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遊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範文

《遊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

《遊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範文

  《遊褒禪山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習的是古代遊記散文,屬於文言文教學單元。

  我一直認為文言文教學離不開文言知識傳授,但不能僅侷限於文言知識的學習。古文言文中蘊藏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古人深邃思想的體現,高尚人格的展現,超人智慧的表現。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精巧的結構佈局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倘若教師只侷限於文言知識的教授,真的有些捨本逐末了,況且大部分課文下面的註釋比較詳細,學生參照課文下邊的註釋基本上就可以疏通大部分的文句了,而且大部分文言知識也是要靠上下文的文意來理解的。

  所以在教授文言文單元時,我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四個環節安排的:

  第一個環節,學生參照註釋自主翻譯本節課規定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根據註釋解釋文中重點字詞)

  第二個環節,小組合作根據語境推斷個別難懂的字詞和句子的用法和句式特點。

  第三個環節,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第四個環節,以一個問題出現,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深入思考,理解吸收課文的思想精華。

  我自認為這樣就可以把我從一字一句的講解的文言教學困境中解脫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情況,也可以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點撥,從而使每節課都落到實處,讓每位學生都能或多或少的學到知識。

  但在《遊褒禪山記》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幾位學生的書是空白的,問他們個別字詞的含義也答不上來。我心裡一下恐慌了。我一直認為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做其他事情不是學生的錯,是我自己的教學環節出了問題了。所以我輕易不批評學生。下課後,我把書上空白的幾個學生叫到辦公室詢問他們原因。原來是他們在自學時怕出錯不敢寫,教師講解時速度有些快跟不上。我仔細想想也的確是這樣的情況。我讓學生自主學習時,字詞任務沒有明確,沒有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起來,怪不得學生。

  學海無涯,教海也無涯。每天忙碌且充實的生活著,不求有多大成就,但求每天都有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