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感恩的政治閱讀附答案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溫家寶總理語錄)
由上引出一個話題:一國的民主政治應該是怎樣的政治?
知恩必報向來被認為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品德。據說,某些高等動物都知道感恩。不過,報恩者對恩人的義務是有一定限度的。
俄羅斯有一個童話叫《漁夫與金魚的故事》。漁夫對金魚有救命之恩,金魚自然知恩必報,但漁夫卻在貪得無厭的漁婆的慫恿下提出一個比一個更加貪婪的要求,金魚忍無可忍,終於揚長而去。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像那個貪得無厭的漁婆,總是要求臣民對“皇恩”承擔無限的義務,即所謂的“忠”。
甚至被皇帝老兒賞根繩子自盡也還得謝恩。皇帝老兒或許真的算恩人,或封官,或賞賜,或大赦,或“平定海內”什麼的,但報恩者承擔的義務也實在沉重得太不成比例了,滿門抄斬還得叫聲“謝主隆恩”。
“皇恩”其實只是專制政治的伴生物,民主政治永遠是一種不感恩的政治。
丘吉爾是英國曆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家,因為他領導英國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應當說不僅有“恩”於英國,也有“恩”於全人類,但就在戰爭結束之際的大選中,英國人民拋棄了他。
他在知道自己失去首相職位之後意味深長地引用了古希臘人的一句名言:“對自己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強大民族的一個特點。”
丘吉爾說對了,強大的民族是“忘恩負義”的,但是,還不甚強大確正在覺醒起來的民族也會變得“忘恩負義”。
韓國經濟的騰飛,朝鮮半島危機的緩和離不開三個前總統――盧泰愚、全斗煥和盧武鉉。但是,“忘恩負義”的韓國人民把他們一個又一個的送進了大牢和最高檢察大廳,韓國人民沒有因為他們的功而原諒他們犯下的罪。
其實,丘吉爾也罷,盧泰愚、全斗煥乃至盧武鉉也罷,都大可不必責怪他們的人民“忘恩負義”。說透了,一切統治者對人民都沒有恩。因為,如果統治者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那麼,“為人民服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幹好了,人民可以擁戴他;幹不好,人民可以叫他讓位;犯了罪,人民還要把他送上法庭。如果統治者的權力不是人民賦予的,那麼他的統治就是不合法的。
如果什麼時候,一個民族對統治者不再感激涕零,不再磕頭效忠,不再三呼萬歲,什麼時候一個民族學會了“忘恩負義”,那麼,這個民族有朝一日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的。 (本文由命題人編寫)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錄原文句子作答)。
2、根據提示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
①由個人的感恩說到對統治者的感恩→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_。
3、加引號的“忘恩負義”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舉出了丘吉爾的例子之後,為什麼還要舉出盧泰愚、全斗煥和盧武鉉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樣理解“什麼時候一個民族學會了‘忘恩負義’,那麼,這個民族有朝一日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民主政治永遠是一種不感恩的政治。”。
2、②提出論點:民主政治永遠是一種不感恩的政治――③舉例證明民主政治是不感恩的――④進一步論述民主政治為什麼是不感恩的――⑤總結全文:學會了“忘恩負義”的民族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意對即可。)
3、不能因傑出人物對民族做出過重大貢獻,就將其個人凌駕於民族之上。(意對即可。)
4、丘吉爾是西方強大民族的代表,盧泰愚、全斗煥和盧武鉉是東方不甚強大但正在覺醒起來的民族的代表,更有說服力。(意對即可。)
5、一個民族學會了“忘恩負義”就①意味著專制政治的消亡和民主政治的形成,而②“不感恩的政治”是一個民族“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意對即可,酌情給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