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唐詩> 專家出手(二):唐詩概說欣賞

專家出手(二):唐詩概說欣賞

專家出手(二):唐詩概說欣賞

  第一節: 概述

  一 引言

  二 背景簡介

  (一) 歷史背景 (二) 文化背景 (三) 士人處境

  三 主要詩人

  唐代主要以邊塞詩稱道的詩人包括:高適、岑參、王翰、王之渙、王昌齡、王灣、李頎、崔顥、祖詠、陶翰

  其中成就較高的是高適和岑參,他們詩作存世較多,成就也較為突出。

  四 主要題材

  邊塞風光;異族風情;戰爭徭役;歷史;閨怨;思鄉;友誼

  第二節: 王翰、王灣、王之渙

  一 引言:

  二 王翰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涼州詞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注:①葡萄美酒:以葡萄釀的美酒,當時是西域特產。

  ②夜光杯:形容酒杯的華貴。

  ③琵琶:本是西域馬上彈的樂器,後傳入中國。

  (三) 藝術特色

  三 王灣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①次:長途中的暫留。這裡指停泊。

  ②北固山:在今鎮江市北,三面臨江,其勢險固。

  (三)藝術特色

  四 王之渙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 ① 鸛雀樓,在蒲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城上。樓有三層,面對中條山,下臨黃河,為登臨勝地,因常有鸛雀棲息其上,故名。鸛雀,鶴一類的'水鳥。

  題一作《登鸛雀樓》。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①《涼州詞》:樂府題名。本篇在《樂府詩集》中編入《橫吹曲詞》,題作《出塞》。②旗亭畫壁的故事:

  (三) 藝術特色

  五 小結

  第三節: 王昌齡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塞上曲》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注:①蕭關:關名,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

  ②幽並:即古代的幽州(河北)、幷州(山西)。

  ③紫騮:紫紅色的駿馬。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①《出塞》是樂府舊題,內容多寫出入邊塞征戍之事。

  ②秦月漢關:互文見義,泛指秦漢時的明月和關塞。

  ③龍城:即盧龍城,在今河北省盧龍縣。飛將:指李廣。

  ④陰山:山脈名,西起河套,東與興安嶺相接,橫跨今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古代北方的天然屏障。

  三 藝術特色

  四 小結

  第四節: 李頎、崔顥

  一 引言

  二 李頎

  (一)生平

  (二)代表作

  七言樂府: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注:①公主琵琶:漢武帝時以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為公主,遠嫁烏孫(西域國名)國王昆莫,恐其途中煩悶寂寞,使人在馬上彈琵琶以為娛樂。

  ②蒲桃:即葡萄,本西域特產,漢武帝時使人採葡萄、苜蓿種歸,種植在離官館旁。

  七言古詩:

  《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注:①《古意》:六朝以來常見詩題,內容廣泛。

  ②磔:張開的樣子。

  (三) 藝術特色

  三 崔顥

  (一)生平

  (二)代表作

  七言律詩: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①黃鶴樓:因其在武昌黃鶴磯(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經過此地(見《齊諧志》),又云費文禕登仙駕黃鶴在此休息(見《寰宇記》)。昔人,即指傳說中來過黃鶴樓的仙人。

  ②晴川:指陽光照耀下的漢江。歷歷:看得很清晰的樣子。

  ③萋萋:形容茂盛的樣子。鸚鵡洲:據清《一統志》載:湖北武昌府,鸚鵡洲在江夏縣西南二里,禰衡墓在鸚鵡洲,今淪於江。東漢末年,黃祖殺禰衡而埋於洲上,禰衡曾作過《鸚鵡賦》,後人遂稱其洲為鸚鵡洲。

  《行經華陰》

  岧嶢太華俯鹹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去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注:①題一作《行徑華山》。華陰即今陝西省華陰縣,在華山之北,山北為陰,故稱華陰。

  ②岧嶢:高聳險峻。

  ③五帝祠:指漢武帝在仙掌峰下所建的巨靈祠。

  ④漢畤:即五畤,漢代帝王祭天地及五帝的地方,今陝西省鳳翔縣南。

  樂府:

  (三) 藝術特色

  四、小結

  第五節:祖詠、陶翰

  一: 祖詠

  (一)生平

  (二)代表作

  《望薊門》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注:①薊門:古地名。唐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一作關名,在居庸關中,即今居庸關。

  ②燕臺:即幽州臺,又稱薊北樓。原為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臺。

  ③三邊:古稱幽、並、涼三州,此指薊城一帶邊地。

  ④投筆吏:東漢班超為抄寫文字的小吏,後投筆從戎,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⑤請長纓:西漢終軍出使南越。向漢武帝表示:以長纓系南越王至長安。後果說服南越王歸附漢朝。

  《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注:①《終南望餘雪》是祖詠於開元年間在長安應進士試的詩題。按唐制規定應試詩為五言六韻十二句,但他此詩卻只做了二韻四句便交卷,考官問他為何不寫完,他說意盡。(見《唐詩紀事》)

  ②終南:終南山,在今陝西省長安縣南。

  ③林表:林梢。霽色:雪後映射出來的晴光。

  (三)藝術特色

  二、 陶翰

  (一)生平

  (二)代表作

  《古塞下曲》

  進軍飛狐北,窮寇勢將變。

  日落沙塵昏,背河更一戰。

  騂馬黃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殺左賢王,歸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

  東出咸陽門,哀哀淚如霰。

  (三)藝術特色

  三、 小結

  第六節: 高適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燕歌行》(並序)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初賽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

  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烈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注:①漢家:此處當借指唐朝。煙塵:風煙戰塵,此處指奚、契丹之進犯。

  ②摐,伐:都是敲擊之意,擊戰鼓,指出師。榆關:古關名,在河北省臨榆縣境,即今山海關。

  ③旌旆:泛指軍旗。逶迤:曲折蜿蜒。碣石:山名,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之碣石山。

  ④單于:本是匈奴最高首領的稱呼,此處借指當時契丹等首領。獵火:圍獵時所燃之火,古代遊牧民族在軍事行動前,每每舉行大規模校獵。狼山:即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北巴彥淖爾盟狼山。

  ⑤窮秋:深秋。腓:病,這裡指草枯萎。

  ⑥玉箸:古代指女子的眼淚。少婦:泛指徵人之妻。城南:泛指徵人之鄉里。

  ⑦三時:指一日之早、午、晚三時。刁斗:軍用,銅製,白天當鍋,用以做飯;夜間敲擊,用以警戒。

  ⑧李將軍:指李廣。李廣不僅英勇善戰,而且愛惜士兵。

  三 藝術特色

  四 小結

  第七節: 岑參

  一 生平

  二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戶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①白草:西北的一種草名,性至為堅韌,經霜後可變白。白草折:形容風極猛烈。

  ②衾:被子。

  ③角弓:飾以獸角的弓。控:拉弓。

  ④瀚海:即沙漠。這裡當指準噶爾盆地沙漠。闌干:縱橫。

  ⑤中軍:主帥所居營帳。

  ⑥轅門:古代行軍住宿時的軍營的大門。掣:牽拽,拉。翻:飄動。

  《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注:①《磧中作》為赴安西途中作。

  ②磧:沙磧,沙漠。

  三 藝術特色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