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有關《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案

有關《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進一步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領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初步培養學生快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勇於接受意見,敢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習慣。

  教學突破點:

  1、理解課文,領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1.朗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鞏固,掌握重點。

  同學們,有誰願意當一次小老師上臺就文中重點詞句對其它同學進行測評?

  (同學解答、教師評價)

  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知識目標實現後,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課文。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事實上如果良藥不苦口,人們更喜歡服用,忠言若順耳人們更容易接受。文中的主人公鄒忌就是用順耳的忠言勸說齊王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

  那麼,他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展示教學目標:(幻燈片)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四、朗讀,感知。(分角色朗讀)

  五、課文內容疏理

  (一)、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搶答)

  請大家用一句話簡要地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我們採用“什麼人做了一件什麼事”的句式來歸納概括。

  (二)、內容理解:三疊式結構

  課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語言現象:就是很多內容都與“三”有關,並且還可以用“三”的二字短語概括大意,請同學找出能體現“三”這個字的事情有哪幾件?

  1、獨立完成,看看你的發現:你能找到文章中哪些內容與“三”有關嗎?找到後請你用“三 ”的二字短語來進行概括。(同學上臺展示自己書寫)

  教師評價小結:剛才同學們的發現都挺好,出乎老師的預料 。

  鄒忌三問三答,三思(與徐公比美);對齊王三比(家事喻國事);齊王三賞,朝政三變(結果)。前後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全文從首至尾均採用三疊法,三問呼應三答,三答引出三思,三思自會三比,三比才會三賞,三賞終會三變。可謂是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文學作品中以“三”字為標誌的情節安排方式叫三疊式結構。這種表現手法,在描寫人物、事件時,有利於情節的開展、人物性格的刻畫和主題思想的表現。

  過渡語:那麼在這些情節中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

  (三)、分析人物形象(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A、分析人物形象

  請用這樣的句式說出你的思考結果:

  鄒忌是個 人 ,我從 看出來。

  齊王是個 人,我從 看出來。

  討論明確:

  B、每組派一代表在黑板上展示。

  C、教師點拔補充。

  鄒忌是個頭腦冷靜,善於思考的人,我從他“三問”後的`“三思”看出來;

  鄒忌是個實事求是,緣事及理的人,我從他“三思”後的“三比”看出來;

  鄒忌是個忠於職守,足智多謀的人,我從他的由家事想到國事並用“三比”看出來;

  鄒忌是個善於辭令,勇於進諫的人,我從他的由家事想到國事並用“三比”看出來……

  齊王是個聞過則改,明智果斷的人,我從他的“善”和“三策”(三賞)看出來;

  齊王是個 從諫如流,興利除弊的人,我從他的“三賞”和“三變”看出來……

  老師語:學習齊王,我們更多的應是提高個人修養,並將其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而學習鄒忌,我們除了學習他高尚的品格外,我們還應借鑑他高超的諷諫技巧。有關鄒忌高超的諷諫技巧,我們下節課再探討。

  六、練習設計:(幻燈顯示)

  1、鄒忌由 想到 ,進而推出齊王也深受矇蔽,這種寫法叫 。(板書:以小比大)

  2、主人公鄒忌是個什麼樣的人?

  3、這則故事能給你怎樣的啟迪?(從治國、鄒忌的角度來談)

  三、學習體會:(學生自談)

  本節課你有那些收穫?

  四、小結下課:

  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忠誠而智慧的臣子,相信平時我們多瞭解歷史故事,多關注生活,多運用委婉的方式向他人提建議,大家的說話技巧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最後,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鄒忌高超的進諫水平和這篇文章奇特的三疊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