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的原文及閱讀答案

桃花源記的原文及閱讀答案

桃花源記的原文及閱讀答案

  導讀:《桃花源記》是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桃花源記的原文及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小題1: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A.村中人見漁人後,“大驚,問所從來”是因為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現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和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睦關係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寫出文中加橫線字的拼音和字義。(4分)

  A.怡.( )_______B.遂( )_______

  C.為( )________D.語( )_________

  小題3:在下段括號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稱詞。(3分)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皆嘆惋。

  小題4:翻譯句子,注意加橫線的詞:(4分)

  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桃花源中人為什麼“皆嘆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6: “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它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 A: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小題2:怡(yí)愉快。遂(suì)於是,就。為(wèi)對,向。語(yù)告訴

  小題3:村人、漁人、漁人、村人、漁人、村人

  小題4:①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寫出人世隔絕的地方②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

  小題5: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的社會動盪黑暗,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

  小題6: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嚮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題目分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注意題幹中“原文語句”的提示,不可用自己的話說作答。根據學習時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判斷選句。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答點有二,拼音和字義,寫拼音要先讀準音,再仔細拼定。寫字義,要寫出該字在文中的意思。寫拼音和字義,位置在一致,即括號裡和橫線上寫什麼要相同。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要特別注意,題幹中的“人稱詞”,不是僅指“人稱代詞”,稱呼人物的詞都是“人稱詞”,“村人”“漁人”都是“人稱詞”,而不只是“你我他”。

  小題4:

  試題分析:注意句子中的古今異義詞的解釋:絕鏡、妻子、無論,古文中都是一詞一義,要翻譯清楚。

  小題5:

  試題分析:要結合文中“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來理解此問題,弄清此句的意思,便可作答。

  小題6:

  試題分析:結合對“陶淵明”及其其它作品的瞭解,思考本文寫作的背景分析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