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冬天來到了教案(通用10篇)

冬天來到了教案

冬天來到了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天來到了教案(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天來到了教案1

  活動目標:

  1、利用拼貼、添畫的方法制作雪人,嘗試用撒鹽畫法表現冬天的特徵。

  2、樂意參與美術活動,感受撒鹽畫法的神奇,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顏料、鹽、刷子、展板、蠟筆、記號筆、圓形紙片。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提問,知道冬天來了。

  2、總結,營造情境。

  二、學習撒鹽畫法,進行小組式合作練習。

  1、觀看影片,利用情境“蓋棉被”學習塗底色的方法。

  (1)看影片:你們想知道冬爺爺是怎麼給大地蓋棉被的嗎?

  (2)師幼互動徒手練習塗色的方法。

  2、觀看影片,利用情境“與小雪花玩一玩”,學習撒鹽的方法。

  (1)看影片:棉被蓋好啦,天空下起了一朵朵美麗的雪花。瞧,它們飄落在大地媽媽的棉被上。

  (2)師幼互動徒手練習撒鹽的方法。(兒歌形式)

  3、幼兒分組自由操作,嘗試撒鹽畫法。

  三、製作雪人,鞏固拼貼、添畫技能。

  1、播放PPT,瞭解製作雪人的步驟。

  (1)演示PPT,講述雪人制作步驟。

  (2)出示步驟圖,師幼互動明確雪人制作的方法。

  2、幼兒自由操作製作雪人,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指導。

  四、展示評價,感知撒鹽畫的神奇。

  1、觀察撒鹽畫的變化,感知神奇。

  2、幼師互動式講評雪人制作情況。

  五、欣賞作品,結束活動。

  1、播放PPT,欣賞更多撒鹽畫作品。

  2、結束活動。

  冬天來到了教案2

  環境創設:

  1、幼兒和教師共同參與“冬天來了”的主題牆面佈置,並將幼兒自制的小雪花貼在室內玻璃上。

  2、佈置《寒風中的人》展區,將調查表、拍攝的照片及繪畫作品張貼在展區中,供幼兒觀看、交流。

  生活活動:

  1、指導幼兒洗手後塗抹護手霜,保護自己的小手。

  2、觀察冬天人們的取暖方式,並進行統計。

  3、雪天戶外活動時的防滑措施,知道自我保護。

  家園聯絡:

  1、請家長幫助幼兒認識並學習使用溫度計,引導幼兒每天用溫度計測量室內外溫度,並進行記錄。

  2、家長鼓勵幼兒天冷也要堅持早起上幼兒園,堅持和幼兒進行戶外鍛鍊,多帶幼兒到陽光下活動。

  教學活動:

  1、“雪孩子”,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雪孩子樂於幫助別人的美德。

  2、“寒風中的人”,學習採訪客人,瞭解他們的工作,並能記錄下來。

  3、“怎樣滑不倒”,讓幼兒對摩擦力有好奇心,樂於參與科學小實驗。

  4、“雪花飛”,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抒發對小雪花的讚美之情。

  5、“玩一玩,滾一滾”,讓幼兒能在各種材料中,找到球體和圓柱體。

  區域活動:

  1、美工區“雪山風景”“愛的禮物”“設計製作冬裝”“包餃子”,讓幼兒利用多種方法進行美工製作。

  2、科學區“溫度測量統計”,讓幼兒認識溫度計,學會記錄溫度。

  3、表演區“雪孩子”,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4、角色區“冬裝商店”“臘八粥鋪”,讓幼兒體驗角色表演的樂趣。

  戶外活動:

  1、“玩雪”,幼兒能不怕寒冷,感受在雪天遊戲的樂趣。

  2、“好玩的跳繩”,樂於探索跳繩的方法,感受跳繩的樂趣。

  3、“雪花飄飄”,練習原地向上縱跳拋物,會聽訊號按要求活動。

  冬天來到了教案3

  活動目標

  知道冬季的特點和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教育幼兒保護小動物。

  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冬季特點。

  難點:知道不同動物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幼兒入場,組織幼兒。

  2、看課件,觀察圖片說說看見了什麼,是什麼季節?匯入新課。

  基本部分:

  1、談話:冬天來了,氣候有什麼變化呢?我們會感覺到什麼呢?你用什麼辦法讓你不感覺冷?

  2、故事:森林裡有一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過冬的想知道嗎?

  3、看課件,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看到的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4、教師引導,幼兒作答。

  5、教育幼兒保護小動物。

  結束部分:

  1、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本課內容,邊小結邊出示兒歌。

  2、教讀兒歌。

  延伸部分:畫出自己心中的冬天景象。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上開展教學活動比較輕鬆,幼兒也表現得投入、積極,特別是孩子們對動物們的過冬方式非常感興趣,在觀察圖片很認真,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觀察到的說出來,表現得很好,對後面學習兒歌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全都是在孩子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課堂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做學習活動的主人。課堂效果良好。

  小百科: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十一(冬)、十二(臘)月”一共三個月。

  冬天來到了教案4

  活動內容:

  藝術——寶寶不怕冷(歌唱)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有節奏地演唱歌曲。

  2.嘗試創編生活中鍛鍊身體的動作並仿編歌詞。萌發冬天鍛鍊不怕冷的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藝術,寶寶不怕冷》。

  活動指導:

  一、談話與觀察

  1.談話: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要怎麼做才不怕冷?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天氣怎樣?小朋友們在幹什麼?

  二、教師範唱,幼兒感受歌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

  1.教師範唱歌曲,幼兒感受歌曲的情境與內容。提問:小朋友認真聽,歌裡唱了哪些內容?小朋友是怎麼鍛鍊的?

  2.幼兒看圖有節奏地跟念歌詞。

  3.教師再次範唱,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及歌詞內容表演。

  三、指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大聲唱,幼兒小聲跟唱。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逐步減弱自己的歌聲。

  2.教師伴奏,幼兒獨立演唱。

  四、引導幼兒仿編歌詞

  教師引導幼兒表現生活中鍛鍊的動作,並嘗試融人歌曲中進行演唱,感受鍛鍊的意義,如“小腳小腳跺跺跺”、“小腳小腳跳跳跳”、“小腳小腳跑跑跑”、“皮球皮球拍拍拍”。

  活動建議

  區域活動:在戶外體育活動時適當播放該音樂,提高幼兒鍛鍊的興趣。

  冬天來到了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雪花飛揚,孩子們打雪仗,堆雪人,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戶外活動,會引起幼兒極大的好奇和興趣,我們正是利用這自然現象開展以冬天為主題的活動。用各種形式激發幼兒從動腦,動口,動手,使其在豐富的自然科學的同時培養其對物的分類,統計的能力,及對藝術的表現能力,並鍛鍊他們的意志,陶冶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觀察冬季自然現象,知道冬季氣候的只要特徵。

  2.瞭解動物,植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初淺的分類,統計知識。

  4.學習用折剪貼等方式合作開展美工活動。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動物,植物過冬的方式。

  難點:觀察冬季自然現象,知道冬季氣候的只要特徵。

  活動準備

  1.大幅冬天背景圖一張,有關動物,植物過冬的圖片若干。

  2.音樂磁帶.雪花頭飾。

  3.分類統計表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4.小動物圖片,白紙.彩筆.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冬天到了

  1.遊戲<<大風和樹葉>>和音樂表演<<雪花姑娘>>匯入主題____冬天來了。

  2.請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說一說冬天的感受(天氣冷,手凍僵了......)。

  3.出示畫面,激發幼兒尋找冬天的樂趣,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冬天的主要特徵,啟發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較連貫描述觀察的結果,豐富幼兒已有的經驗。

  二、動物過冬辦法多

  1.教師小結,匯入下一環節:人很能幹,能想出很多辦法使自己暖暖和和地過冬,那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

  2.聽故事<<小松鼠找朋友>>,請幼兒講述動物過冬的辦法,並將相應的動物圖片貼入背景圖中,幫小動物安家。

  3.在幼兒觀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簡單歸納動物過冬的辦法(有換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儲存糧食的.有飛往南方的)強調動物有適應季節變化保護自己的能力。

  4.幼兒操作:按不同的過冬方式給圖中動物進行分類,學習用表格統計。

  三、植物過冬有辦法

  1.引導幼兒思考:人和動物都有辦法度過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麼方法過冬呢?

  2.透過看圖片,觀察實物知道樹木有落葉樹和常青樹幾種,瞭解他們的過冬方式。

  3.出示黃瓜西紅柿,鮮花,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討論: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鮮花,為什麼冬天也有呢?(讓幼兒瞭解大棚養殖,玻璃暖房種植,給樹捆草繩等人們幫助植物過冬的方式。

  四、美麗的雪景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留住冬天嗎?(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輪換的)。

  2.討論留住冬天的辦法。

  3.分組活動(折剪雪花.畫雪人,幫小動物安家)然後合作佈置一幅美麗的冬景圖,把冬天留在我們的教室裡。

  五、暖和我們的身體

  帶幼兒到戶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動作的遊戲,使幼兒知道冬天的天氣寒冷,多活動能使身體暖和,教育幼兒不要怕冷。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冬天帶來的歡樂。孩子們對冬天感興趣,非常急切的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給孩子自由表現得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較好的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冬天來到了教案6

  一、活動內容

  冬天來了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徵,瞭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時候應該多運動,身體才能更健康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三、活動準備

  ㈠冬天的情景圖片若干

  ㈡幼兒已瞭解一些冬天的特徵(活動前教師讓幼兒向爸爸媽媽瞭解)

  四、活動過程

  ㈠問題匯入:說說冬天的變化?

  1、師:現在進入什麼季節了?(冬天)冬天是什麼哪?冬天有些什麼變化哪?

  2、教師鼓勵幼兒進行回答,並及時的表揚回答積極的幼兒。

  3、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後再請幼兒進行回答冬天的特徵。

  4、教師小結:重點關注冬天動物遷徙、人們衣著等方面的變化(冬天人們換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㈡遊戲:找冬天

  1、冬天還是怎樣的哪?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在眾多圖片裡找出冬天情景的圖片,並說說為什麼說是冬天?

  3、進行小結。

  ㈢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

活動反思

  幼兒透過活動交流感受了冬天的季節特徵,瞭解了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知道冬天的時候多運動,身體才能更健康。

  小百科:冬季是部分地區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於天氣轉冷(赤道地區除外),在很多地區都意味著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來襲的時候會減少生命活動,很多植物會落葉,動物會休眠,有的稱作冬眠。候鳥會飛到較為溫暖的地方過冬。

  冬天來到了教案7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對於新鮮的事物都比較好奇,接受新鮮的實物比較快,以新鮮事物為出發點,讓學生儘自己的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完成屬於自己相像中的冬天。

  活動目標:

  1、觀看關於冬天的影片。

  2、透過畫畫來了解孩子對冬季的理解。

  3、對學生講解冬季來了,注意防寒的事項。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最直觀的感受透過畫畫表現出來。

  2、 通過了解冬天,讓孩子懂得在冬季如何注意防寒。

  活動準備:

  關於冬季的影片,畫紙,冬季注意防寒的資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學生

  引導學生知道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冬季來了有什麼變化,讓他們去思考,然後踴躍的回答問題。

  2、播放影片

  透過播放關於冬天特徵的影片讓學生的更深入瞭解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大地和身邊的一些事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3、大膽繪畫

  讓學生們透過自己的想像把屬於自己喜歡的冬天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畫結束後把每個人的圖畫張貼在黑板報上。

  4、注意事項

  給學生講解冬季來了,應該注意防寒的事項。

  教學反思:

  幼兒學生對新鮮的實物比較感興趣,但是在生活中,對很多的常識性的問題不是很懂,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影象、文字、動畫等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給幼兒一種新鮮的、動態的感官刺激。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然後透過畫圖的.方式把他們想的全部展現出來,最後給他們講解冬季來了,應該注意些什麼?如何讓自己來保護自己不受寒冷的襲擊。

  冬天來到了教案8

  學習:

  1、透過觀察冬天的氣候變化,花草樹木的變化,知道冬天的天氣特徵和人們的衣著變化,學會用多種手段表現冬天的特徵,並運用相應的詞進行描繪。

  2、讓幼兒加深對“元旦”的瞭解,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知道新的一年中自己又大了一歲,能用多種形式向同伴及成人祝賀新年,學會製作簡單的新年賀卡以及其他節日禮物。

  3、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冬天的特徵,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讓幼兒知道一些冬天自我保護的方法,使幼兒能愉快地與他人合作,勇敢地面對困難。

  4、引導幼兒發現學習,體驗發現學習的樂趣;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和講述簡單的圖片內容,並能較完整地講述一句話,豐富詞彙量。

  運動:

  1、激勵幼兒學做不怕冷的堅強人。

  2、使幼兒知道運動是冬天取暖的一種好方法。

  3、瞭解冬天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和自我保護的方法。

  4、聽指令四散跑。

  5、能按照老師的要求,一個接一個的跳圈,進行小組式比賽。

  生活:

  1、加強班級常規管理工作。

  2、加強幼兒進餐速度,保證每位幼兒不吃冷飯。

  3、喜歡在陽光下活動,感受冬日陽光的溫暖。

  遊戲:

  1、美工區:

  (1)嘗試用撕、灑、貼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

  (2)學會製作簡單的新年賀卡以及其他節日禮物。

  (3)師生共同佈置新年教室。

  (4)手工遊戲:窗花撕貼

  2、建築區: 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積木玩具,供幼兒自由搭建冬天的餓房子。

  3、娃娃家:提供冬天的衣服,幼兒間互相學習怎樣穿脫冬天比較麻煩的衣物。

  4、英語區:開展英語區角活動,邊學習新的知識,邊複習以前學過的英語。

  家長工作:

  1、配合園內活動,幫助孩子帶冬季的植物並給孩子講述冬天的故事。

  2、領幼兒觀察新年時周圍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的喜慶活動,提醒孩子外出做客注意安全懂禮貌。

  3、要求家長提醒幼兒不怕寒冷能早起按時入園鍛鍊身體,並根據氣溫變化給孩子穿適量的衣服,衣服要便於穿脫。

  冬天來到了教案9

  一場大雪過後,過年的氣息在蔓延,當我們還沉浸在賞雪的氣氛中,春天的腳步已經悄悄走來。透過本次讓小朋友們瞭解春天的意義。

  教案名稱:

  冬天過去,春天又要來了!

  教案目標:

  1、感受大自然美麗的景色,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

  2、瞭解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換制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化。

  教案過程:

  1、在成人引導下,參與班級裡春天的環境佈置。能根據已有的認知經驗,參與班級春季環境的創設。

  2、透過各種活動,對春天植物、動物的生長有興趣;在老師引導下,觀察、瞭解它們的生長變化,並願意表述。進一步觀察發現春天的特徵,認識春天生長的植物、動物;觀察並學習簡單記錄它們的變化。

  3、有觀察的興趣,感受春天的變化、喜愛春天。願意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體驗季節變化的樂趣。

  4、進一步觀察發現春天的特徵,認識春天生長的植物、動物;觀察並學習簡單記錄它們的變化。

  教案說明:

  1、由於班級幼兒存在發展層次的差異,因而在制訂目標時對有些專案進行了層次劃分,以使每位幼兒都能在參與該主題活動過程中獲得發展。

  2、由於是預定的計劃,因而對於目標以及活動設計有可能會在今後實踐中根據幼兒發展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

  "走進春天"教學計劃及效果分析

  教案分析:

  認識馬蘭頭

  1、瞭解馬蘭頭的外形特徵,知道它是一種野菜,有營養。

  2、學習按根—莖—葉的順序觀察馬蘭頭。

  3、喜愛春天裡各種各樣的野菜對於野菜,我們都常區分不了,而它是春天裡一種較為典型的生物,所以我們抓住了這一資源,進行了一系列活動,除了對具體的馬蘭頭進行了認識,還品嚐了"拌馬蘭頭",讓幼兒對春天的野菜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冬天來到了教案10

  活動準備:

  冬天背景圖、可貼上的紙寶寶及棉衣,棉帽子、棉手套圖片。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體驗冬天風的特點,學說“寒冷的冬天”。

  2、 引導幼兒知道冬天要穿冬裝。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戶外活動時感受到的冬天的風,讓幼兒自由的講一講,說一說。

  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寒冷的冬天”,同時配合動作:雙臂緊抱打戰很冷的樣子。

  二、 情景活動。

  1、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情景引入):“嗚…….”寶寶在哭。

  2、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對寶寶說:“天氣好冷啊,我幫寶寶穿上棉衣,戴上帽子,手套。”

  三、引導幼兒知道冬天要穿上棉衣,戴上帽子、手套。

  在幼兒自己操作中,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四、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