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減法》教學個人反思
《減法》這一單元的內容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相對應,教學內容有三段:第一段教學十幾減9,第二段教學十幾減8、7,第三段教學十幾減6、5、4、3、2。
在教學十幾減9時,我引導學生把每種演算法都理解了,最後還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想。經過調查,發現當時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都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想的,還有一些是學習有一定困難的。想加算減是個好方法,可是對於一些口算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難度還是蠻大的。這時,我巧妙地進行了引導。我問學生,你們猜猜老師喜歡哪種演算法呢?學生很好奇,我說我都喜歡,但我更喜歡破十法。我又問學生,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喜歡破十法呢,有好幾個學生都說破十法好算,好想,一下就能算對,而想加算減的方法有時候要想好幾次才能算對。我對他們的理由給予了肯定。這樣,利用學生的這種向師性,我輕而易舉地拉攏了一部分用想加算減的方法的'學生。後來在練習的過程中,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後,我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看看算式的排列有什麼規律,學生髮現了一種計算十幾減9的更為簡便的方法,也就是十幾的個位數加1就是最終的得數。在這裡,我特別向學生提問:這是為什麼?經過引導學生知道了這並不是巧合,其實這樣的結果與想加算減的方法是一致的。
在教學十幾減8時,我沒有按照教材的要求讓學生去擺小棒,而是充分利用教材上給的喇叭圖,讓學生假設自己是營業員,讓學生思考怎樣拿走喇叭?有一名學生說:先從盒子外面拿走5把,然後再從盒子裡拿走3把,最後還剩下7把。我隨即引匯出先算15-5=10,再算10-3=7這種演算法。接著又有一名學生說:直接從盒子裡拿走8把,盒子裡還剩下2把和盒子外面的5把合起來剩下7把,也就是先算10-8=2,再算2+5=7。我讓學生說說這兩種拿法,你更喜歡那一種呢?喜歡兩種拿法的學生人數差不多,認為第一種好的認為最後還剩的喇叭都在盒子裡,那就不用整理了;認為第二種拿法好的覺得只要拿一次,很方便。我隨即引導,如果不看喇叭圖,就看算式,你認為哪種想法更好呢,這是大多數都認為第二種想法好。我接著引導,還有其它演算法嗎?學生很自然地想到想加算減的方法。最後,我問學生喜歡哪種演算法,明顯地喜歡第二種演算法的學生比較多。
在教學十幾減6、5、4、3、2時,由於有了前面的基礎,我在教學時方法並未多強調,在練習的量上增加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得以增加。
本單元的習題值得一提的事複習題的第10題,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假設法,特別強調看得見的不能假設了,假設的只能是看不見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總之,計算教學需常抓不懈,本單元雖然上完了,但還需天天練習避免遺忘,也需要透過練習讓學生的口算速度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