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回顧拓展七》的教學設計

《回顧拓展七》的教學設計

《回顧拓展七》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回顧從本組課文中學到的描寫人物的方法。

  2.積累一批描寫人物肖像、語言、動作的成語。

  3.瞭解成語“入木三分”的來源和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一、交流話題1

  1.本組課文刻畫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現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來把這些人物的名字回憶一下。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這麼多的人物哪一個給你的印象最深?

  4.學生自由說。

  5.這個人為什麼會給你留下這麼深的印象?

  6.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說。

  7.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暢所欲言,從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質等多角度說出了他們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們把對某個人印象深刻的同學集中在一組,讓你們對這個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8.組成小組。

  9.明確小組討論的要求:

  (1)各小組推薦一名小組長,組織討論,彙總大家的意見,最後參與班級交流。

  (2)小組成員要緊扣一個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組成員的回答要爭取能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某個人給其他組成員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組討論

  11.全班交流。

  12.話題小結。

  二、交流話題2

  1.本組課文運用了多種方法刻畫人物。如,“‘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作者透過對王熙鳳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把王熙鳳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2.你在描寫人物的方法上有什麼心得?請結合具體的課文例項說一說。

  3.按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動作描寫進行分類交流。

  4.這次習作你是怎樣學習課文中寫人的方法,表現人物特點的'?

  5.小組交流,要求組員結合自己的作文例項說一說。小組推薦最佳組員參與班級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學說說他們作文中方法運用的成功之處。

  7.請同學們將自己運用寫人方法寫得最成功的一段話並附上自己的體會,交至語文課代表,語文課代表將這些語段分類,編成小報,在全班進行傳閱交流。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一、匯入新課

  本單元課文運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畫人物,如語言、外貌、動作、神態的描寫,透過這些描寫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更生動。這一課我們將積累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成語。

  二、情境積累

  1.出示成語,正確朗讀

  2.積累第一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麼的?(外貌)

  (2)教師給大家幾個人名,試著用線與這些成語連連看。

  黑旋風李逵 文質彬彬

  拳王泰森 儀表堂堂

  班級自選人名 虎背熊腰

  班級自選人名 身強力壯

  (3)預計中的課堂生成:學生可能對於“文質彬彬”與“儀表堂堂”這兩個成語所找的物件不同,我們引導學生體會“文質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禮貌,與外貌好不好看關係不大,而“儀表堂堂”則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這四個成語,你還想到了哪些人?

  (5)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的成語?

  3.積累第二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麼的?(神態)

  (2)小組成員根據這四個成語表演。

  (3)小組推薦最好的成員上臺表演,讓同學們根據他的表現說成語。

  (4)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4.積累第三組成語

  (1)請學生上臺表演“點頭哈腰”這個成語。要求分別表演“健步如飛、活蹦亂跳、大搖大擺”。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動作的成語?

  5.積累第四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麼的?(語言)

  (2)大家根據下面幾段話的提示填上這兩組成語,每個成語只允許用一次。

  A.××(班級人名)在學校說話總是低聲細語的。

  B.王老師對我們真是和藹可親,當我們犯了錯誤時,她總是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道理,他講得娓娓動聽,大家都聽得心悅誠服。

  C.這個罪犯真狡猾,面對警察的提問,他巧言如簧,總是東拉西扯,將一些題外話說得滔滔不絕,當警察將一些證據放在他的面前時,他開始變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問下,罪犯張口結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過程。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語言的成語?

  三、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積累了許多描寫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神態的成語,大家還說了不少,如果同學們能將這些成語在平時運用到作文或平時的交流中,那一定會錦上添花。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一人成語故事──入木三分。

  四、學習成語故事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2.交流不理解的內容。對《書斷》、張芝等書法知識要作必要的講解。

  3.課文第幾段是講“入木三分”這個故事的?(第二段)

  4.再讀第二段,用自己的語言,透過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外貌等刻畫描寫,將這個故事講得更生動更具體。

  5.學生小組形式練習。

  6.推薦代表在全班講故事。

  7.王羲之寫字為什麼能入木三分?(勤學苦練)

  8.他是怎樣勤學苦練的?課文第幾小節介紹?(第一節)

  9.讀一讀這一小節,你有什麼體會?

  10.齊讀最後一小節,用“入木三分”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