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聲樂發展史在高師聲樂教學的重要性論文

聲樂發展史在高師聲樂教學的重要性論文

聲樂發展史在高師聲樂教學的重要性論文

  【摘要】伴隨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在大多數領域中所佔的比重日漸增大。同時,由於教育方式、規模以及教育的改革持續發展,不管是專業的音樂院校還是高師音樂院系都即將產生巨大的改革。聲樂藝術做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教育形式,其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做為一名高師聲樂工作者,對於如此緊迫的形勢,必須要考慮高師聲樂教學今後將要出現的改變。近幾年以來,對西方聲樂作品的研究在學術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所以,筆者期望可以運用分析西方聲樂作品的發展做為立足點,研究西方聲樂的內涵,並且聯絡我國高師聲樂教學當前的狀況,探討西方聲樂作品全面運用到我國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筆者期望對本課題的探討可以把理念滲透到現實教學中,更有效地去學習,以及更好地演唱西方聲樂作品,為增強高師聲樂教師傳授和演唱西方聲樂作品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西方聲樂;發展史;高師聲樂;教學

  西方聲樂中的許多作品的旋律線條十分優美,無論是體裁、節奏上,還是曲式和演唱技術上的運用都是豐富多樣。從這方面我們可以看出,西方聲樂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十分科學系統的培養和教學機制。

  一、西方聲樂作品當前的研究狀況

  筆者用參考有關資料的方式,發現當前西方聲樂作品研究成果並不多,而且大多是西方宗教聲樂,主要有:肖萍在2008年發表的《從彌賽亞看亨德爾清唱劇的創作及演唱》和劉志強《基督宗教音樂是歐美音樂發展的基礎》等,以及其他有關研究西方聲樂作品相關的演唱技巧的少數幾篇論文,但都沒有以高師聲樂做為立足點來探討。本人認為,在現行的高等師範院校中,在聲樂教學方面還缺少一套系統、有序、科學合理的西方聲樂作品曲目。在很多高等師範院校當前的聲樂教學中,採用西方聲樂作品所佔的比重依然不高。教師一般都是選擇少數比較流行的曲目來實施教學,如《小夜曲》《你不要哭泣》《理想佳人》《啊!我的太陽》等,聲樂獨唱曲目的滲透還比較少。筆者期望運用多年的聲樂工作實踐,歸納西方聲樂作品教學當中所積累的相關經驗,進一步完善目前高師院校聲樂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西方聲樂作品曲目不全面的現狀。

  二、西方聲樂的發展歷程與體現

  (一)西方聲樂的發展歷程

  古往今來,音樂無時無刻地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可以說貫穿了我們的一生。追尋音樂的起始,不管是是藝術類的歌曲、流行類的歌曲,還是音樂劇、歌劇以及器樂等,最開始都是由人類的聲音而出現,這一點從我國各個地域的音樂文化以及歌唱形式就可以看出來。伴隨時代的不斷進步和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在認識自己民族音樂風格形式的基礎上慢慢了解到了西方國家的聲樂演唱,為中國的聲樂藝術進步提供了積極的參考意義。縱觀西方聲樂發展史,首先是古代社會產生的聲樂藝術,也就是古希臘以及古羅馬時代的聲樂藝術;到了中世紀,其聲樂藝術基本上以聖詠歌曲和世俗歌曲為主;之後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聲樂藝術;到了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上半葉,開始出現歌劇藝術與其他的聲樂藝術,其中有義大利的歌劇,法、英、德三個國家的歌劇;到了正歌劇時期,美聲唱法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其中包括聲樂教育以及閹人歌手,和比較著名的一些歌唱家;到了十八世紀,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作曲家,例如亨德爾和巴赫等;十八世紀之後的歌劇產生了變革,這一時期,喜歌劇的改革以及格魯克的歌劇改革是極為重要的內容;而十九世紀的聲樂藝術,主要是湧現了藝術歌曲與合唱藝術,出現了大批優秀的作曲家,如韋伯、多尼采、貝利尼、羅西尼等。下半葉的歌劇出現了瓦格納、威爾第等;到了二十世紀,較為優秀的歌唱家有卡魯索、吉利、卡拉斯等。

  (二)西方聲樂中注重技術訓練

  不管對於哪種聲樂演唱來說,最高的境界其實就是最自然、最直接的演唱。大多數音樂家指出,聲樂的演唱不單單是要求嫻熟的技術,它僅僅是對於演唱能夠達到最好效果的一種輔助方法,大多數還是要求運用技術方法達到情感上的交流。所以,在西方聲樂演唱技術剛剛起步的時候,對所培養的聲樂人才尤其重視音樂訓練,需要對其透過長時間循序漸進的聲樂指導。在聲樂演唱訓練過程中,其注重歌唱時呼吸要均勻和飽滿,並且連音應當平穩和流暢,更加重視歌唱的靈活性,從而讓聲樂的演唱更加活躍流暢,優雅和莊重並存。[2]伴隨時代的不斷進步,聲樂演唱者又陸續加入了豐富表現力,從而讓聲樂顯得更加自由並充滿色彩。

  三、西方聲樂對於高師聲樂教學重要性

  (一)從風格的視角分析

  西方聲樂作品一開始大多是以復調的形式進行創作,之後慢慢轉變成了主調音樂,這種創作的優點是主調音樂的形象相對較為鮮明,融匯感情十分豐富,而且非常明確,聽起來容易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伴隨和聲的不斷推進,多種多樣的織體以及協調的旋律更可以發揮出輔助塑造音樂形象的效果。從這一聲樂片段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對於旋律線條的把握,使其和演唱充分結合,一方面易於演唱,另一方面還融入了花腔技巧,這正是其對於音樂風格的掌控,靈活、輕巧的演唱再加上美妙流暢的旋律,讓這一聲樂片段的演唱表現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從風格技術的視角分析

  透過對聲樂片段和唱段風格定位上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其創作經典的同時,伴隨聲樂藝術的不斷進步,演唱技術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演唱技術必須更多、更高以及更全面。例如,在裝飾音方面、華彩技術方面以及對氣息的支援和運用方面、聲音的連貫性方面等,這一系列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動了聲樂在演唱技術上的豐富與完善。所以,透過對這一系列聲樂作品的研究和學習,可以把當中的相關技術更有效地融入到學習者或演唱者自身的演唱當中,這些對高師聲樂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價值和教學意義。

  (三)從審美品格的視角分析

  對於我們來說,儘管對於西方聲樂作品的瞭解不多,但是從國外接觸的情況而言,其人民的生活和音樂密切相連,運用音樂作品來闡述和寄託心靈的美好,這其實就是聲樂藝術的核心價值觀所在。在西方聲樂中,對於演唱者在音色上的塑造、在氣息上的應用和演唱等一系列有關技術的培訓都存在十分科學的訓練體系,是十分值得我國參考和借鑑的。儘管高師聲樂教學的根本目的並不是培育出歌唱家,而是培養出優秀的聲樂類教育工作者。然而,不管是哪一種職責,其最根本的目的其實是用聲樂對審美的準則和要求刻畫表演者審美品格。所以,從這個視角來看,在我國的高師聲樂教學中,引進和注重西方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培養師生審美觀念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高師當前的聲樂教學情況

  就高師聲樂教學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對教學的定位較為模糊和存在一定的偏差。音樂學院聲樂教學的目的是對聲樂專業人才的培育,走的是高階、尖端的人才培養模式。反觀高師聲樂教學,其根本宗旨是培養從事聲樂教育工作的人才,注重的是牢固的基礎、豐富的知識儲備、系統合理的教學引導,更講究的是在教學範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個人聲樂表演能力的持續增強。當然,筆者這裡所表達的宗旨的意思並非高師就不可以注重聲樂表演技術方面的培養,更為關鍵的是做為師範類音樂院校需要重視引導聲樂學習者或表演者對聲樂學習的興趣,並且更應當遵循繼承和創新的關係,匯入更加多樣、更加經典的聲樂演唱教學內容,從綜合性的立場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匯入西方聲樂作品,正好可以讓學習者、演唱者聲樂水平的提高獲得正確的引導。

  四、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西方聲樂進行的一些簡單分析,聯絡到高師當下教育教學當中所面臨的相關問題,筆者相信,引入西方聲樂作品可以更好地推動高師聲樂教學能夠得到更大的進步,並且給聲樂學習者、演唱者縱觀更廣闊的世界創造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儘管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內容當中引入西方聲樂作品的教學依然有很大的侷限性,但筆者認為,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和進步,在學校老師的指導和學習者、演唱者的一起努力下,高師聲樂專業會得到愈來愈好的發展,透過聲樂教學培養出更全面的聲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宋麗萍.西方聲樂發展史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J].音樂大觀,2014(14).

  [2]王婭.德奧藝術歌曲在我國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定位研究[J].藝術百家,2010(6):237-239.

  [3]王逸群.高師聲樂教學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3(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