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關於小學語文教案3篇

小學語文教案

關於小學語文教案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藉助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透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蒐集並閱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閱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複習舊知:

  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2、談話匯入:

  在中國有位著名女作家,她為了鍛鍊兒子學會看病,竟然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作家寫的這個故事。

  3、揭示課題。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1、用卡片認讀十二個生字。

  2、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3、說說自己是怎麼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後知道了什麼。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

  ⑴ 說說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⑵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⑶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說:

  (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各自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3、全班討論:

  ⑴ 你從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麼?

  (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交流後就讀有關句子。)

  五、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3、說說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六、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母愛或父愛嗎?

  ⑵ 你看見過獨自面對生活、自覺磨鍊自己意志的孩子嗎?或你讀過哪些這樣的故事?

  3、延伸課外:

  課後,請同學自己參加一次磨鍊自己意志活動,說一說或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具準備】

  一棵大蘋果樹(能貼在黑板上);用吹塑紙做成的寫有生字的10個大蘋果(課文中要求認的10個字);

  小黑板;本課要求寫的生字卡12個。

  【教學目標】

  1.認識“質、勘”等10個生字,會寫“冊、巖”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瞭解一些地質勘探知識,增強愛科學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重點難點】

  寫好筆畫“豎撇”;有感情地朗讀好人物的對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揭示課題(2分鐘)

  1.小朋友,我們都讀過書,從書裡學到了不少知識。今天我們要讀的.這本書,可不是一般的書。請小朋友們看老師板書。

  2.板書課題。說說你最想知道什麼?

  提出問題:“書”字為什麼要加引號呢?

  開展活動,讀文識字

  (18分鐘)

  (一)讀書展示會

  1.是啊,“書”字為什麼要加引號呢?小朋友,你想知道這本“書”的奧秘嗎?那就請你自己讀讀課文吧,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個學習夥伴,兩人一組互相讀課文給對方聽,互相檢查字音都讀準了沒有,句子都讀通了沒有。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最善於合作。

  3.現在我們來評選最佳“讀書小組”。哪個小組想讀就舉手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你們最喜歡的一個部分。

  4.小朋友,你們的最佳“讀書小組”選出來了嗎?請你們跟我們這兒的讀書小組比一比,看誰讀得更棒,好嗎?

  (二)結蘋果、摘蘋果

  1.黑板上貼出一棵蘋果樹,出示寫有生字的大蘋果。

  2.同學們,你能讀出這些蘋果中的生字嗎?你讀準一個字,老師就掛上一個蘋果。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同學結出的蘋果最多。

  3.你們看,蘋果樹上已經結滿了蘋果。現在我想請小朋友來摘蘋果,請不摘果的小朋友負責評一評誰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什麼。

  b.()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本()()的書嗎?

  c.雨點留下的腳(),叫雨()。

  d.把岩石書讀懂,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藏。

  2.小朋友,你能把蘋果樹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嗎?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興呀。我們來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吧。

  4.出示本課要寫的字(二、三排),認讀,組詞。

  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麼?

  (四)現在,讓我們一起再讀讀課文吧。

  自由朗讀課文。

  自由選擇學習夥伴組成小組互讀互查。

  小組自由展示讀課文。

  指名展示讀課文。

  認讀生字。

  根據老師說出的某個字的特徵找出這個字並讀出字音,如果正確就將蘋果摘下。如:

  力氣很大──勘

  山下有石──巖

  廠裡過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裡一塊玉──寶

  練習填字。

  練讀句子。(指名讀,集體讀)

  “印、陸”單耳旁和雙耳旁的不同;

  “刨”左寬右窄,“包”的最後一筆不能拖得太寬,不能超過豎中線;

  “埋”左邊是提土旁,不能寫成“理”字。

  齊讀課文。

  朗讀感悟(10分鐘)

  第二課時:

  1.小朋友,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生字,寫了幾個字,還朗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要舉行一場朗讀競賽,看看誰是今天的朗讀小明星。今天的朗讀競賽,我們要評選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請小朋友先自己讀讀課文,用“──”畫出川川說的話,用“~~~”畫出叔叔說的話。再練習讀一讀。

  2.聽你們讀的這麼有意思,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示範朗讀。

  3.同學們準備好了嗎?現在我們要開始朗讀競賽了。你們誰願意做勤學好問的小川川呢?請上臺來參加競賽。(其他同學當叔叔,評選最佳川川)

  4.面對小川川的提問,誰願意當知識豐富的地質勘探隊員叔叔,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請你來參加競賽吧。(其他同學當川川,評選最佳叔叔。)

  5.現在,請我們的最佳組合來為我們做朗讀展示。

  6.採訪評選出來的“朗讀明星”:

  請問川川:“書”到底指的是什麼呀?你現在知道書字上面為什麼要加上引號了嗎?(電視機前的同學們,川川已經弄明白了,你們明白了嗎?透過讀這本“書”,你們知道了什麼呢?)

  請問川川:你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呢?你準備怎樣去讀懂這本最大的“書”呀?

  請問地質勘探員叔叔,你還能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岩石書”的知識嗎?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誰最先找到。)

  7.大家讀讀我知道中的知識,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它讀通順、讀懂。

  8.指名兩個讀。

  自由讀課文。

  練讀人物對話。

  聽老師讀。

  展示朗讀“川川”的話。

  展示朗讀“叔叔”的話。

  生:當然可以。不過我告訴你們,不如你們自己從書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課後的我知道里。

  7.自由讀我知道。

  指導寫字(10分鐘)

  1.(出示本課要求寫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請你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請你擺一擺字卡,再說說你的想法。

  2.請小朋友再看看這些生字,同桌互相討論討論,這些字的哪些筆畫容易寫錯。

  3.我們不但要把字寫正確,還要把字寫得漂亮。你們發現了嗎?今天要寫的很多字當中,都出現了一個筆畫“豎撇”。(邊講邊範寫,讓學生觀察由“豎”到“撇”的演變過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帶有這個筆畫的字寫好嗎?請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練一練。

  5.(把學生寫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問題的字拿到黑板上)誰願意做“小醫生”,給這些字來看看病。

  6.做課後“我會填”中的練習。(先寫再說)

  說清楚要求。

  擺字卡並說明理由:半包圍結構、上下結構。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圍結構,但“厚”字上下都沒有點,而“底”字上下都有點。

  練習書寫。

  當小醫生,判斷哪些字寫得好,哪些字寫得不夠好。

  《最大的“書”》教學片段設計

  1.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有什麼發現嗎?(“書”為什麼要加上“”號)

  2.請你們帶著這個疑問默讀課文,看誰最先知道“書”為什麼要加上雙引號?

  3.拓展實踐,課外延伸。

  (1)同學們,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終於和川川一起讀懂了這本最大的“書”。想一想川川現在心裡會想些什麼?

  (2)猜一猜,川川長大後想幹什麼呢?

  (3)你有什麼想說給大家聽的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⒈、自主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雄偉、創舉、堅固”等詞語的意思。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趙州橋的建築特點及作者是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

  ⒊、瞭解介紹“古建築”的一般方法,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⒋、瞭解趙州橋的歷史地位和價值,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教學重點】

  瞭解介紹“古建築”的一般方法,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創舉”在文中的具體所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⒈、出示“橋”的圖片,引出課題。

  ⒉、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1小節,瞭解趙州橋的概況

  ⒈、指名讀第1小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節作者介紹了關於趙州橋哪些方面?

  隨機正音:洨(xiáo)河、隋(suí)朝

  ⒉、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出示資訊要點,整體把握趙州橋的概況。(板書:概況)

  三、研讀第2、3小節,瞭解趙州橋的建築特點及作者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㈠ 抓關鍵句,把握2、3小節的主要內容

  ⒈、檢查預習,用簡要而又清楚的語言說說作者寫了什麼?

  ⒉、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關注第2、3節中的關鍵句。

  ⒊、歸納學習方法:找關鍵句瞭解這兩小節的主要內容,是個好方法。

  板書:特點

  ㈡ 學習第2小節,理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的特點,以及作者的介紹方法

  ⒈、從具體的數字中體會趙州橋的“雄偉”。

  ⑴ 理解“雄偉”(板書:雄偉);自讀第2節,思考:從哪兒可以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

  交流,小結:作者透過列數字介紹了趙州橋雄偉的氣勢。

  ⑵ 聯絡趙州橋建造時間,瞭解作者讚歎趙州橋“雄偉”的原因。

  ⑶ 齊讀介紹趙州橋雄偉的內容。

  ⒉、瞭解趙州橋“堅固”的原因。

  ⑴ 理解“堅固”(板書:堅固);提問:是什麼樣的設計使趙州橋的結構如此堅固。

  ① 抓語素理解“創舉”,知道“創舉”在文中的具體所指。

  交流出示: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板書:創舉

  ② 默讀,找到設計四個小橋洞的好處,用直線劃下來。

  交流,校對。

  看媒體理解“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感受設計者的智慧。

  瞭解作者是運用“既……又……”這組關聯詞將兩方面的好處連起來的。

  ③ 小結:透過介紹“四個小橋洞”這一創造性的設計,以及這樣設計的好處,告訴我們趙州橋之所以“堅固”的原因。

  ⑵ 朗讀體會。

  ㈢ 學習第3小節,在讀中感受記誦方法和作者的寫法

  ⒈、師生合作朗讀,交流背誦方法,感受作者寫法。(板書:美觀)

  ⒉、背誦。

  ㈣ 小結2、3節。

  ⑴ 小結:透過學習抓關鍵句瞭解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還知道了作者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⑵ 再次聯絡趙州橋的設計者和建造時間,激起自豪感。

  四、學習第4小節,瞭解趙州橋的歷史價值。

  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節。

  ⒉、小結趙州橋的歷史價值。

  五、總結全文。

  ⒈、整合資訊。

  ⒉、藉助表格,瞭解介紹“古建築”的方法,指導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⒊、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