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動物的睡眠》的教學設計

《動物的睡眠》的教學設計

《動物的睡眠》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4、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介紹動物的睡眠方式.

  5、學會作者分類進行說明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1、瞭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進行精彩的介紹。

  教學準備:

  圖片、生子卡片、錄影。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覺,白天工作,不會一睡幾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動物就能一睡幾個月不吃不喝,這是不是很有趣呢?這些動物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呢?學完這課,你們就會知道。(板書課題)為什麼將睡眠打上引號呢?有誰知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1)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讀準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2)老師範讀。

  (3)指導重點讀音。

  2、記憶字形。

  (1)藉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2)分析重點生字。

  四、學生彙報初讀的感悟。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2、學生彙報。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積累詞語。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昏昏沉沉:指蝙蝠們頭腦迷糊,神智不清。

  金蟬脫殼: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蠕動:指海參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第1~3自然段,思考問題。(同學之間可相互討論)

  動物睡眠是為了什麼?

  蝙蝠是怎樣進行冬眠的?

  (2)學生彙報。

  (動物睡眠是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為了休息)

  老師引導:動物睡眠,特別是進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為了休息,而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

  老師總結:蝙蝠睡眠比較奇特,一是集體睡眠奇,二是睡覺方式奇,三是睡眠時間奇。

  (3)觀看蝙蝠冬眠錄影,增強對課文理解。

  2、學習課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並作彙報。

  (海參靠吃海底下的蟲子浮游生物維持生命)

  (2)老師總結。

  因為海參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動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維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參只能蠕動,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進行夏眠。

  (3)觀看海參夏眠錄影資料,自由探究蝸牛的睡眠。

  3、合作學習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蝸牛的睡眠。

  (1)自由朗讀。

  (2)自由組合合作探究蝸牛的睡眠,並作彙報。

  (蝸牛在冬天的時候要進行冬眠)

  (蝸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時要進行夏眠)

  (蝸牛稱得上是睡覺大王)

  (3)觀看蝸牛冬眠和夏眠錄影,加深對課文理解。

  二、擴充套件眼神,鞏固提高。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眠方式?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2、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麼蝙蝠要進行冬眠而海參要進行夏眠?

  板書:

  18 動物的睡眠

  蝙蝠  冬眠

  海參  夏眠   適應環境的變化

  蝸牛  冬眠   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