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烏江散文
尋找源頭
水,有源頭;樹,有根。
水是潔白的乳液,哺育天地間的萬物。包括我和樹。
烏江山峽,是生我養我的溫情母親,是愛我護我的偉岸父親,更是哄我入睡、枕我入眠的搖籃與溫床。
家鄉離不開山和水,恰似小孩兒離不開爹和娘。
我不是被精心折疊過的千紙鶴,但夢想依舊、仍想實現尋根問祖的心願。
是誰說,只要有蛋吃,就不要問是哪隻母雞下的蛋?
如果人生有選擇,我情願選擇做一張潔白的紙。
就算不能正本清源,就算不能裝點自己,就算不能浪沫飛花,就算不能百川歸海……
可我願意,願意被人們摺疊成一隻紙船兒,藉著水的柔情和風的力量,逆江而上。
去追隨,那水的源頭;去感觸,思南古城的紫色紫香。
繁花一樹開——紙在水上,水在紙下。
譜寫出來的:不單是光宗耀祖的輝煌歷史,還有如夢如幻的美好展望。
春華秋實,百里畫廊,千里烏江;碩果累累,夢幻烏江,邊江城市!
野豬巖
圈裡難養千馬,盆裡難載萬年花。
可是豬呢?難道它就心甘情願被人們供養?
其實,豬哥哥也喜歡自由、嚮往自由。野性十足的豬哥哥在外面野久了,便成了人們心中的傳說。
傳說的色彩,籠罩著現實的烏江。
千里烏江,亦夢亦幻亦真亦奇。定格,烏江水上城市的沿河顯得格外美麗、楚楚動人!
縴夫古道
連綿起伏,群山巍巍;順江而下,到岸貌然。
那若隱若現的痕跡,勒進故鄉人的肌膚,深入故鄉人的骨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我們每個沿河人都銘記在心中。
我們可以忘記過去的傷痛,但我們決不能忘記曾經的拼搏奮鬥。那是血淋淋的歷史的見證呀!
修堤改道,不是故鄉人在有意逃避;
築壩攔水,不是故鄉人不思進取。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建設美麗的沿河。
我們的發展思路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我們的夢想是:打造美麗的烏江水上城市。
至於城市建設的速度,我們將盡一切可能縮短城市建設週期。
沙陀電站
馬歸馬,駝歸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話一點也不假。
只要我們不指鹿為馬。
是騾是馬,只要牽出來遛一遛便知道。這不是在攀比,不是在誇耀。而是在告誡我們每個沿河人:在各項工作中要求真務實,要用事實來說話。城市建設,更是如此!
沙陀電站,也許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電站。但此項建設工程,也是全國少有的,能與之相比、與之抗衡的大型電站。
一個大型電站:能照明一個地方,能富庶一個地方;一個大型電站:能振興一個民族,能鍛造一個城市。
沙陀電站,是一朵奇葩,是我們沿河人的夢想之花。
它不僅點亮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而且還能點燃整個世界。所以,綠色沙洲永遠不會寂寞,不會冷。
城中之城
依山傍水,山水之城。沿河,地處群山包圍之中,立於烏江河之上。
山,是天上之山;水,是天上之雲。
山雲之外,沿河更顯得靚麗多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半江瑟瑟半江紅。誰人不說,這是沿河城的一大景觀?客舍青青柳色新,曉看紅溼處、花又錦官城。誰人不嘆,沿河城的如此良辰美景?
山高皇帝遠,早被時代掩埋;窮山惡水,早被刪除史冊。大喬小喬初嫁,三喬四喬蒞臨。
橫貫東西兩側,一橋墊通南北。數風雲人物,還看沿河!
不是沿河人,也說沿河好。這就是沿河城,這就是城中之城---沿河的美譽。
行走烏江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
逆流而上,飽嘗烏江山峽自然美麗風光;順江行走,喜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四川盆地,陪陵水都;由南向北,滾滾長江東逝水。
遠渡重洋,直抵山城;
重逢喜慶,雙喜臨門。
行走烏江的熱情,不會因腳步停止而停止。
繼續。前行。是生命的再生;努力。朝前。是烏江的永恆。
行走烏江,是我一生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