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發展倫理視野中的GNH關懷論文

發展倫理視野中的GNH關懷論文

發展倫理視野中的GNH關懷論文

  摘要:從GDP崇拜到GNH關懷,是發展觀的轉變,其實質也是對幸福的一種嶄新詮釋和評價標準的轉變。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極組成的GNH關懷發展理念,已成為我們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彰顯以人為本的倫理理念、匡扶公平正義的基本道德、尊重個體發展的主體價值、凸顯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倫理、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實現的終極關懷。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GNH關懷;倫理意蘊;發展倫理

  

  如果說GDP是衡量國富民強的標準,那麼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就是衡量人的幸福快樂的標準。對於一個致力於把人民幸福作為發展宗旨的社會而言,在發展理念和決策中,就不能不將人民的幸福程度作為檢測社會發展成就的標準,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有必要建立一個全面、科學地測量人民幸福程度的指標體系。這樣,幸福指數關懷在一定意義上就成為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體現人的主體精神和終極價值追求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普遍意義。GNH最早是由南亞的不丹王國的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極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

  政府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和管理活動,指的是一種政治秩序處於有序、穩定和連續狀態之中的情形,即政治傳統中人們常指的理想社會。善治的本質特徵,就在於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兩者的最佳狀態。政府善治是形成良好社會的條件,它包括:人們具有寬容與理性妥協的精神、法治程度和民主程度都很高的社會、存在一個有效的協商機制、存在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因此,“善治”代表著一種將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各方通力合作的管理過程,代表著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新的生存關係和發展關係,是政治哲學反映的人與社會、人與政治組織的最佳契合狀態,是最廣大人民幸福的社會根本動因。

  政府善治還是一種公共政治,它的建設固然離不開政府的推動,但關鍵取決於這個社會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的基本內容和價值目標,歸根結底,是一種人本主義價值觀的教育和塑造。只有在人真正地被當作人來對待的社會,公民才成其為公民;只有堅持人本主義的政治,才能成為公民政治;只有以人為本的政府,才能期待公民精神的長成。因此,人本主義價值觀是公民精神發育和成長不可或缺的養分和動力。社會責任本位理念是對以人為本的進一步落實,其處處體現的“大多數人利益”,“對社會共同盡責”,更是與和諧社會中的以人為本精神不謀而合,從而有助於善治條件下公民精神的培養,也最終有利於公民幸福生活的創造。

  和諧社會的建構,包含著社會與政府之間良性的互動機制的建構,因而也就包含國家權力資源配製模式的改革與完善。在這個意義上說,政府善治與社會良序之間的和諧程度,決定了一個社會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欲建構和諧社會,首先就要構建政府與社會的良序和諧,其基礎就是政府善治——國家經濟權力的合理配置;而最佳化權力資源的配置模式,正是政府善治建設的內容。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幸福願望”Ⅲ。把黨的執政理念從GDP崇拜轉移到關注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而且還把政府的治理模式從治理轉向善治,以作為保證人民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從總體上說,經濟增長確實能夠提高人民幸福指數,但是,二者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決不是簡單的“正相關”關係。在經濟發展水平很低的情況下,收入增加能相應帶來一定的快樂。但是,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即3000美元到5000美元后,快樂效應就開始遞減。同時,研究表明,人的幸福受到基因、文化、教育、環保、人權保障、工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響。“人民的幸福是全方位的,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財富越多未必幸福就越多。以人民的幸福為目標,就要求用較少的資源和環境犧牲來使人民接受一種更加科學、合理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從而得到更多的幸福。”這是科學發展觀在人們生活理念上的體現。“快樂幸福的生活,才是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尤其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應該成為我們立法和道德的基礎,為最廣大的人民謀幸福,應該成為我們最高的宗旨和法則”。有了這樣一種發展理念和執政理念,中國就大有希望了,也就不難理解,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前,國家統計局指出要核算國民幸福指數、人的全面發展指數、地區創新指數以及社會和諧指數等一些新的統計內容。

  因此,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促進社會公平,為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透過財政轉移支付手段等實現財政資源的帕累託配置,是政府必須關注的重點問題,這是擺在執政黨面前的歷史課題,也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追求幸福的初衷是好的,但並非人人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對幸福缺乏足夠的認識,那麼,極有可能出現對幸福的追求越追越遠。一個人怎樣認識幸福(幸福觀),感受幸福的素質(幸福品質),以及感受、創造幸福的能力(幸福能力)與人的幸福密切相關。並不是有了先進的理念,人就能獲得幸福。感受幸福的品質和創造幸福的能力也同樣重要。幸福觀是人們對什麼是幸福、幸福的標準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幸福品質是人們感受幸福的一種素質基礎,而幸福能力則是指人們追求幸福、創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對於幸福的獲得,三者緊密相關,缺一不可。因而,人的文化教育狀態和水平與人的幸福的獲得就有內在必然性了。就人們追求幸福的能力與水平而言,追求幸福作為主體的一種能力,主要包括主體感受幸福的能力與創造幸福的能力。因此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當然是毋需置疑的。”教育以幸福為目的既是一種實然事實的存在,也是一種應然的價值追求。

  知識屬於人的認知範疇,也屬於人的.幸福的一種中介性因素。知識的活力在於同人的思想聯絡在一起,知識參與人們的思想而成為行動的裁判者,起到辨明是非、善惡與美醜的作用。認識世界是人的一種天性,這種天性使得人們對於未知的東西充滿好奇,這種好奇心推動時代前進。由於人們對客觀規律認識的發展,人們的生存質量在顯著提高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求真的過程充滿幸福,一定要把這種幸福還給求真的人們。

  人在道德境界中追求的是善。文化教育就是將歷史上人類的精神內涵轉化為當下生氣勃勃的精神。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更應該重視道德的培養,我們人類需要用人文精神來指引前進的方向。文化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發展一個人的個性,還使得它培養出來的人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追求善的過程之所以使人感到幸福,因為求善會使人的內心安寧,也會使人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接納。

  人們對幸福的認識與面對不幸時的態度,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教育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係。幸福也是人與人之間“分享”的一種體驗,是人們面向現實與未來的一種“給予”。只有為增進社會整體的幸福而拓展自己的生命活動,個體才能趨向於身心的完美。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是共生、互動的關係。人的幸福追求是在社會中進行、在社會中實現的。人對幸福的追求與道德的義務是統一的,人的幸福也會在道德追求中得到滿足和實現,缺乏道德基礎的幸福最終只能導致不幸。

  經歷了發展的陣痛後人們終於清醒地認識到:自然與人的和諧而非物質本身才是人的幸福所在。在全球化時代,人類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價值統一的真正幸福的生活狀態。今天,隨著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和環境危機的日益加深,人們已越來越明白,對環境汙染和生態失衡問題的解決,不能僅僅依賴經濟和法律手段,還必須同時訴諸發展理念和價值信念。只有以發展理念和價值信念為基礎,從人們切身利益和生存質量的高度來認識環境保護與人的幸福的關係問題,環境保護運動才能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膚淺走向深沉。

  對環境與生態的道德態度是一個人的道德境界和生活理念的新的試金石。一個人如果只捍衛其同類的利益,那麼,他的境界並未超出其他存在物,他與其他存在物處於同一檔次:僅僅依據自然選擇的原理在行動。在與其他人打交道時,他是一個道德代理人;但在與大自然打交道時,他卻沒有成為道德代理人。他並不知道人的真正的完美性——對他者的無條件的關心。人應當是完美的道德監督者,他不應只把道德用作維護人這種生命形式的生存的工具,而應把它用來維護所有完美的生命形式。人的價值和優越性並不僅僅表現為,人擁有表達自己、發揮自己潛力的能力,它還包括我們觀察其他存在物、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在地球上,只有人才具有客觀地(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評價非人類存在物的能力,人的這種能力應該飽含仁愛地、毫無傲慢之氣地得到實現。那既是一種殊榮,也是一種責任;既是贊天地之化育,也是超越一己之得失。人應該有這樣一種偉大的情懷:對他人的關心,對動物的憐憫,對生命的愛護,對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他應當與某種永恆的東西“照面”,把生活的意義與某種比個人更宏大的過程聯絡起來。這種永恆的東西和偉大的過程就是生命(包括人的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綿延不絕,就是大自然的完整、穩定和美麗,就是“生物成物”的大生之道和廣生之德,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幸福人生的基本理念。

  建設節約型社會,保持人類生存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是因為我們看到,經濟增長了。但是國民快樂與幸福指數並沒有增長,由於沙塵暴、水危機、環境汙染,惡性疾病越來越多,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煩躁不安的氣氛,嚴重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質量。社會的和諧發展必須尊重科學與自然規律,要協調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內在一致性,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談不上社會的和諧發展的。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份責任,更是每個人應該躬身踐行的準則。只追求一時的經濟發展和一代人的幸福,人類將面臨無窮的災難和痛苦的深淵。

  首先,性格即個人的幸福體驗。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個人的性格決定的,許多研究表明,外部的客觀變數對幸福感的影響程度較小,個人的幸福體驗則是比較穩定的。因為,每個人由於社會環境、家庭背景、精神氛圍、個人稟賦的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道德個性。另外,開朗外向的性格,有利於人們幸福感的提高,而內向的消極的性格,則有礙於人們幸福感的提高。性格的不同使得個人的幸福感也存在巨大的差異。

  其次,婚姻是個人幸福之命脈。美滿的愛情婚姻生活,必須是建立在男女雙方相愛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男女雙方的關係才會得到提升,承擔相應的家庭婚姻責任,自覺地付出關愛,體諒對方,追求愛情中的真善美,從而體驗到幸福甜蜜的愛情婚姻生活。

  再次,事業是社會認同的幸福標誌。事業成功的標誌,說穿了無非是名、利、地位,這些東西,就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尺度。相反,如果懷才不遇、事業無成,那肯定就不幸福。世上有人淡泊名利,但沒有人會甘願窮困潦倒或成為實際生活的失敗者。因而,事業的成功程度影響著人的幸福程度。事業的成功要成為幸福和快樂,應是外在事業與內在追求的一致。僅僅追求外在成功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幸福感。因而,每個人都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種和諧協調、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局面,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使人們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生活和學習。 最後,慾望是幸福的“感受器”。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收穫是知足,俗話也說知足者常樂,說的都是同樣道理。擁有一顆流雲似水的心,超然灑脫地面對現實,盡情地享受生活,這正是生活快樂的源泉。知足是一種美德和智慧。當人們的理想在奮鬥過程中變為現實的時候,一個人哪怕窮困、潦倒、不順,只要他的身心需要得到極大滿足,他仍然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如果精神上出現淡漠、麻木、偏離,不管外在條件多麼豐富,多麼充實,還是沒有幸福和快樂可言,只有內在的幸福才具有本源性和實體性,是人之所以區別於一般動物的標誌之一。慾望也就成了決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此外,年齡、性別、宗教信仰等也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年齡、性別、宗教信仰都是對幸福感有所影響的因素。

  

  從倫理學的角度看,GNH關懷具有深厚的倫理意蘊,是科學發展觀的道德內涵和倫理精神的現實體現。今天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方向已經由單純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環保GDP、GNH關懷,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統籌協調發展的GNH關懷的發展觀上來,不論在指導社會發展的戰略地位上還是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道德意義上都有其深遠意義。

  1、彰顯以人為本的倫理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GNH關懷堅持了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幸福生活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首先,以人為本體現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其次,以人為本是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理論為基礎,堅持人是目的和手段的有機統一,是馬克思主義追求人的徹底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的崇高目標在現階段的具體體現。

  再次,以人為本作為一種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的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眾所周知,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從毛澤東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鄧小平提出以“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執政黨和人民政府工作的標準,再到江澤民反覆強調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都是這一根本宗旨的生動表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後,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構建“人人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讓每一個人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因此,這種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具有以人為本的深厚的倫理意蘊:既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強調了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2。匡扶公平正義的基本道德

  社會公平正義,是古往今來人類始終追求的一種普遍的基本道德原則。所謂社會的倫理正義,就是“社會透過其制度安排與價值導向所體現的公正合理的倫理精神與規範秩序,以及在這種倫理規範秩序的有效指導下所形成的人與人、人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公平相待的社會倫理規範”。“它集中反映著社會對人們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的公平分配和正當要求,反映著人際關係中相互平等對待的方式和態度,反映著個人所特有的正直公平的品質。”羅爾斯說:“作為公平的正義可以說是不受現存的需要和利益的支配。它為對社會制度的評判建立了一個阿基米德支點。”可見,公平正義是現代社會進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的重要依據,是協調社會各階層關係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社會在進行制度安排的過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才能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們的認同;社會在調解各種利益關係的過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才能取得社會不同利益主體的支援。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充分表明了以滿足社會成員基本的社會公正要求為基本價值取向,透過一系列凸顯公正合理的倫理精神的制度安排和舉措,使經濟社會發展能夠真正提高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機會,激發人的活力,推動社會發展,從而使社會更具凝聚力,使社會公平正義基本道德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3、尊重個體發展的主體價值

  社會與個體之間的關係問題是社會發展程序中最基本的倫理問題之一。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是在繼承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思想基礎上,對社會發展的主體做出的新的表述。科學發展觀提出,發展主體是多層次的,包括社會主體、群眾主體和個體主體。三者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缺一不可。其中社會主體和群眾主體的價值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個體主體的價值,而是要為各個個體主體的自由發展創造條件,讓個體主體發展、完善及其根本利益的實現得以順利進行。因而社會主體、群眾主體的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同時也是各個個體主體價值的實現過程,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追求、價值創造過程。因此,一種正義的社會制度,不以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來增加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在社會競爭和分配中首先保護弱者的利益。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首先應當是對個體主體價值的確認”。黨和政府的發展理念著眼點在於提供一種促進每個人充分發揮其能力的體制和機制,充分尊重個體主體價值。讓任何個人的合法權利都得到合理的尊重。

  4、凸顯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倫理

  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所貫徹的基本價值取向就是和諧與可持續,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其核心是要充分認識和妥善處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係,使它們協調一致,求得互動平衡。眾所周知,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以自然資源環境作為其永恆的基礎。堅持人和自然的統一性,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說:“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也指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而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就是透過對環境、資源價值的確認,把人與自然環境視為同一個發展系統,不僅重視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重視環境對人類的支撐和服務價值,尊重生態環境的自我價值,保持大自然生物圈的生態平衡。它所蘊涵的可持續發展的倫理精神就在於,在經濟社會發展程序中,我們應該以人類所特有的道德自覺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重視自然界的權利和內在價值,尊重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樣性,愛護各種動物和植物,保護自然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讓人作為人的類本質和道德屬性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昇華。

  5、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實現的終極關懷

  關注GNH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價值的實現。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看,人是社會的存在物,是處在一定歷史條件、勞動條件和社會關係中的社會存在物。因而,所謂人的“價值”,“這個表述本身就說明其中隱藏某種社會關係”,是一種“超自然屬性”,是“某種純粹社會的東西”。我們對人類命運與歸宿、痛苦與解脫、幸福與完善的思索,都屬於個體倫理的終極關懷,它顯示了人的終極價值。現代社會是一個自由的時代,然而,自由發展到了極致,反而會陷入不自由的境地,箇中原因除了理性自決能力不發達之外,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終極關懷,無所信仰,在價值世界中陷入了虛無的境地。總而言之,現代社會終極關懷不可或缺的兩大特質就是適應現代化又超越現代化。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最大化財富,而是人們幸福的最大化。人們除了要具備感知幸福的能力外,還應該具有創造幸福的能力,只有在創造的過程中,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目的。將人的生存與發展當作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於人。這種道德發展觀,不僅具有“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現實社會意義,更含有“人的全面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的歷史文化價值。因而,它既重視人的社會價值,又體現著人的自我價值和終極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