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1

  設計思路:

  親子游戲是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的一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它不受時間,場地,材料的限制。和媽媽一起遊戲,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母性的溫柔和親切,讓整個活動,在不缺乏活躍、熱烈的基礎上,增加了溫馨和柔美。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跑、鑽、爬、滾的動作非常感興趣。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材料——大毛巾展開親子游戲,更符合了親子游戲的特點。

  活動目標:

  1、練習跑、鑽、爬、滾的動作。

  2、喜歡參加遊戲,體驗和媽媽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毛巾、皮球(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熱身操:

  幼兒和家長一起跟著音樂做律動。(da da da )

  二、沙灘樂:

  1.捕魚:

  (1)小魚遊:兩位媽媽合作,拿起大毛巾當魚網,幼兒變成小魚,跟著音樂學小魚遊。

  家長指導語:媽媽的魚網不要太高,也不要太底,幼兒能從魚網下跑過就可以了。

  (2)小魚鑽:媽媽們將魚網拼起來,高度降低,幼兒學小魚鑽過去。

  家長指導語:請媽媽們把魚網和並起來,,小魚要鑽過來了,隧道不要太高,讓我們的小魚鑽過去就性了。

  (3)小魚爬:媽媽蹲下來,魚網高度再降低,幼兒爬過隧道。

  家長指導語:我們的魚網越來越低,媽媽蹲下來,讓孩子爬過去。

  2.小魚休息:

  (1)小魚睡覺:每位幼兒找一塊毛巾躺到上面睡覺,媽媽唱《搖籃曲》哄魚寶寶睡覺。

  (2)換個方法睡覺:

  幼兒毛巾上滾,把自己裹在裡面。(媽媽推著孩子滾、媽媽拉住毛巾的一端孩子滾、孩子自己滾)等魚寶寶裹在毯子裡的時候,媽媽繼續唱《搖籃曲》哄魚寶寶睡覺。

  3.小魚玩球:

  小魚休息好了,要出去玩了,每個人拿一個球和媽媽一起用毛巾玩球,邊完邊念兒歌。

  三、律動:《跟著媽媽走走》結束活動

  附:小魚遊

  小魚小魚真淘氣,

  游來游去不停息,

  挺起身子跳一跳,

  落在水裡漂一漂。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2

  目標:

  1.嘗試與同伴組成臨時家庭,協商、分工、合作製作一份披薩。

  2.在共同製作披薩的過程中感受家庭的幸福快樂需要全家人的相互合作和體諒。

  準備:

  1.大任務單,製作披薩的影片及流程圖。

  2.小任務單和筆各4份,工具盒(安全刀具、砧板、毛刷、毛巾)4套,分隔盤4個,夾子若干。

  3.披薩餅皮、披薩醬、芝士各4份;小番茄、彩椒(青、紅、黃)、蘑菇、玉米粒等蔬菜若干;香腸、培根、蝦(焯過水)等葷菜若干。

  過程:

  一、談話匯入。產生興趣

  1.回憶《朱家故事》的內容。

  (教師出示繪本第26~27頁,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進一步意識到家庭的幸福快樂需要家人共同努力。)

  師:我們都已經看過《朱家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師(小結):《朱家故事》告訴我們,家裡的事要共同分擔,這樣全家人才會幸福快樂。

  2.瞭解活動要求,萌發參與興趣。

  師:今天,我們要組成4個臨時家庭,進行“家庭披薩大比拼”的活動,比比哪個家庭做披薩又快又好。

  師:你們覺得怎樣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教師引導幼兒遷移《朱家故事》中的經驗,瞭解合作的重要性。)

  師(小結):全家人一起分工合作才能幹得又快又好。

  二、解讀製作流程和任務單,瞭解如何分工合作

  1.觀看影片,瞭解做披薩的流程和方法。

  師:我們先看一段影片。(幼兒觀看製作披薩的影片。)

  師:披薩是怎麼做的?

  2.共同解讀製作流程圖和任務單。

  師:①今天做披薩前要完成幾個步驟?②第一步幹什麼?任務單上的圖片和文字是什麼意思?③這麼多事情,大家可以怎麼做?哪些食材是必選的?哪些是可挑選的?挑選時有什麼要求?(3素2葷。)

  師:如果一家人喜歡吃的東西不一樣怎麼辦?

  師(小結):全家人商量好各自做什麼,理清做事的順序,就一定會成功。

  三、組織臨時家庭製作披薩,體驗分工合作的重要

  1.瞭解要求。

  師:大家制作的時間為10分鐘,最後2分鐘時大螢幕上會有倒計時提醒大家。先製作好的家庭把披薩放在前面的桌上,並把任務單掛在掛鉤上。

  2.幼兒自由組成臨時家庭進行製作,教師巡迴觀察。

  (教師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①提醒幼兒注意成功合作的要點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3

  活動名稱:

  我給媽媽過節

  設計意圖:

  初春的柔風,送來了親情最濃的“三八”婦女節。這是一個進行情感教育的極好機會,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個系列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體貼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知道媽媽、奶奶、外婆的節日、懂得向媽媽、奶奶、外婆們祝賀節日快樂!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激發幼兒愛媽媽,關心、關愛媽媽的情感。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大膽表現力及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3、在與媽媽愉悅、輕鬆的活動氛圍中,感受集體活動的有趣和樂趣。

  活動準備:

  1、我給媽媽做項鍊:吸管若干、絲帶。

  2、大手牽小手:彩紙、油畫棒、彩色不乾膠紙、剪刀。

  3、課件:世上只有媽媽好、袋鼠媽媽、烏鴉媽媽。

  活動過程:

  1、《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開始活動,幼兒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2、我給媽媽做項鍊。

  3、和媽媽一起音樂遊戲:袋鼠媽媽

  4、大手牽小手:自制賀卡活動。(廢物利用裝飾賀卡)

  5、分享活動:我喂媽媽吃蛋糕。(或吃水果)

  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樹葉媽媽和孩子

  目標

  1.認識、區別綠色、黃色,能一一對應找到相同的顏色。

  2.體驗媽媽和孩子的親情。

  準備

  1.紙板胸飾一份(正面是綠樹葉,反面是黃樹葉)。

  2.一筐樹葉,有綠、黃兩種顏色。

  過程

  1.樹葉寶寶找朋友。

  請幼兒閉上眼睛,從教師的筐裡抽取一片樹葉。

  你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

  請相同顏色的樹葉寶寶坐在一起,把樹葉放在椅凳下。

  2.樹葉媽媽找孩子。

  教師扮演大樹,傷心地說:“我是樹葉媽媽,秋天到了,我的寶寶們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飛走了。我真想他們,誰能幫我找到我的樹葉寶寶呢?”

  引發幼兒討論:怎樣幫助樹葉媽媽找回孩子?

  請幼兒每人從椅凳下拿起樹葉看一看,自己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自己的媽媽在哪裡。

  教師掛上綠樹葉(黃樹葉)胸飾,說:“我的綠(黃)樹葉寶寶在哪裡?”這時,綠(黃)樹葉寶寶就上前抱抱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在這裡!”

  3.遊戲:大風來了。

  綠樹葉寶寶的小手拉在一起,黃樹葉寶寶的小手也拉在了一起:樹葉媽媽帶孩子們去散步,邊走邊念:“綠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樹葉媽媽愛寶寶。”

  當聽到“大風來了”的訊號時,綠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分別抱住自己的樹葉媽媽,樹葉媽媽與孩子們繼續玩耍。

  建議

  1.在玩“大風來了”的遊戲時,可請配班教師扮其中一種顏色的樹葉媽媽,讓綠、黃樹葉寶寶分別擁抱與自己顏色相同的樹葉媽媽。樹葉媽媽交換顏色後,遊戲可再次進行。

  2.遊戲時,總有些孩子找不到樹葉媽媽,因此,樹葉媽媽應隨機運用鼓勵的語言和神情去暗示他們,引導他們進入角色,緩解其緊張的心理狀態。

  3.益智區幼兒自主操作《樹葉媽媽和孩子》。

  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和爸媽一起過新年》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送走了快快樂樂的20xx年,明天就要迎來嶄新的一年。我代表幼兒園和我們小一班的全體老師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下面我們的慶新年聯歡會正式開始。

  1、新年賀詞

  請欣賞詩朗誦《新年的鐘聲》。

  2、大合唱

  小朋友們也想用優美的歌聲來表達過新年的高興勁兒,請欣賞大合唱《新年好》、《新年到》。

  3、兒歌朗誦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雖然到幼兒園的時間還不到半年,但已學會了不少本領,請欣賞兒歌朗誦《疊衣歌》、《雪娃娃》、《蘿蔔謠》、《長大一歲了》、《大西瓜》、《你和我,我和你》

  4、親子游戲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心,每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喜歡穿什麼等等,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下面我們這個遊戲《看誰摸得對》,就是想考驗一下各位家長,看您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正的瞭解。

  遊戲玩法:同時請出十位家長和孩子,分成兩排站好(間隔3米)。先把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後,憑感覺去摸自己的孩子。最後請家長一起摘掉矇眼的毛巾,看自己摸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摸對的獎勵獎品,摸不對的以後還有機會。

  5、歌曲聯唱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不僅兒歌說得好,歌唱得更好,下面請欣賞歌曲聯唱《走路》、《樹媽媽過冬》、《我愛我的幼兒園》、《找朋友》、《小鳥飛》、《兩隻老虎》。

  6、才藝展示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個個多才多藝,下面請我們班的王子芯小朋友為大家表演《醜小鴨》。

  7、互動遊戲

  多才多藝的孩子後面肯定有多才多藝的家長,下面該我們的家長露一手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擊鼓傳花》,鼓聲停的時候,花傳到誰的手裡,誰就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節目的形式不限。

  8、溫馨贈送

  下面就是我們聯歡會的最後一環:溫馨贈送。請小朋友們把前幾天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製作的賀年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媽媽、老師或自己喜歡的人,並祝他們新年快樂!

  今天我們的聯歡會就到此結束,再次預祝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們天天笑口常開,年年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和家長利用廢舊材料共同製作時裝。

  2、要求服裝設計新穎獨特。

  3、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

  1、請家長設計好服裝製作圖

  2、每個家庭準備好製作服裝的材料(如舊報紙、光碟、空煙盒等)

  3、寫通知,打圖片,記錄表

  4、準備場地,已做好的環保時裝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觀看圖片及服裝時裝分為裙子、上衣、褲子,他的線條有簡單,有複雜的,請李老師現場製作出漂亮的時裝。

  問:李老師是用些什麼廢舊材料製作的?你想成為一名小設計時嗎?請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出你喜歡的時裝。

  2、家長和幼兒共同製作時裝,發放記錄表,請家長記錄孩子的製作過程。

  3、家長和幼兒上臺表演。(故事、兒歌、歌曲、舞蹈)

  1)有序的上臺。

  2)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將時裝展示出來。

  3)請家長填活動反饋表,反思心得。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5

  一、活動內容:

  釣魚、夾珠子、旋轉蓮花

  二、活動目的:

  1、體驗參與娛樂遊戲的樂趣。

  2、掌握簡單的.用筷子的技能,並能按意願選擇材料進行遊戲。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魚、釣魚竿、玻璃珠、筷子、半個的乒乓球等若干。

  環境準備:三盆水、三組夾珠子、兩組旋轉蓮花。

  四、活動過程:

  1、以遊戲的口吻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師:今天,小象要來和我們班的小朋友進行遊戲比賽,在比賽之前小朋友要先學會一個本領----用筷子夾珠子

  2、師講解示範使用筷子的簡單技能。

  師:先拿起一雙筷子,大拇指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繞過筷子和大拇指輕輕碰在一起,中指輕輕靠在筷子上,其它兩指自然放著.現在小象要來夾珠子,一起數數看它夾了多少?小象夾完了,它還想再玩,就用筷子再把珠子一個一個的夾回去,然後接著再玩.等一下小朋友也可以像它一樣,邊夾邊數,夾完以後,再把它夾回去

  3、師介紹場景佈置,引導幼兒進行遊戲。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模板6

  適宜年齡:25~30個月

  適宜人數:14人以內(成人、孩子各半)家長學習目標

  1.知道25~30個月齡段的寶寶認知裡外的三個等級及相應的指導方法。

  第一等級:能用自己的身體感知裡外方位。

  第二等級:能指認實物的裡面和外面。

  第三等級:能指認圖片上物體的裡面和外面。

  2.學會觀察寶寶的行為,瞭解寶寶對裡外的現有認知水平,學會在家裡開展相關遊戲。

  寶寶發展目標

  1.能在三種不同等級的活動中認知裡外。

  2.願意並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探索。

  活動準備

  呼啦圈、手套和襪套(寶寶人手一雙)、糖果罐(寶寶人手一隻)、各式糖果若干、黑色水粉顏料(人手一盤)、畫有盤子的圖片(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按目標難度層層遞進,家長可以選擇最適合寶寶的遊戲,進行裡外概念的認知。

  1.問候環節(等級一)

  (1)將一隻呼啦圈放在地上,教師站在呼啦圈裡向大家打招呼。

  (2)每個寶寶依次上前,走進呼啦圈裡向大家打招呼,然後跨出來回到原位。

  2.小手小腳躲貓貓(等級一)

  (1)教師示範戴手套、穿襪套,再把手和腳拿出來。

  師:我把手和腳藏到手套和襪套裡去了,看不見了;又拿出來了,能看見了。

  (2)寶寶自己嘗試戴手套,穿襪套,再脫去。

  師:寶寶們趕快把小手小腳都藏到手套和襪套裡面。

  3.調皮的糖果(等級二)

  (1)教師示範,剝開糖果紙,把糖果裝進罐裡。

  師:看,調皮的糖果藏在衣服裡面呢,衣服在外面把它包起來了。

  (2)寶寶嘗試自己剝糖果,並裝進罐裡。

  (3)完成後請寶寶將糖紙放進垃圾桶裡。

  4.點點樂(等級三)

  (1)出示畫有盤子的圖片,教師示範用一根手指蘸顏料,在畫面中的盤子裡點一點。

  師:我們一起來點點點,把黑黑的瓜子都點在盤子裡面。寶寶注意不要把瓜子掉到盤子外面。

  (2)請寶寶在畫面上玩點瓜子的遊戲。

  家長指導語

  裡外概念是空間方位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寶寶日後行為習慣的養成、數學中的幾何學習、美術繪畫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基礎作用。25~30個月是寶寶裡外方位認知發展的關鍵期。本次活動我們就提供了三個難度等級的活動來發展寶寶對於裡外方位的認知。

  等級一的兩個活動都是用身體去感知裡外方位,家長可以用語言告訴寶寶身體在什麼的裡面或外面,幫助寶寶在感知的同時更好地理解裡外方位。等級二和等級三的活動需要按要求指認事物的裡外。當寶寶沒能正確指認時,家長不要急於糾正或代替,可以用遊戲化的語言,如“瓜子掉到盤子外面去了,小花貓要吃掉了”來鼓勵寶寶嘗試。

  家長需要認真觀察記錄寶寶的認知水平,根據寶寶的認知水平選擇相應等級的活動並進行指導。

  家庭活動延伸

  嬰幼兒首先是用自己的身體感知裡外,然後能指認實物的裡外,再能指認抽象畫面上物體的裡外。為了讓寶寶循序漸進地掌握裡外概念,在家裡可以這麼做:

  1.用大紙箱、大傘等做道具,和寶寶玩躲貓貓、火車過山洞等遊戲,讓寶寶用整個身體感知裡外;在穿脫衣褲、鞋襪、手套時,讓寶寶用身體的區域性感知裡外。

  2.結合日常生活為寶寶提供認知裡外的機會,如把玩具放進筐裡、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把勺子放進碗裡、把吸管插進飲料瓶裡等,或是把水果放到盤子外面、把筆放到盒子外面等;還可提供俄羅斯套娃、套杯等玩具。

  3.為寶寶提供紙、筆、膠棒、剪刀、顏料等工具,嘗試在一定輪廓範圍裡塗鴉、貼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