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唐詩鑑賞:遊子吟

唐詩鑑賞:遊子吟

唐詩鑑賞:遊子吟

  引導語:遊子吟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片語,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裡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絃,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託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遊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考點:

  考點名稱:詩詞鑑賞古代詩歌:

  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①絕句:

  近體詩的一類。這一名稱大約起於南朝,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

  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就是七言絕句。

  ②律詩:

  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

  律詩共8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律詩要求全詩通押一韻,限平聲韻;

  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③詞是詩的別體,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小學詩歌鑑賞要點:

  鑑賞詩歌時要注意作者、題目、註解。要做到知人論世以察詩情;

  題目富含著諸多資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詩歌的意境、詩歌的型別等)。平時多讀一些名作或自己感興趣的詩詞,多研讀一些關於古詩詞賞析的文章,增強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評價能力。要了解古代詩歌的一些基礎知識,記住一些術語。弄清與詩歌鑑賞有關的名詞術語,以便鑑賞時恰當選用。

  一、咀嚼詩歌語言

  1.反覆誦讀,養成逐字逐句品味語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及表現技巧的閱讀習慣是鑑賞詩歌的第一步。

  欣賞時要重點關注詩中動詞、形容詞、特殊詞(疊詞、擬聲詞、表顏色的詞)的作用。

  動詞:如: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敲”字音韻鏗鏘,且“敲”字有聲音,以響襯靜,突出了居處的僻靜。

  疊詞:作用不外兩種:

  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強調作用。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連用七組十四個疊字,或寫人物的動作行為,或寫周圍環境,或直抒胸臆,將詩人遭受一系列深創鉅痛之後的茫然若失、淒涼、悲殘、悲慼的情懷,全面準確地刻畫出來。同時讀起來又有韻律感。

  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於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所以單獨列出。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蕭蕭”寫出了秋葉在風中飄零而下的聲音,讓人聯想到詩人綿延不盡的愁思。

  表顏色的詞: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要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

  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或抓住能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紅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抓住單一色彩表現的詞也能體會到詩人的濃情:“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憐惜與傷別離的情愫盡在“綠”與“醉紅”中。

  詩詞由於聲律的要求或出於修辭上的特殊需要或這兩者兼而有之,某些語序往往要顛倒,欣賞時要注意還原語序(主語後置、賓語前置、主賓換位、狀語後置、定語後置等),才能準確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悟意境。

  2.古詩詞語言風格常用詞語:

  平淡又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於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飲酒》等,李煜的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錦瑟》《無題》等。

  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如杜牧的絕句《過華清宮》等,李清照後期的詞。

  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親切,韻味無窮。

  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常用的概括詩歌語言特色的術語:

  生動活潑 機智辛辣 長短結合 舒捲自如 奔放流暢 詞采瑰麗

  言淺意深 簡練流暢 言簡意賅 音韻和諧 簡潔幽默 用語警策

  隱含哲理 用語工麗 用語精妙 一呼一應 自然天成 語麗情悲

  言近旨遠 含蓄蘊藉 音節響亮 通俗易懂 明白如話 樸素自然

  通俗精練 古拙淳樸 清新明麗 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二、分析詩歌意象

  1.古典詩詞的形象,是藉助客觀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現出來的主觀的情感物象,我們姑且稱之為“意象”。

  鑑賞詩詞作品時,不僅要著眼於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

  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的情調,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鑑賞古代的詩詞作品。

  2.古典詩詞常見意象的意義:

  楊柳—惜別 圓月—思念 落葉—失意 春風—得意 徵蓬、歸雁—思念(思鄉)

  流水—時光流逝 梅花—傲視 南冠—囚犯 松竹梅 — 高尚情操 大海—開闊

  古蹟—懷古傷今 小草—平凡、生命力頑強或弱不禁風 哀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如:“鴻雁遍野”“哀鴻遍野”即指百姓流離失所 白衣蒼狗,

  又白雲蒼狗—世事變幻無窮

  吳鉤—寶刀、利劍,指渴求建功立業者的利器

  蓴羹、鱸膾、蓴鱸秋思—思鄉之情

  雙鯉—書信

  莊周夢蝶—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采薇—隱居生活

  碧血—為正義事業流的血

  萇弘化碧—夢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科舉及第

  懷桔—孝順雙親 紅

  葉—以詩傳情

  紅豆-相思

  崑山玉—傑出的人才

  詠絮—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

  三、辨析表現手法:

  1.直抒胸臆

  2.借景(物、事、畫面)抒情

  3.寄情於景、情景交融

  4.託物言志

  5.借古諷(喻)今《石頭城》《烏衣巷》

  6.透過典故言志《錦瑟》

  7.渲染

  8.移情化

  9.對話表現人物皎然《尋陸鴻建不遇》

  10 .以小見大

  11.側面描寫(《風》)

  12.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琵琶行》中對音樂的描寫

  13.虛實結合

  14.點面結合

  15 .一語雙關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16.浪漫主義表現手法 《夢遊天姥吟留別》

  17.誇張(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象徵

  19.透過想象(夢境)來表現主題《夢遊天姥吟留別》《迢迢牽牛星》《鵲橋仙》

  20.明貶(褒)暗褒(貶)

  21.賦、比、興

  22.重章疊唱(《秦風.無衣》)

  23.對比

  24.類比

  25.反覆

  26.動靜結合(《山居秋暝》)

  27.襯托(正、反)

  28.以動襯靜(“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29.以靜寫(襯)動

  30.以樂景襯哀景

  31.以哀景襯樂景

  32. 擬人

  33.比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方法點撥:一首詩可以綜合運用幾種表現手法,要能細心辨析、具體分析某種或幾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運用的妙處。

  解答技巧:先表明觀點,即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接著,根據此種表現手法的特點,分析它在表現詩歌內容和主旨方面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