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民風民俗> 清明節習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清明節習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清明節習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那天會有各種各樣的節日習俗。下面請繼續閱讀語文迷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習俗的,歡迎參考。

  【清明節習俗作文篇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習俗作文篇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