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道德> 身邊道德的作文彙總5篇

身邊道德的作文

身邊道德的作文彙總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身邊道德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身邊道德的作文 篇1

  從小媽媽就教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道德是什麼呢,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媽媽說:“很簡單,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道德就在我們身邊。”

  在家裡,爸爸媽媽教會我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幼兒園裡,老師教會我們文明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上學了,老師教導我們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我明白了,“道德”有時候就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公交車,到站了,爸爸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一位老爺爺,後來又上來一位抱著寶寶的阿姨,我心想:老師教過我們要尊老愛幼,阿姨抱著寶寶搖搖晃晃的多不安全呀,我馬上站起來把位置讓給了阿姨,阿姨直誇我懂事,爸爸也獎勵我一個“大拇指”,我可開心了。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外面吃燒烤,吃完我們就回家了,到了家媽媽才想起來還沒付錢,我們毫不猶豫地騎著車回到燒烤店,真心地把錢遞給老闆說:“對不起,忘了付錢了。”老闆笑呵呵地說:“沒關係,沒關係,我也忘了,你們還特地送回來了,太感謝你們了。”回到家,我特別地興奮,原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感覺是這麼的美好!

  “道德”其實就在身邊,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身邊道德的作文 篇2

  道德是什麼呢?

  我對道德的理解是:要愛護好花草樹木和小動物;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不讓大自然受到汙染;受了別人的恩惠要銘記於心;在別人遇見困難的時候儘自己最大所能去幫助他人;要遵守自己的諾言。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看似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是很難的。就拿愛護花草樹木來說吧,春天我和媽媽去公園看花的時候,總會看見有人爬到樹上去拍照,也有人把開滿鮮花的樹枝整條折斷拿在手上,還有人把藤蔓植物編成花環戴在頭上。

  植物在我們的土地上生長,淨化了我們的空氣,美化了我們的環境,使我們每個人都心情愉悅舒暢。可我們並沒有像它們給予我們的一樣反饋給它們相應的愛護,我們踩在它們細小的枝竿上壓彎它們的腰,我們在折斷它的時候吱噶一聲的響那是在告訴我們它好疼好疼。

  你們都知道嗎?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的.,只是它們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默默的去承受我們給予的一切。

  如果下次你看見有人在傷害它們的時候,你一定要勸告他們,請不要這麼去做,它們也會疼痛。我們自己也要做到不用手去摘,不用腳去踩。如果你真的愛它們,你可以去聞,你可以用手輕輕的去摸,你可以仔細觀察它們,你還可以跟它說很多的悄悄話。

  愛護每一個生命由我做起,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都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是否無愧於自己的內心。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身邊道德的作文 篇3

  道德是燈,照亮夜行的路;道德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道德是繁榮,撫摸著你的前程。一個擁有道德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你不道德,那麼就會受到別人的鄙視。

  某位同學把垃圾亂扔受到別人的指責,他毫無顧忌地說:“小事一樁,何必多管。”教師裡有的同學吧草稿紙撕的粉碎,扔得滿地都是。別人好言相勸,他則白眼相對。有人在夏天裡喜歡把腳從鞋中抽出來,別人好心提醒他,他答:“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優哉遊哉,豈不痛快。”對這類司空見怪的小事,人們往往會熟視無睹,但這些卻不道德。

  亂扔垃圾就是影響班級衛生,學校環境的汙染;而夏天在教室裡脫鞋,在鄰座的同學難免會聞臭味,分散他們的聽課注意力,而成績就會有所下降。如果久而久之,不但會使同學成績一落千丈,而且自己也會養成上課不聽講並經常脫鞋的惡習。注重平時習慣,你一定會發現道德修養的積累是多麼重要啊!

  我聽說有一位農民去城市裡找工作,他剛剛踏進公司門口,看見一張廢紙在地上打滾。他急忙就去把這張紙放進了紙的故鄉——垃圾桶裡。而這一舉動被面試的考官看到了,面試考官就應聘了他。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決定了他的未來。這說明道德的修養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你擁有了道德,那麼你就擁有了一筆財富。

  古人曾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使自己成就理想,有道德、修養、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就應該不拘小節。同學們,醒醒吧!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身邊道德的作文 篇4

  說到了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美德,那必須一提的是我們立足的根本——德。因為,我們最最重要的德行就是講道德。

  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德?答案並非只有一個。道德是責任,道德是勤勞。道德是那數不盡的友誼和互助……

  在我們中華傳統的文化中,就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韓愈就曾這樣說過:“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照這樣說顯得很難懂,仁義什麼的,就顯得離我們很遠,其實道德離我們是很近的,它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罷了。

  就像一張掉在地上的小紙片,你是否會彎下腰輕輕的將它撿起?還是當作沒看見一樣,漠不關心的走過去?對我來說,選擇第二者就是缺德!或是在一個進步學生的面前,你是會鼓勵他,還是會心生嫉妒,趁機挖苦兩句?雖然,我們不應該挖苦別人,可同學之間要相互鼓勵。

  讓自己做到有德,只要做到六個字:“不妨礙,不傷害。”隨手撿起地上的碎紙;給大家一點鼓勵;少說幾句閒話;多做一些事情。那麼,你就會成為一個有德的人,好習慣塑造了你。

  道德是一輪朗耀的明月,唯有與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道德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虛假,留下啟悟心靈的妙諦。正因為人們有道德,講文明,我們才能擁有信服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人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得無限美好。

  道德,其實很簡單。

身邊道德的作文 篇5

  義大利詩人坦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今天,我們不去討論道德與知識的重要性,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國家需要的是具有高尚道德的知識者,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者。

  我們總是把知識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道德的培養。而做人之本不是知識,而是道德。

  列寧的故事大家是否聽過呢?列寧,他是蘇聯首要建立人,一天,列寧去理髮,大家看到是列寧,便紛紛讓座,怕他耽誤了工作。可列寧卻笑著謝絕了,說,“我們應遵守公共秩序,按先後順序理髮。”說完排到了最後。

  又有一次,列寧下樓,在狹窄的過道上,碰見一個女工端著水上樓。那女工一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準備退回去,列寧忙阻止道:“不必這樣了,你端了東西走了半截了,我卻沒有拿著東西,請您先過去了吧!”他把“請”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等女工上了樓,他才下了樓。

  讀了列寧的故事,大家一定也有所感悟吧?是呀!道德是一種修養,是一種人人都該遵守的社會規範,它是文明程度的標誌,是人際溝通的橋樑呀!作為一位偉人,列寧不因為自己身居高位而傲慢無禮,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而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與稱讚之處呀!

  尊重也便是一種道德,尊重沒有低賤高貴之分,尊重便是做到人人平等,考慮對方的感受,不要因自己比別人略高一籌,便自命不凡,自高自大。

  一次,一個“巨象集團”某部門經理領著孩子來到花園,見一老人正修剪草叢,於是就扔了一團紙在那老人腳下,老人撿起丟入了垃圾桶。婦女趁機教育孩子:“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跟他一樣沒出息!”老人這時走了過來,告訴她這隻有巨象員工才能進來。婦女驕傲得掏出一張證件,說:“當然了!”

  “可以借你的手機用一下麼?”婦女不情願的將手機給了老人,同時教育孩子:“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和這窮人一樣,這麼老了還沒手機!”這時老人打完了電話,很快,一名男子過來了。老人說建議免去這婦女職位。那男子對老人很是恭敬。原來那是總裁大人!老人對孩子說:“要高貴,便得學會尊重每一個人!”說完揚長而去。

  道德,是遵守公共秩序,是禮讓,是尊重每一個人……

  也許以上例子大家都不可能親身體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嘗沒有過道德?也許,大家還沒遇到過這些事吧,那我們就拿班級來說說吧!在班級的走廊與教室中,自然不會缺少垃圾與紙屑,而當你看見這小小的東西時,你是否彎腰撿起它,並丟入垃圾桶?或者你想著這不是自己扔的,不關自己的事,便不屑的走開呢?也許有人會想:反正老師也不在,我撿起來也沒人誇獎我,我不撿也沒人批評我,那我幹嗎要去撿呢?是的,確實是這樣的,但這一念之差,其實便是道德的分界線。

  “……。”有時同學生氣了,便隨便罵人,罵別人一些不堪入耳的話,心裡也許爽一些了,可被罵的人呢?他們心裡會多麼不高興呀!說到底,做到不隨便罵人,文明說話,也是一種道德!

  公共場合不喧鬧,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這些都是道德呀!

  讓我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擁有了道德,便擁有了做人之本!讓道德陪伴在我們身邊,讓世界都因道德的存在而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