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蘭亭集序》遷移賞讀與檢測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⑴;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⑵燭夜遊,良⑶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⑷,大塊⑸假我以文章⑹。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⑺之樂事。群季⑻俊秀,皆為惠連⑼;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⑽。幽賞⑾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⑿,飛羽觴而醉月⒀。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⒁。
賞讀點撥:
《春夜宴桃李園序》是一篇炙人口的體抒情小品。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風格,婉轉自如的筆調,記敘了作者在春光明媚的月夜,與弟兄們在桃李芬芳的名園聚會時,飲酒賦詩,高談闊論,暢敘天倫之樂的盛況。文章辭短韻長,逸趣橫生,但也流露了浮生若夢,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賞讀檢測:
1、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古人秉燭夜遊 秉:持,拿
B、大塊假我以文章 假:借
C、獨慚康樂 慚:不如
D、幽賞未已 已:已經
2、對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⑴ 良有以也
⑵ 陽春召我以煙景
A、⑴⑵相同,都是介詞。
B、⑴⑵不同。⑴是名詞,緣故;⑵是介詞,用。
C、⑴⑵相同,都是連詞。
D、⑴⑵不同。⑴是介詞,後邊省略賓詞;⑵是助詞無義。
3、下面兩處的修辭手法,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比喻,對偶)
B、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比喻,反問)
C、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擬人,對偶)
D、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比喻,對偶)
4、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這是稱讚與會的弟弟們都如同謝惠連那樣俊秀不俗,而謙稱自己比不上謝靈運。這是比較,不是比喻,也不是對比。
B、“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這兩句是說,擺開盛宴坐在花叢中,飛傳羽觴醉在明月之下。它生動地渲染了夜宴的歡樂景象。
C、“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意思是說,在“百千代人中,每個人的一生好比一個過路的客人”。
D、“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用這兩個句子作結,一來是突出人人即席賦詩的雅事逸興,二來又用做詩不成者罰酒的警告來渲染歡快熱烈的氣氛,引起讀者想像,是極高妙的結尾。
5、下列評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和《蘭亭集序》所云:“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比較起來,雖然都是指人生短暫,生死匆匆,但本文達觀得多。
B、文章先說“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後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都是歸結到及時行樂,莫負良辰美景這個主旨。
C、本文主旨是天倫之樂,因為這次宴會是李氏弟兄們的宴會,“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二句就是點出這個主旨。
D、本文格調清新俊逸,充滿勃勃生機,跟《蘭亭集序》的華麗高雅有所不同。再看情調,本文達歡喜悅,也跟《蘭亭集序》的樂極生悲大不相同。
6、李白在詩中也曾寫到在花下對月飲酒,最有名的句子是 , 。
7、譯句子。
⑴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
⑵ 不有佳作,何伸雅懷?
檢測答案:
1:D(已:停止)
2:B
3:D
4:C(“百代”指人類歷史長河)
5:C(主旨不是及時行樂──莫負良辰美景)
6: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7:⑴ 況且,溫暖的春天用煙花絢爛的景色召喚我們。
⑵ 沒有佳作,哪能抒發高雅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