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五官》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五官》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五官》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五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幼兒園和諧教材《有用的五官》這一課題,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幼兒保護五官的知識瞭解不夠,有正確閱讀、寫字姿勢的幼兒並不多,有的幼兒喜歡挖鼻孔,咬鉛筆頭。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我設想透過集體的實驗操作,結合幼兒日常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活動中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經驗,並尋找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在體驗中明白五官的作用及功能。

  2、討論、瞭解保護五官的方法。

  3、萌發探索自身奧秘的興趣。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體驗中明白五官的作用及功能。

  難點:討論、瞭解保護五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各色圖形等;糖水、鹽水、白開水;各種有氣味的物品,氣球,泡泡水,小食品等;紙杯電話、MP3等分別放在五張桌子上。

  2、口罩、眼罩、耳罩。

  3、演示課件。

  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引發對五官作用的思考。

  小朋友們,這裡是“感官實驗室”。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這些材料裡有什麼秘密?

  和小朋友們交流你是怎麼玩的?是身體的`什麼器官幫助你的?

  2、體驗比較,沒有五官的幫助會怎樣?

  戴上口罩,眼罩,耳罩,操作剛才的材料。感覺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

  3、討論眼、耳、口、鼻、舌的功能。

  師小結:五官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的環境,沒有了五官,人們將生活在無光無色、無味五聲的世界。

  4、保護五官的方法:

  五官這樣重要,我們該怎樣保護?

  (1)幼兒自由討論。

  (2)保護五官知識競賽。流鼻血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如果沙子飛進眼睛應該怎麼辦?有水進入耳朵了該怎麼辦?正確的寫字姿勢是怎樣的?

  (3)看幻燈,這樣做對嗎?

  幼兒舉手中的表情牌表示圖上的事情是否正確。

  5、延伸結束:

  劉爺爺的小貓打翻了醋瓶子,現在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大家快用五官的本領,找到這隻頑皮的貓吧!

  教學反思

  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興趣是求職的發動機,只要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在這節健康活動中我遵循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摒棄枯燥的說教,創設實驗操作、知識搶答、舉表情牌判斷正誤等環節,使幼兒的學習動機在“情”與“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得到強化,使他們為求知而樂,為探索而興奮和激動。

  隨著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大班孩子開始能根據食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我覺得這一特點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活動中,我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充分表達。孩子有這方面的經驗、知識,討論起來才熱烈。作為老師,要捕捉孩子討論過程中的“亮點”,及時提升,切實促進幼兒情感智慧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