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國風·豳風·伐柯

詩經·國風·豳風·伐柯

詩經·國風·豳風·伐柯

  原文: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之子,豆有踐。

  註釋:  

  1、柯:斧柄。《毛傳》:“柯,斧柄也。” 《鄭箋》:“伐柯之道,唯斧能為之,以類求其類也。”

  2、則:準則,榜樣。《鄭箋》:“則,法也。”

  3、(夠gòu):遇合。

  4、之子:《集傳》:“之子指其妻而言也。”

  5、(邊biān)豆:盛食物的竹器。踐:行列貌。《集傳》:“,竹豆也。豆,木豆也。踐,行列之貌。”

  譯文:

  砍取斧柄怎麼做?沒有斧頭做不好。妻子怎樣娶進門?沒有媒人辦不到。

  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則難不倒。遇見我的心上人,擺上禮器娶來了。

  鑑賞:

  《伐柯》一詩,從語義上分,有兩重意義,一是文字的表層語義,一是作為引伸隱喻的深層語義。

  從文字語義來說,《伐柯》以砍伐一支合式的斧頭柄子作比喻,說男子找一個心目中的妻子,如斧頭找一支合適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式,也要有媒人、迎親禮等基本的安排。因此,這首詩實在是講詩人見到一位中意的女子,就央告媒人去說項,終於姻緣得定,安排了隆重的迎親禮,把女子娶了過來。心中的得意,情緒的興奮,都凝聚在這首自得自悅的歡歌中。在古代詩歌中,常以諧音示意。“斧”字諧“夫”字,柄子配斧頭,喻妻子配丈夫。詩中所說“匪媒不得”、“豆有踐”,也是具體地寫出古時娶妻的過程:媒人兩家介紹牽線,最後雙方同意,辦了隆重的迎親禮儀,妻子過門來。這是中國古代喜慶民俗的場景,也表示中國人對婚姻大事的嚴肅重視。因為《伐柯》一詩說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後人就把媒人也稱為“伐柯”,為人做媒叫做“作伐”。這些詞彙的形成,反映了《伐柯》一詩的本義:這是一首迎親的歡歌。

  從引伸隱喻義來說,重點落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這兩句詩上。這裡的伐柯,已經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樣狹義的比喻,而是廣義地比喻兩種事物的協調關係:砍伐樹枝做斧頭柄,有斧與柄的協調關係;做其他事情,也有兩方面的協調關係。要協調兩方面的關係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頭,“其則不遠”,那就是不能背離基本的原則方法。如果砍下的.枝條歪七扭八,過粗或過細,都不能插進斧頭眼中,成為適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則、方法。那麼,協調一件事物一種活動的雙方,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原則、方法的。從具象的斧與柄的關係,上升到抽象的一體兩面的關係,這個比喻就有了廣泛的意蘊,啟示了一個事物發展的共同規律:按一定原則才能協調。後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來表示有原則的協調關係,來引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活動,就是從廣義的比喻性來理解這兩句詩的。所以牛運震《詩志》評曰:“隨手作興體,變法入妙,‘其則不遠’,另生一意便深。”據《毛詩序》說,這首詩是周大夫讚美周公之作。周公是西周最賢良的大臣,周的官員作詩讚他,當然不是真的寫娶妻子的事,而是藉以泛指軍國大事的原則性與協調性了。可以說,《毛詩序》正是從《伐柯》詩的引伸義上理解詩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