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紙船和風箏》第一課時教學反思範文

二年級語文上冊《紙船和風箏》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紙船和風箏》第一課時教學反思範文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熊分別住在山頂和山腳,小松鼠折了紙船順水漂流給小熊送去快樂,小熊紮了風箏順風飄蕩給小松鼠帶來幸福,從此在清清的溪水裡,在藍藍的天空中,會時常看見漂流的紙船,飄蕩的風箏,即使這對好朋友吵架了,也都透過紙船和風箏捎去彼此深深的諒解和濃濃的真情。紙船和風箏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在教學中,我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反思這堂課,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得還可以。

  一、利用簡筆畫,創設情景。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為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開始,我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利用簡筆畫的形式,引入故事中兩個可愛的小動物,並讓學生找到小松鼠和小熊的家,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又根據課文內容畫出紙船和風箏,並分別寫上"漂"和"飄",藉助情境區別這兩個同音字。黑板上寥寥幾筆勾畫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隨機教學了涉及到的生字,在情景中學習,在情境中感知課文大衣,激發學習熱情。

  二、誦讀悟情,體現發展。

  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本節課的教學充分圍繞由讀通到讀出感情的訓練過程為主,並把讀通課文與讀好長句子和重點部分有機結合,加以指導,重點突出。我在教學中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語句,抓住矛盾,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另外,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發展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在教學中將讀貫穿教學始終,採用了自讀,範讀,跟讀,讀中思考,讀中體會等方法,在如何讀出感情方面還進行了有效地組織和嘗試,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體驗成功,放飛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讓學生把祝福的話和小夥伴們分享,使每個孩子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他們樂於展示自己,他們更懂得關愛夥伴,他們的個性健康地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課堂參與進來的學生學習很熱情,有一部分孩子很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還有些孩子的傾聽的習慣很差,如何去顧及全體。隨文識字如何保證時間,銜接自然,都需要老師去關注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