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套圈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套圈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套圈教案1
【活動目標】
1、促進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2、激發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3、在遊戲中體驗愉快。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呼啦圈(幼兒各一)、礦泉水響桶一個,舒緩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圈,鼓勵幼兒玩出與別人不同的玩法,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請來來了圈寶寶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出各種不同的花樣,你們可以和他們玩嗎?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幾個人玩。
1、一個人玩,師給予特別的玩法以表揚。
2、幾個人玩,師給予創新玩法以表揚。
二、遊戲“小魚逃套圈”
(一)豎排“小魚逃套圈”師告訴幼兒名稱及玩法:
幼兒分成若干小組,人數相等站成豎隊,每組前放一個圈,當聽到“打魚網來了”,第一名幼兒開始將圈由腳開始往上套,直至從頭部取出,然後交給下一位。最後玩成的一組算被打撈的作懲罰——做怪象。遊戲重複。
1、從下往上套。
2、從上往下套。
(二)圓圈“小魚逃套圈”
玩法:幼兒圍成一圓圈,聽到礦泉水響桶響就開始傳遞(套圈由上往下,由下往上迅速套完自己),傳遞給下一位。師的響桶停被套住的“小魚”(幼兒)就出列作怪象,間隔一次回列。遊戲反覆。表揚動作快的動作協調的一組。
活動小結:聽音樂作放鬆活動。
師:小朋友玩的高興嗎?我們的小魚在來跟魚媽媽加強練練游泳吧。聽音樂,臨摹魚遊做放鬆活動——小碎步。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裡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裡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套圈教案2
【遊戲目的】
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準備材料】
大小不同的圈x個、底柱x個。
【遊戲步驟】
成人先將個圈按大小順序放在底柱旁,引導幼兒把圈套在柱子上,大的在上面,小的在下面,依次套。
將圈任意混放在桌上,引導幼兒依次套在柱子上,從大到小、從小到大均可。
也可將圈依次疊高。
【遊戲提示】
底柱應穩定地放在桌上。開始遊戲時,可用上下有粗細的柱子,以便讓幼兒知道是否放得對,以後改用上下一樣粗細的柱子。
遊戲中成人可適當提示。
教學反思: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讓孩子透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是一個活動成功的基礎。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演,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開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慢慢減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間的互相協調和合作。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是教師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惡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這對於孩子來說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同伴之間的資源利用,一種同伴間的互動。透過互相的提醒,孩子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幼兒園中班套圈教案3
設計意圖
《套圈》這個活動是一個老教材。孩子們都非常熟悉。體育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動,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喜歡一些自由的,較開放的教師介入很少的遊戲。為此設計了《套圈》活動。我想透過這個活動進行一下嘗試,充分給予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教學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4、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和體驗遊戲的快樂。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課前看過大班幼兒玩圈的場景。
物質準備:事先佈置好場地,塑膠圈每人1個。
重難點:
讓幼兒學習雙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從頭頂套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以下幾種佇列練習。
(1)分隊走;
(2)合隊走;
(3)“Z”字形走;
(4)小跑步成3路縱隊。
二、基本部分
1、回憶大班幼兒的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塑膠圈提問:孩子們,這是什麼玩具?你們玩過呼啦圈嗎?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哥哥姐姐玩套圈。
2、套圈練習
(1)幼兒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
師:孩子們,今天我想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圈套一套,然後告訴我什麼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兒自由練習套圈)
(2)組織幼兒討論:什麼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
幼兒自由發言,並請幼兒示範自己的套圈方法。
(3)教師總結並示範正確套圈的方法:人站在圈外,然後蹲下身,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將圈翻過來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
(4)幼兒再次按正確的方法練習套圈。
3、遊戲:小烏龜套圈
(1)教師示範講解遊戲的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站在起跑線後,當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時:每隊第一位幼兒學小烏龜快速地爬到第一個呼啦圈處,蹲下身,然後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圈,接著翻圈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再跑到第二個圈以同樣的方法將圈從頭頂上套下,然後迅速地跑回來拍下一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伍,被拍到手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遊戲。遊戲依次進行,最後看哪一組最快就為勝。
(2)教師請兩個能幹的幼兒示範玩一次後幼兒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
(A)幼兒必須是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翻圈從頭頂上套下。
(B)幼兒必須被拍到手後才能跑出。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高人走與矮人走。
師:孩子們,好累呀,現在我們來學“高人走與矮人走”放鬆一下吧。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把呼啦圈當汽車方向盤,跟隨我開著車子回教室去吧。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扮司機開車回到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嘗試更多的套圈遊戲。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很難把要點講清楚,但因為聽不清應該怎麼做,孩子學得很累;同時孩子沒有經歷探索的過程,也就體驗不到透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成功的喜悅。能不能讓孩子從動作開始,透過自己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活動中不僅讓孩子學會遊戲,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獲得一種遇到困難可以自己試一試,如果不行可以換一種方法再試,最終總能成功的經驗。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讓孩子透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是一個活動成功的基礎。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演,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開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慢慢減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間的互相協調和合作。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是教師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惡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這對於孩子來說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同伴之間的資源利用,一種同伴間的互動。透過互相的提醒,孩子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幼兒園中班套圈教案4
遊戲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環境材料:
膠圈8個。
遊戲規則:
(1)、幼兒快跑至膠圈裡時要把膠圈從腳經過身體向頭上脫出,然後再把膠圈放到身體一側。
(2)、賽跑的時候必須被拍到手後才能跑出。
遊戲指導:
(1)、套膠圈時腳要先踩進圈裡,然後用雙手把膠圈套出來。
(2)、跑到終點時立刻拍對方的手,然後站到隊伍的最後。
教學反思: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讓孩子透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是一個活動成功的基礎。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演,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