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集錦5篇

語文教案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集錦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一、簡要複述小說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梳理小說故事情節,理解“心聲”的含義。

  三、分析和評價小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品析人物描寫特別是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作用。

  學習重點:

  在熟悉小說情節的基礎上理解“心聲”含義,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學習難點:

  分析和評價小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品析人物描寫特別是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作用,學習運用心理活動描寫寫人物。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在成長過程中有什麼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呢?(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今天,我們來聆聽一下別人的心聲。(板書課題)看到標題,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呢?(學生髮言:誰的心聲?什麼心聲?為什麼有這樣的心聲?心聲有沒有實現?)

  二、感知心聲

  1、介紹作者—黃蓓佳

  2、檢查預習。

  3、學生快速朗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指導學生抓住事件的時間變化和地點的轉換等關鍵詞句提取資訊,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快速瀏覽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300字以內)

  三、解讀心聲

  1、探討:文章取名為“心聲”,你認為主要表現誰的心聲?(學生很容易明確:李京京)那麼李京京的心聲是什麼?(要求學生結合文中具體語句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僅僅表達的是李京京的心聲嗎?

  鋪墊問題一: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別想在公開課上朗讀《凡卡》?

  鋪墊問題二:李京京為什麼這麼想讀這篇課文?(提示學生在文中尋找相關語句)

  2、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可能會從文中找些語句。如有學生會找“……凡卡,不知怎麼,總纏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裡寫的多像多像啊!……”正因為京京與文中的凡卡有著相同的不幸,有著相同的嚮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強烈共鳴,所以渴望朗讀這篇小說,表現了京京對親情、友情的渴望,並想透過朗讀的方式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因為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慾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裡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來,吐出來。”

  3、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可以歸納出對“心聲”的理解。

  如:大家討論下“心聲”的含義有哪幾層?(提示:本課以“心聲”做標題,作者描述了什麼人的心聲?怎樣的心聲呢?)

  明確:

  “心聲”的含義: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親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願望

  ③作者藉此呼籲教育者要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期望

  四、說一說,感悟心聲

  1、《萬卡》為什麼那樣打動李京京?你從中得到有關文學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2、這篇文章觸及了當前教育中的某些現象,你對這些現象有什麼看法?

  啟示一:要融進小說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啟示二:要從小說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說,從小說中理解生活。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人物特點,感受濃濃親情。

  教學重點

  結合文章對人物細緻描寫,體現人物特點,感受深深情感。

  教學難點

  在字裡行間中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體會濃濃親情。

  教學突破點

  以“臘八粥”為切入點,結合文章中對臘八粥的描寫,深入體會文中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之情,從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揭題。

  (1)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說明在臘月初七、初八這幾天,天氣很冷。於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吃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你們對臘八粥還有什麼瞭解?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臘八粥”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生字新詞。

  (1)指名讀課文,訂正字音。

  (2)小組內自學生字新詞。

  四、再讀課文。

  在文中找一找,這是什麼樣的臘八粥?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文中的“八兒”對臘八粥懷著一種什麼的心情?

  三、結合文章中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從哪些語句中,能夠看出,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

  四、從文章中對媽媽與八兒的對話中,除了能看出八兒嘴饞,十分想吃臘八粥以外,你還能感受到什麼?

  五、課外拓展,找到《臘八粥》原文,繼續讀一讀,從中深入感受一下這一家人的濃濃親情。

  板書設計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反思

  教學時重在透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白楊的特點,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2、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導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重點】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領會父親對孩子講述的那段話。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

  幻燈片或掛圖一幅、朗讀錄音。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板書:白楊)

  2、導語。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抓中心)

  (1)教師範讀。讓學生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討論明確: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議論的事。

  4、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劃: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及易錯的熟字。

  (2)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詞。

  (3)講: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體會。(音、形、義各有側重,教師作重點指導)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撫:注意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聯絡課文理解詞義,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舉出反義詞(清晰—模糊),近義詞 (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說明自己的意思。

  (對於生字新詞的處理,還要在講讀時指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加深理解。)

  5、學生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課文按記敘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 (從開頭到“……從視窗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第二段 (從“一位旅客正望著……”到“……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第三段 (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後),寫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地在邊疆紮根。

  6、作業: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清晰軟弱動搖

  (2)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認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後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2、導言。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從整體入手)

  (二)講讀課文(從整體到部分)

  〔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1、看圖、聽讀、思考:大戈壁什麼樣?白楊樹什麼樣?

  2、默讀思考: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劃出主要詞句)

  3、讀後討論。(透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1)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大戈壁什麼樣?作者要寫白楊,為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2)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麼講?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4、教師小結。

  〔講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思考:父親和孩子們是如何議論白楊樹的?

  2、讀後討論交流。

  (1)這裡的“一位旅客”指誰?這裡的“衛士”指什麼?為什麼不用“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2)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誰說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麼看法?爸爸是如何介紹白楊樹的.?

  (3)教師讀父親的話後提問:“表白”怎麼講?為什麼說他在表白自己的心願?

  3、劃出句中的關聯詞語,並按要求造句。

  4、教師小結。

  〔講讀第三段〕

  1、教師引讀後,提問: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麼?會想些什麼呢?

  2、教師小結。

  3、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又回到整體)師生藉助板書共同總結。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有不認識的字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因為學會了漢語拼音,你們自己就可以讀帶有拼音的故事書,而且還能學會很多的漢字。

  我們先來學習三個單韻母,齊說“單韻母”。

  二、 學習a、o、e三個單韻母的發音

  1.教學單韻母a

  (l)演示課件,問:它們在幹什麼?(一位醫生阿姨正在給一個小朋友檢查嗓子,小姐姐張大了嘴巴發出a的音)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單韻母a,它就唸a,發音時嘴巴要張大,讀音要拉長些。

  教師示範發音,學生練習發音。 指名讀,齊讀a。

  (2)認識四聲,掌握a的四個聲調

  “a”是單韻母,出示四音效卡片,ˉ、ˊ、ˇ、ˋ,這些就是四聲符號。

  我們先給a戴上一聲的帽子,讀ā(板書)範讀,指名讀,一聲要讀得很平,記住:一聲平。

  (出示二聲符號)這是二聲,把它戴在a上,讀á(板書)範讀,指名選,二聲要往上揚,記住:二聲揚。

  (出示三聲符號)這是三聲符號,戴在a上後,a要讀成ǎ(板書)範讀,指名讀,三聲發音時要拐旁,叫“三聲拐彎”,再指名讀,齊讀。

  (出示四聲符號)這是四聲符號,a戴上它後就讀à(板書)範讀,指名讀,發四聲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聲降”,指名讀,齊讀。

  複習聲調規律,齊背兒歌:一聲平、二聲楊、三聲拐彎、四聲降。

  2.教學單韻母o

  (l)看圖,指明說圖意。

  (公雞在打鳴,喔喔地叫),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單韻母和公雞打鳴時發出的“喔喔”聲很像。

  (出示單韻母o的卡片)指導發音:嘴唇要攏圓,範讀,齊讀,指名讀。

  (2)掌握o的四聲

  依次出示o的四聲,分別問:這是幾聲?怎樣讀,練習發音。

  3.教學單韻母e

  (1)看圖,你發現了什麼? “鵝”的音讀平了就是e的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單韻母,指名讀,齊讀。

  (2)在學習a、o四聲的基礎上自學e的四聲。

  分小組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三、鞏固練習

  1.出示a、o、e的卡片,複習發音。

  2.出示a、o、e的四音效卡片,依次讀,打亂順序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直接熟練讀出帶聲調韻母的音。

  2.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3.能正確書寫a、o、e。

  一、複習匯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幾個單韻母,誰想念給大家聽?

  2.齊背四聲兒歌 3.複習發音

  二、認識四線格

  在黑板上打好四線格,問:你發現了什麼?告訴學生哪格是上格、中格、下格。

  三、 教生書寫a、o、e

  l.學習a的筆順

  教師示範書寫:a佔中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

  學生書空,並在練習本寫三個a。

  2、學習o的筆順

  教師示範書寫:o也佔中格,一筆寫成,學生書空,並在本上寫三個o。

  3.學習e的筆順

  教師示範書寫:e也佔中格,先在中格的中間寫橫,然後連著寫左半圓。注意:e是一筆寫成的。學生書空,在本上練習。

  4.小結:a、o、e都佔中格,並要佔滿格。

  5.學生練習書寫。

  四、練習讀書

  教給兒歌:張大嘴巴:aaa 攏圓嘴巴:ooo 扁扁嘴巴:eee

  五、佈置作業

  在家庭作業本上將每個單韻母的四聲書寫一遍。

  【教學總結】

  學習漢語拼音對於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有點枯燥。因為需要孩子在40分鐘的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積極動腦。部分孩子坐都沒坐好,別提學習了。因此,在我的這堂拼音課中,我總結如下幾點:

  一、樹立課堂規矩

  這是我的語文課堂,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法。我讓孩子在學習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上,課堂上要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然而,事情往往不是如你所願的,部分學生不能端坐靜聽,我用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甚至不得已時用了順口溜“123坐坐好”來提醒學生。可是還有2、3各學生就是不能端坐。我一檢查該學生的學習結果,其中一個能讀出,另兩個不知老師的要求,讀起來不準確。

  二、注重口形

  學生初入門,有的假期已經學了漢語拼音,有的沒學,課堂上,我透過點名讀,小老師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我讓學生重點看老師的口形,用先“看,聽”再“發音”,這樣兩步走的順序,學習“aoe”。在課堂上我重點指導學生觀察老師的嘴巴,小眼睛一定看好老師,小耳朵認真聽。利用順口溜,張大嘴巴“aa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讓學生反覆練習。在這樣的訓練之下,學生基本都能準確讀準這3個單韻母了。

  學生在讀準字母的基礎上,相信他們四聲的訓練應該會順理成章。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課文,說說“孤僻、不屑、呆滯、嘉獎、懵懵懂懂”等詞的意思,瞭解課文內容。

  2、找出課文中描寫作者心理活動的句子,聯絡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體會作者的思想變化,讀出作者的情感變化。

  3、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要知道,這世界上有最後一排的座位,但不會有永遠坐。在最後一排的人”的意思,體會課題含義。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並有感情地讀出。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的意思:我的虛榮和脆弱讓我受到的傷害是罪有應得,因為我從來就沒能積累起受人尊重和寵愛的財富與引以為榮的值得驕傲的資本!——我這樣的學生,其實只配坐最後一排。並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出示:

  有個女孩,一直以來自認為又醜又笨,脾氣倔強、性格孤僻,老師只好把她安排在最後一排。她自暴自棄,非常自卑。五年級時,她卻改變了。想知道發生在這個坐在最後一排的女孩身上的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出示要求:讀通課文,理解文中的新詞。想想:課文主要寫了“我”的兩件事,是哪兩件事?

  2、交流:

  出示填空,根據填空,說說課文主要寫了“我”哪兩件事?

  課文主要寫了在語文自習課上,我因白老師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__,在當天夜裡,_____________,認認真真地補上了__________________。在後來的數學課上,我又因白老師_____________感動得_______________,幾天後,對語文測驗____________,取得了第一名,白老師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讀課文,抓住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變化。

  1、白老師改變了“我”。從與白老師認識的第一天起,“我”的內心就不斷地因受到白老師的“注意”而翻動著。默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作者心理活動的語句。集體交流。

  2、出示:“我不屑地瞧著她………她會知道……”。

  (1)“不屑”是什麼意思?聯絡上文的內容和你的生活想想“她會知道……”這裡“我”可能還會想些什麼嗎?

  (2)“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3)指導朗讀出輕視、嘲弄、憤憤不平的語氣。

  3、出示:“每當她帶著清香的氣息悠悠離去時,每當她彎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說這說那時,每當她那滿含笑意的目光注視著我時,我都感到從未有過的緊張、激動、慚愧和歡樂。……其實只配坐最後一排。”一句。

  (1)自由讀讀這句話,對作者這樣的想法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嗎?

  預設:“我”為什麼會感到從未有過的“慚愧”呢?

  (2)出示練習,聯絡上下文,小組討論。

  每當她帶著清香的氣息悠悠離去時,每當她彎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說這說那時,每當她那滿含笑意的目光注視著我時,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慚愧,慚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憤憤不平、嘲弄、輕視——她真有這樣的神通嗎?她會知道……她會知道……

  自暴自棄——做一些毫無意義的遐想、其他的根本懶得做……

  虛榮、倔強——不想坐最後一排卻倔著性子坐在最後一排……

  沒能積累起受人尊重和寵愛的財富與引以為榮值得驕傲的資本——成績差、作業不好好做……

  (4)引讀:所以,作者說“我這才發現,我以往的憤憤不平和自暴自棄是,我的虛榮和脆弱讓我受到的傷害是,因為我,像我這樣的學生,( ) 。

  (5)指導朗讀出慚愧、自責的感情。

  (6)讀在白老師的特別“注意”下,我笨拙勤懇的努力終於使我在語文測驗中獲得第一名,這震住了我,而白老師的話更讓我熱淚洶湧而出。

  出示“要知道,這世界上有最後一排的座位,但不會有永遠坐在最後一排的人“

  (7)默讀課文第二件事,聯絡“我”的變化,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8)聽了老師的話,此時的“我”會怎麼想呢?(感激)

  想像說話:我的熱淚洶湧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

  師:這件事已經過去許多年了,這許多年裡作者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後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師的笑容至今仍歷歷在目,刻骨銘心。我知道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她,不會忘記這樣—個把我的生命和靈魂引向另一種暖度、亮度與高度的享受的人。

  五、作業。

  這是一篇讚美老師的感人文章,也請你來寫寫自己的老師或寫寫你心目中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