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木蘭詩> 木蘭詩裡的互文

木蘭詩裡的互文

木蘭詩裡的互文

  木蘭詩裡的互文:

  (1)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4)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5)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木蘭詩裡全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教學指導:

  一、複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背誦全詩。

  本題檢查學生是否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內容,要求學生比較準確完整地複述課文,不僅要掌握詩中敘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住重點,做到詳略得當。複述也是一種很好的口語練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要讓學生在複述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二、翻譯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錯、補充的。

  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本題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句意,並瞭解古詩詞中常見的“互文”現象。題幹已經簡要說明“互文”的含義,教師可以明確指出並要求學生畫線加以重點標示。然後透過翻譯這四個句子,引導學生切實體會“互文”的內涵。

  翻譯這四個句子應注意兩個原則:一要理解其“互文”的'含義;二要考慮本課的詩歌特徵,不能為了體現“互文”而使譯文變成散文失去詩味。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木蘭去集市各個地方買駿馬,鞍韉,長鞭出征馬具。

  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身經百戰之後,有的將士戰死沙場,有的將士凱旋而歸。

  這兩句的意思是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鬥,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開啟我東屋的閨門,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這兩句的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看看,不是開了東閣的門而不進去,然後轉到西閣的床上去坐著。

  4.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對著窗戶梳理美麗的鬢髮,對著鏡子貼上好看的花黃。

  這兩句的意思是當著窗戶,對著鏡子,先理雲鬢,後貼花黃。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部分,看看這些句子各有什麼句式特點,從詩中再找出一些類似的句子。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注意這首詩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學生只要注意到這些句子的特點即可,至於所涉及的修辭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兩句是復沓句。復沓與疊句的區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詞語,而疊句的詞語完全相同。“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兩句,以及“旦辭爺孃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節八句,也是復沓。

  2.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這兩句是頂真句。頂真,又稱“聯珠”。“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也是頂真。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這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句。此外,“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也是很工整的對偶句(是很古老的修辭手法,“互文”)。另有“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等不甚工整的對偶句(古代稱“互文”)。

  4.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這幾句是排比句。“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一節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討論:一千多年來,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原因是什麼?

  本題主要引導學生認識木蘭的形象。認識木蘭的形象要抓住兩個方面:一是人物的傳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要引導學生緊密聯絡課文內容,從故事情節中體察木蘭的思想感情,並加以適當概括。

  五、品析:詩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中的“赴”和“度”兩字用的極好,請品析它好在何處?

  “赴”字寫出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沙場,積極主動參加戰鬥的決心和熱情。“度”用誇張的手法寫木蘭身跨戰馬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寫出一位身經百戰、轉戰南北的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形象。

  包含成語包含成語:撲朔迷離 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