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資格考試> 護士網資格考試試題

護士網資格考試試題

護士網資格考試試題

  1.乳果糖在治療肝性腦病中的機制是

  A.抑制腸內細菌生長,促進乳酸桿菌繁殖

  B.與遊離氨結合,從而降低血氨

  C.與氨合成尿素和鳥氨酸,從而降低血氨

  D.被細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腸內呈酸性

  E.糾正氨基酸代謝不平衡,抑制假性神經遞質形成

  【答案】:D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治療原則。口服乳果糖,在結腸中被細菌分解為乳酸和醋酸,使腸內呈酸性,從而減少氨的產生、吸收。

  2.不屬於肝性腦病患者昏迷前期的主要表現是

  A.陣發性驚厥

  B.行為失常

  C.睡眠障礙

  D.意識錯亂

  E.肌張力增高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識錯亂、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減退,不能完成簡單計算。言語不清,舉止反常,多有睡眠時間倒錯。甚至有幻覺、恐懼、躁狂。此期病人有明顯神經系統體徵,如腱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巴賓斯基徵陽性,撲翼樣震顫存在,腦電圖表現異常。陣發性驚厥是四期(昏迷期)深昏迷的表現。

  3.患者女性,50歲。肝硬化十餘年伴大量腹水,近日出現意識障礙,血氨增高,肝腎功能減退。患者應禁忌食用的食物種類是

  A.碳水化合物

  B.維生素

  C.蛋白質

  D.脂肪

  E.鈉鹽

  【答案】:C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飲食護理。肝性腦病患者限制蛋白質攝入,發病開始數日內禁食蛋白質,供給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以糖類為主要食物。

  4.患者男性,50歲,因肝硬化腹水入院。住院期間患者突然出現淡漠少言,神情恍惚,衣冠不整,吐詞不清。下列護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乳果糖口服

  B.肥皂水清潔灌腸

  C.硫酸鎂導瀉

  D.白醋加生理鹽水灌腸

  E.番瀉葉液口服

  【答案】:B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護理措施。併發於上消化道出血後的肝性腦病或發生便秘,應給予灌腸或導瀉。灌腸和導瀉有利於清除腸內含氮物質,可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腸,禁用肥皂水灌腸。腸內保持偏酸環境,有利於血中NH3逸出腸黏膜進入腸腔與H+合成NH3+隨糞便排出。

  5.患者男性,57歲。肝硬化病6年,此次以肝性腦病收入院。入院後患者出現煩躁不安,此時可選用的最佳藥物是

  A.氯丙嗪

  B.嗎非

  C.地西泮

  D.硫噴妥納

  E.哌替啶

  【答案】:C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治療原則。禁止給肝性腦病病人應用安眠的藥和鎮靜藥物,如臨床確實需要,遵醫囑可用地西泮、氯苯那敏等,也只用常量的1/3~1/2量。防止掩蓋病情和加重病情。

  6.肝性腦病前驅期的主要表現是

  A.輕度性格和行為改變

  B.意識錯亂

  C.昏迷

  D.撲翼樣震顫

  E.昏睡但可喚醒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性腦病一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如欣快激動或淡漠、隨地便溺。病人應答尚準確,但有時吐字不清且較緩慢。可有撲翼樣震顫,腦電圖多數正常。此期持續數天及數週,因症狀不明顯易被忽視。

  7.患者男性,65歲。“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入院後1天出現表情欣快、言語不清、晝睡夜醒,精神錯亂,下列護理措施錯誤的是

  A.立即給予嗎非鎮靜

  B.暫停攝入蛋白質飲食

  C.弱酸性溶液灌腸

  D.注意安全

  E.觀察意識、生命體徵的變化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護理措施。禁止給肝性腦病病人應用安眠的藥和鎮靜藥物,以免加重病情和掩蓋症狀,如臨床確實需要,遵醫囑可用地西泮、氯苯那敏等,也只用常量的1/3~1/2量。

  8.下列不屬肝性腦病常見誘因的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大量排鉀利尿

  C.高熱量飲食

  D.嚴重感染

  E.便秘

  【答案】:C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誘因。誘發肝性腦病的飲食因素是高蛋白飲食,而非高熱量飲食。高蛋白飲食可使腸道產氨增多而誘發肝性腦病。高熱量飲食是指每日透過飲食攝入的熱量較高,可以是攝取較多的糖類、蛋白質或者脂肪。

  9.患者男性,65歲,“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出現性格改變、行為異常,有撲翼樣震顫,醫生懷疑肝性腦病。下列對於確診最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查指標是

  A.血氨

  B.肝功能

  C.血尿素氮

  D.血鉀

  E.動脈血氣分析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輔助檢查。血氨升高是肝性腦病的臨床特徵之一,氨代謝紊亂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腦病的.十分重要發病機制。

  10.治療肝性腦病減少腸內有毒物質產生和吸收的措施不包括

  A.使用降氨藥物

  B.禁蛋白質攝入

  C.口服新黴素

  D.口服乳果糖導瀉

  E.弱酸性溶液灌腸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治療原則。減少腸內氨的生成和吸收的方式:口服乳果糖和乳梨糖、口服抗生素、弱酸性溶液灌腸、減少蛋白攝入。使用降氨藥物的作用是糾正氨基酸代謝紊亂。

  11.肝昏迷病人經治療神志恢復後可逐漸給予蛋白質飲食,最適宜的選擇是

  A.動物蛋白質

  B.蔬菜、水果

  C.碳水化合物

  D.植物蛋白質

  E.每日蛋白質在40g以上

  【答案】:D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飲食護理。植物蛋白質含芳香族氨基酸少,富含支鏈氨基酸和非吸收纖維,後者可促進腸蠕動,被細菌分解後還可降低結腸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減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腦病患者首選植物蛋白質。

  12.肝性腦病患者以下哪種情況應慎用穀氨酸鉀

  A.腹水

  B.肝性腦病晚期

  C.功能性腎衰竭

  D.伴繼發感染

  E.稀釋性低鈉血癥

  【答案】:C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治療原則。穀氨酸能與遊離氨生成谷氨醯胺而使氨失去毒性,可根據血鉀和血鈉調整兩者的使用比例。腎功能不全、尿少時禁用或慎用鉀鹽,明顯水腫、腹水或腦水腫慎用或禁用鈉鹽。

  13.治療肝性腦病正確的措施有

  A.高蛋白飲食

  B.肥皂水清潔灌腸

  C.靜注多巴胺

  D.進粗糙食物

  E.穀氨酸鉀靜脈滴注

  【答案】:E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治療原則。穀氨酸鉀或穀氨酸鈉與遊離氨結合形成谷氨醯胺,從而降低血氨。

  14.男性,45歲,肝硬化腹水1個月,2日來神志恍惚,答非所問,行為反常,呼吸有異味。下列護理措施錯誤的是

  A.低熱量飲食

  B.暫停蛋白質攝入

  C.清除腸內積血

  D.米醋加生理鹽水灌腸

  E.口服50%硫酸鎂溶液導瀉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護理措施。限制蛋白質攝入,發病開始數日內禁食蛋白質,供給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以糖類為主要食物。

  15.患者男性,56歲。肝硬化病史7年,此次因腹水入院治療,某日大量利尿放腹水後出現肝性腦病。其主要機制是

  A.血容量減少

  B.腎功能減退

  C.低鉀性鹼中毒

  D.肝功能減退

  E.機體蛋白分解增加

  【答案】:C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誘因。大量排鉀利尿可導致鉀離子丟失過度。當血鉀過低時,細胞內鉀離子與血液中氫離子互換,引發代謝性鹼中毒。在鹼性環境中,NH3形成增加,大量的NH3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產生氨中毒。

  16.患者,男性,46歲。有嗜酒史。近2年來常感腹脹,食慾減退,齒齦出血,但仍堅持工作。最近1周來下肢水腫明顯,昨晚嘔血後進入昏迷狀態。應考慮

  A.肝性腦病

  B.乙醇(酒精)中毒性昏迷

  C.糖尿病酮症昏迷

  D.尿毒症性昏迷

  E.低血糖昏迷

  【答案】:A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該患者有嗜酒史,齒齦出血,是明顯的酒精肝硬化表現,是肝硬化晚期造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嘔血後進入昏迷誘發的肝性腦病。

  17.患者男,60歲。因肝硬化併發上消化道出血,出現言語不清,舉止反常,定向力和理解力減退,腱反射亢進,撲翼樣震顫存在,腦電圖異常。應考慮病人處於肝性腦病

  A.前驅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淺昏迷期

  E.深昏迷期

  【答案】:B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患者可能為肝性腦病二期。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識錯亂、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減退,不能完成簡單計算。言語不清,舉止反常,多有睡眠時間倒錯。甚至有幻覺、恐懼、躁狂。此期病人有明顯神經系統體徵,如腱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巴賓斯基徵陽性,撲翼樣震顫存在,腦電圖表現異常。

  18.患者,男性,45歲,因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腹水入院治療。放腹水後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醒,但壓迫其眶上神經仍有痛苦表情,此時病人可能處於肝性腦病的

  A.前驅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淺昏迷期

  E.深昏迷期

  【答案】:D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性腦病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不能喚醒。淺昏迷時,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腱反射肌張力亢進,撲翼樣震顫無法引出。深昏迷時,各種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現陣發性驚厥、踝陣攣等。腦電圖明顯異常。患者對疼痛刺激有反應,為淺昏迷。

  男性,45歲,曾有肝炎病史,最近3個月來反覆出現牙齦、鼻出血,腹脹明顯。化驗:Hb80g/L,WBC4.0×109/L,血小板60×109/L,肝功能ALT<40U,白蛋白36g/L,球蛋白35g/L

  19.其出血可能是由於

  A.血小板減少

  B.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C.過敏

  D.肝硬化

  E.營養不良

  【答案】:D

  【解析】:考察肝硬化的臨床表現。肝硬化失代償期,肝合成凝血因子減少、脾功能亢進及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可致出血。

  男性,45歲,曾有肝炎病史,最近3個月來反覆出現牙齦、鼻出血,腹脹明顯。化驗:Hb80g/L,WBC4.0×109/L,血小板60×109/L,肝功能ALT<40U,白蛋白36g/L,球蛋白35g/L

  20.若該病人從前日起,神志恍惚,情緒低沉,口齒不清,嗜睡,呼之不應,壓迫其眶上神經仍有痛苦表情,應判斷為

  A.病情無變化

  B.肝性腦病前驅期

  C.肝昏迷前期

  D.昏睡期

  E.昏迷期

  【答案】:E

  【解析】:考察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患者為淺昏迷。肝性腦病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不能喚醒。淺昏迷時,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腱反射肌張力亢進,撲翼樣震顫無法引出。深昏迷時,各種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現陣發性驚厥、踝陣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