理論、思想和方法。他還談到了教育科學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他提出的一點叫“要上竄下跳”,借腦、借力、借勢,讓我很受啟發,很多時候我或許只在閉門造車而已,就像有一位學生家長(某校副校長)與我談到的要多看些教育雜誌的意見一樣。他還講到讀書要“高攀”,不要“低就”,要讀有一定檔次、水平的書,讀高新尖的書,所謂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就是。他還為大家指明瞭教師寫作、投稿的方法、訣竅,如文章的“抄、湊、合、流”的方法,寫作時“忘、回、跳”的三字經,投稿時“不能嫁錯郎”的忠告等。對照自己,我只是在用“流”的方法寫作,雖然“流”的文章是最好的,但我“流”得沒有思想理論的指導,沒有高度,沒有深度,純屬自己的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這是缺乏相應的進修的緣故,是我需要不斷彌補的地方,而且論文寫作時也往往急於求成,盲目臆斷,實屬鼠目之舉,缺乏高屋建瓴的把握,至於投稿更是無目的和方向了。

  人們常說聽學術報告的感覺往往是“聽聽感動,想想激動,有點衝動,會後不動”,對於那麼高起點、深立意的思想,我們聽之而不加消化是肯定沒用的,被他們激起浪花之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歸於平靜,所以關鍵是行動,我想若能有意識地去做的話那將是很有好處的。

  今天下午縣教科所、市教科所的兩位副所長為我們十五個校級立項課題進行了診斷,因為時間關係只選了四個課題進行診斷,我的課題榮幸地最先進行了介紹。從這次他們的發言中我又實實在在地領教了他們的精彩點評,那句句話語都是一語中的,一針見血的。現在回眸自己的課題真有羞於拙劣的味道了,但他們的評價該是相當中肯而實用的。市教科所的陳副所長就談到我的課題欠小,如何借鑑別人已有的成就建構自己的模式,如何進行比較,有何變化等,縣教科所的吳副所長也談到了方法層面上的理論架構問題和操作層面上的重點研究的問題。兩位專家都提到了應該吸收經驗、博採眾長、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前進,主要是多讀、多思、多借鑑的問題,這也是我覺得自己十分欠缺的地方,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儘管所有專家表達的只是他們個人的想法和意見,也或許並不完全正確,給他們給我的感受確實是一種思維的開啟,思想的觸動,我想我會在今後的工作、研究中多朝這些方向努力、改進,我也相信自己能夠不斷地、快速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