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飲湖上初晴後雨> 故事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故事飲湖上初晴後雨

故事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讚美西湖美景的七絕,兩首對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寫詩時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兩首以及它的創造背景,供大家參考學習。

  飲湖上初晴後雨創作背景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一

  作者:蘇軾

  原文: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譯文

  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的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並沒有完全領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的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一同鑑賞。

  註釋

  ⑴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⑵朝曦:早晨的`陽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作者:蘇軾

  原文: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註釋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瀲灩(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

  ③方好:正是顯得很美。

  ④空濛:細雨迷茫的樣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⑥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譯文及註釋二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註釋

  瀲灩:水波盪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空濛:細雨迷濛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