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試析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論文

試析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論文

試析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論文

  論文關鍵詞:工學結合 職業道德 高職學生

  論文摘要: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給高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帶來了新的契機:在真實的職業行為中強化職業道德認知;在專案式教學中培養職業道德情感;在“學生一職業人”的雙重角色中提升職業道德判斷能力。高職院校應堅持實踐性和職業性的原則,加強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一般職業道德教育與行業職業道德教育、隱性與顯性的三融合,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

  一、工學結合模式下職業道德培養契機分析

  要具備某種職業道德品質,道德主體首先必須對職業道德原則和規範等道德知識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職業道德認識是個體職業道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僅有道德認識還不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道德行動,形成職業道德品質還必須有堅定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在道德內化過程中居於核心和主導地位,它是道德素質形成的關鍵,它把認識和理解的道德規範堅定不移地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具體實踐中來,使這些原來外在於個體的社會道德規範透過個體自己持續不斷的行為表現出來,形成道德行為習慣。由此可見,職業道德的養成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一)在真實職業行為中強化職業道德認知

  職業道德認知是指在職場中對於個人行為和人格的尊重,以及職業相關的技能、知識和規章遵從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經由選擇、組織並評估周圍環境中的因素,使得這些因素變得有意義且符合道德行為規範。職業道德認知可以分為三部分,即職業道德認同程度、職業道德付出程度、職業道德實踐程度。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頂崗實習往往承擔一個崗位的重任,在這種真實的職業行為中,職業認同感會逐步得到加強,且在工作中表現出誠信、負責進取的服務態度,在遇到道德困惑或衝突的情況下,願意實踐職業道德,即會做出符合職業道德傾向的行為。可見,職業道德認知能在真實的職業行為中得到強化。

  (二)在專案式教學中培養職業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基於一定的道德認識,是對實現道德關係和道德行為的一種愛憎或好惡的情緒態度體驗,也是一個人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在處理相互道德關係和評價自己或他人行為時所體驗到的心理活動。職業領域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崗位自覺感、責任感、榮譽感和合作感四個方面的內容。在專案式教學中,學習團隊成員相互溝通,相互協作,努力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共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可見,專案式教學的各環節均體現著學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產生的內心體驗,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感從中得到了鍛鍊與提升。

  (三)在“學生一職業人”的雙重角色中提升職業道德判斷能力

  道德判斷是主體根據已有的道德價值觀念和社會道德原則及道德規範對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觀念和實踐活動所進行的善惡價值的判斷。而道德判斷能力則是指道德主體在複雜的道德困惑中進行理性的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的能力。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道德主體有著“學生”和“職業人”的雙重角色,在實踐中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利益關係。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學生進人到企業或公司,他們與公司裡其他員工是同事關係,與師傅則是師生關係,與企業的老闆則是僱傭關係。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適當引導道德主體對不同的角色關係進行理性分解,依據各自角色的利益,用道德規則進行相應的分析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際道德判斷能力。

  二、工學結合模式下職業道德培養途徑

  (一)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校園文化包括建築佈局、教學設施、綠化雕塑、規章制度、行為活動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行是其重要功能之一。隨著工學結合模式的推進,體現企業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也隨之被帶進校園。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企業文化與本土校園文化的融合,充分發揮校園的德育功能和企業文化在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是企業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範、發展目標的總和。高職院校可適當在校園內顯著建築、走廊等位置上張貼中外成功企業的管理經驗和企業的核心文化標語。專業實訓實驗室的佈置要體現“教學工廠”的要求,將企業實際生產流程和操作規程、勞動安全制度張貼上牆,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從而端正學生的職業態度,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動機和職業精神。

  (二)個性與共性融合

  職業道德的共性表現為社會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共同職業道德要求。職業道德的個性即行業職業道德教育,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業規範往往是從事該行業人員必備的職業道德。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不僅僅侷限於共性的範圍,還應該進行個性化的行業職業道德教育,這也是西方職業道德教育改革的方向。如,醫學院學生所面臨的是進行人體實驗的道德問題、秘密限度問題,以及稀有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問題;公共管理學校的學生則會討論政府官員在欺騙公眾、對媒體洩漏機密,以及拒不執行上司命令等方面是否會受到不公正處理的問題,等等。高職學生只有集共性與個性道德品質於一身,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素質。

  (三)隱性與顯性融合

  高職院校職業道德的顯性教育是指學校“正式”的職業道德課程教學和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各種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及其他德育活動,是高職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主體方式。而隱性教育是指那些難以預期的、伴隨著正規教學內容隨機出現的、對教育物件起潛移默化作用的教學內容,透過無意識的、間接的、內隱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的道德教育。兩者內容不同,表現方式也有所區別,但為了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的作用與功能,應當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在顯性教育中引進隱性教育。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學生走向現實的工作崗位,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會接觸到行業標兵、模範人物等優秀的企業員工,人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優秀員工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一種示範姿態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感到心情舒暢愉快,並把這種情感體驗化為自己的行為,同時再傳遞給其他職業工作者。這種示範引領的榜樣作用可以彌補顯性課程“照本宣科、空洞說教”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