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社會實踐報告> 交通擁擠社會實踐報告

交通擁擠社會實踐報告

交通擁擠社會實踐報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進入家庭,交通堵塞開始出現,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交通擁擠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閱讀!

  交通擁擠社會實踐報告

  一、調查時間:20xx年7月——8月

  二、調查地點:

  三、調查目的: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涉及到群眾的日常出行,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政府關心,百姓關注,媒體聚焦的熱點話題,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對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道路交通順發展狀況,不僅關係到一個城市的交通運營秩序,更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對於城市的整體對外形象越來越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本文對道路擁堵情況進行調查,掌握瞭解道路交通擁堵現狀,並在此基礎進行具體分析,提出建議,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和作用。

  四、調查方式:實地調查  問卷調查  走訪瞭解  查閱文獻

  五、調查正文:

  (一)基本情況

  其地理位置位於省東北部,京沈線上重要城市之一,不僅是我國北方對外貿易重要的口岸,更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目前,擁有常駐人口約310萬人,此外,該市每年來接待全國各地旅遊人口約160萬人。

  目前,公路通車裡程約3604公里,路網密度為41.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約109公里,一級公路148公里,二級公路471公里,三級公路1009公里,四級公路1488公里。目前,全市75個鄉鎮實現村村通,通油路率達89.7%。已形成了以“大字型”高速公路和“三縱六橫九條線”為主骨架、農村公路為分支,干支結合、內外通暢的現代化公路網體系。全市目前擁有參加營運的載貨汽車2.07萬輛,載客汽車8363輛,公路貨運量能力年8494萬噸,貨運週轉量年60億噸公里,公路客運量年8133萬人,客運週轉量年37.5億人公里。

  此外,根據統計,截止2012年年底,作為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工具公交車,全市已有公交營運線路共37條,線路總長度565.7公里,運營時間間隔約為2-5分鐘,人均擁有公交車數量為每萬人擁有10臺。計程車8219量,城市私家車約每25戶家庭一輛且此數字還在不斷上漲。

  (二)交通調查發現的問題

  透過調查發現,交通主要存在的問題集中表現為:

  1.工作日道路擁堵。道路交通擁堵主要表現為工作日的擁堵,近年來,隨著的大發展,尤其是作為旅遊重鎮,人口與規模逐漸增大,各類企業事業單位較多,因此,每逢工作日上班期間,車水馬龍,尤其是主城區更是如此,工作日道路擁堵已成為道路交通的主要表現。

  2.主城區道路擁堵。主城區道路擁堵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又一大難題,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主城區道路內路網系統薄弱,未能形成合理連線、有效管理的快速路骨架系統、主幹道路網路系統;

  3.次幹道道路擁堵。近年來,在道路交通擁堵現象已經蔓延至次幹道路上,在一些次幹道路上,道路擁堵現象越來越嚴重,以市西北地區為例,次幹道斷頭路多,道路彎曲和狹窄,道路通行能力低,加上城市擴充套件速度的加快,原本屬於城郊等偏遠地區近年來開發的力度也逐步加強,人口數量的不斷遞增,人流量、車流量也逐步加大,這些都是造成城市次幹道道路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城市市道路交通擁堵原因分析

  1.少數市民交通意識有待提高。少數市民交通法制意識欠缺,公共交通道德缺乏,這些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可以隨意見到車輛的亂停亂放、車道中車輛隨意變道、助力車、電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市民交通意識的缺乏。

  2.道路發展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道路規劃必須與城市發展的速度相互適應合拍,才能不斷保障城市交通的秩序,原先道路規劃設計方面存在著一定滯後性,尤其是沒有完全將城市發展速度等因素考慮到道路規劃之中,加上近年來,旅遊業的逐年發展,旅遊人數的聚增,這些都是造成了現在道路出現各種問題主原因之一。

  3.傳統交通出行方式的改變。傳統交通出行方式改變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量私家車輛湧現。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截止2013年7月私家車保有量320萬輛,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提升,給城市交通順暢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四)改善城市道路擁堵的建議

  1.提高市民交通法制意識。城市的文明建設依靠廣大市民,城市的交通問題也是依靠廣大市民,只有市民的交通法制意識不斷提高,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才能徹底得到有效的遏制,要實現這一切關鍵在於要加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的宣傳力度,利用宣傳,普法,利用宣傳的功效,提高全民的'交通法制意識。

  2.交通整體規劃設計要提高前瞻性。逐步提升城市整體規劃的前瞻性,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城市的發展也呈現出兩個基本的特點一是人口數量的急劇增加,大量人口湧入,二是城市空間規模不斷擴充套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原有的城市交通整體規劃設計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新要求,所以,在我市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最佳化交通規劃設計,尤其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城市交通整體規劃的前瞻性和預見性,這樣才能避免勞力傷財事情的發生。

  3.形成全市共同參與共同管理的大格局。道路交通管理要依靠社會的共同力量,這樣才能形成齊抓共管的大格局,因此,要在提升交通管理人員素質的同時,多形式多渠道的加大補充交通管理人員力量,要在城市的社群中,充分利用退休企業事業幹部,老同志,街道社群委的力量,在學校、廠礦企業要建立交通宣傳聯絡員,聘請教師兼任交通宣傳管理員,同時,要發揮高校青年志願者、黨團組織的作用,讓他們也參與到交通協助管理的工作中,這樣多渠道多形式的充實交通管理力量,對於實現交通管理全覆蓋,保障城市交通秩序意義重大。

  結論: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伴隨著現代城市的大發展,尤其是大中城市人口數量和城市規模的不斷增加,交通管理的壓力與日俱增,只有提高市民交通法制意識、交通整體規劃設計要提高前瞻性、形成全市共同參與共同管理的大格局,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城市交通秩序,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