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蘭亭集序> 蘭亭序重點詞

蘭亭序重點詞

蘭亭序重點詞

  導語:《蘭亭序》是世人公認的瑰寶,也會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篇課文。那麼,《蘭亭序》的重點詞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蘭亭序的重點詞,歡迎閱讀!

  ◆之

  ⒈“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結構助詞,的】

  ⒉“及其所之既倦”【動詞,往,到達】

  ⒊“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結構助詞,置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⒋“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介詞,於,對於】

  ⒌“頃焉,煙炎張天”【助詞,用於時間詞後,錶停頓,無實義】

  ⒍“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助詞,用於形容詞、不及物動詞之後,補足音節,無實義】

  ⒎“何陋之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無實義】

  ⒏“寡人之於國也,盡心哉耳矣”【結構助詞,用於主語和介詞結構,起強調作用】

  ⒐“蚓無爪牙之強,筋骨之強”【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⒑“哭顏淵慟者,殊之眾徒,哀痛之甚也”【結構助詞,用於謂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因

  ⒈“或因寄所託”【介詞,憑藉】

  ⒉“西傾因桓是來”《尚書》【介詞,從,由】

  ⒊“更延英俊,因材授爵”【介詞,依照,依據】

  ⒋“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介詞,依靠,憑藉】

  ⒌“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介詞,趁著,趁機】

  ⒍“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司馬遷《報任安書》【介詞,因為,由於】

  ⒎“因遺策”《過秦論》【動詞,沿襲】

  ⒏“變法者因時而化”呂不韋《呂氏春秋》【動詞,順應】

  ⒐“水邊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數百個”【動詞,連線】

  ⒑“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動詞,經由,透過】

  ⒒“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副詞,於是,就】

  ⒓“因造玉清宮,伐木取材”沈括《夢溪筆談》【連詞,因為】

  ⒔“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連詞,因此,於是】

  ⒕“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名詞,原因】

  ⒖“於今無會因”【名詞,機會】

  ◆ 修

  ⒈“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形容詞,長】

  ⒉“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形容詞,(壽命)長】

  ⒊“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動詞,修整,修建】

  ⒋“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動詞,整治】

  ⒌“鄒忌修八尺有餘”【形容詞,高】

  ⒍“臣修身潔行數十年”【動詞,修養】

  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動詞,學習,研究】

  ⒏“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動詞,修理】

  ◆ 期

  ⒈“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動詞,及,到】

  ⒉“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一週年,滿一年】

  ⒊“君與家君期日中”【動詞,約定,約會】

  ⒋“失期,法當斬”【名詞,時限,期限】

  ⒌“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動詞,期望,要求】

  ⒍“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動詞,至、及】

  ⒎“然百年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副詞,必定、一定】

  ◆ 次

  ⒈“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名詞,處所,地方】

  ⒉“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動詞,臨時駐紮和住宿】

  ⒊“陳勝、吳廣皆次當行”【動詞,依次排列,編次】

  ⒋“餘船以次俱進”《資治通鑑》【名詞,次序】

  ⒌“令次子司馬昭前去探路”【名詞,排行第二】

  ⒍“有指摘其一文字者,銜之次骨,或至相毆”【動詞,及】

  ⒎“上賢使之為三公,次賢使之為諸侯”【動詞,次一等】

  ◆ 以

  ⒈“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介詞,拿;用;把;憑】

  ⒉“亦足以暢敘幽情”【連詞,來,用來,以致,表目的】

  ⒊“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介詞,因為;由於】

  ◆ 雖

  ⒈“雖無絲竹管絃之盛”【連詞,雖然】

  ⒉“雖趣舍萬殊”【連詞,雖然】

  ⒊“雖世殊事異”【連詞,即使;縱然】

  ⒋“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副詞,只】

  ◆ 所

  ⒈“所以遊目騁懷”【代詞“所”與介詞“以”組成“用來”的意思】

  ⒉“或因記所託”【代詞“所”與動詞“託”組成名詞性短語“所寄託者”,指所愛好的事物】

  ⒊“錄其所述”【代詞“所”與動詞“述”組成名詞性短語“作的詩”】

  ⒋“某所,而母立於茲”【名詞,處所,地方】

  ⒌“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名詞,恰當的位置,應有的結果】

  ⒍“今不速往,恐為曹所先”【助詞,與“為”相呼應,構成“為……所……”的被動句】

  ⒎“父去裡所,復還”【數詞,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⒏“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形容詞,適宜的,為其所需的】

  ⒐“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形容詞,可以的】

  ⒑“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副詞,尚,還】

  ⒒“臣唯命所試”【助詞,用作賓語前置的.標誌,多與“唯”字配合使用,相當於“是”】

  ◆ 所以

  ⒈“所以遊目騁懷”【用來……的】

  ⒉“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原因】

  ◆ 致

  ◆ 夫

  ⒈“悲夫”【語氣助詞,在形容詞後表示感嘆語氣】

  ⒉“夫人之相與”【句首發語詞】

  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詞,那個,這個】

  ⒈“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名詞,情致,情趣】

  ⒉“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動詞,得到,獲得】

  ⒊“以致天下之士”【動詞,招納,招引】

  ⒋“羅敷前致詞:使君自有婦”【動詞,表達,表述】

  ⒌“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動詞,獲得,得到】

  ⒍“君子以折獄致刑”【動詞,施加,施行】

  ⒎“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動詞,用】

  ⒏“致敬亭於幕府”【動詞,送,送達】

  ⒐“使吏致千金於市租,請以奉賓客”【動詞,給予,賜予,送給】

  ⒑“退而致士”【動詞,歸還,交換】

  ⒒“飲食不致味,聽樂不盡聲”【動詞,竭盡,窮盡】

  ⒓“奉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動詞,奉獻,獻納】

  ⒔“帝不忍致法於王,赦其罪”【動詞,加於,把……加在身上】

  ⒕“荊軻遂見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動詞,轉告,回報】

  ⒖“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動詞,到,達到】

  ⒗“士以此方數千裡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動詞,招來,引來】

  ⒘“案其於,皆文致不可得反”【形容詞,細密,細緻】

  賞析

  《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詩序》影響很大,其成就又遠在《金谷詩序》之上。《蘭亭集序》.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嶺,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動靜結合。然後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並”。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別離,所謂“興盡悲來”當是人們常有的心緒,儘管人們取捨不同,性情各異。剛剛對自己所向往且終於獲致的東西感到無比歡欣時,但剎那之間,已為陳跡。人的生命也無例外,所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語)、“老冉冉其將至兮”(屈原語)、“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古詩十九首》),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當想到人的壽命不論長短,最終歸於寂滅時,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淒涼和悲哀。如果說前一段是敘事寫景,那麼這一段就是議論和抒情。作者在表現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嘆中,流露著一腔對生命的嚮往和執著的熱情。

  魏晉時期,玄學清談盛行一時,士族文人多以莊子的“齊物論”為口實,故作放曠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談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與一般談玄文人不同。他曾說過:“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說新語·言語篇》)在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確地指斥“一死生”、“齊彭殤”是一種虛妄的人生觀,這就明確地肯定了生命的價值。

  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範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

  總之,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後人以啟迪、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