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道路> 【必備】道路作文三篇

道路作文

【必備】道路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路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路作文 篇1

  “啪!啪!啪!”打著拍子,我開始彈琴了。

  我從二年級開始上這個特色班,是被老師選進去的,剛開始,我也是打著這個拍子才考進去的。

  4年級時,我跟著民樂團上了元旦,臨近元旦的那幾個月,我們練的很辛苦,特色班的一小時和晚自習的第一節課的時間,沒有停過,落了學習,還經常被老師批,經常是別人吃飯幾分鐘了,我們才回去。我忘不了那一天,讓單獨彈奏,輪到我們時,12個人,只有4個彈了,其他人都是濫竽充數,指揮老師用著批評,又像是侮辱的口氣說:“誰是班長,怎麼這麼不負責任,這麼多人,真丟人呀!”我的淚珠在眼睛裡打轉,原本好好的晴天,忽然下起了大雨,打起了雷,天空上閃著一道一道的光,讓人膽顫!

  我沒有放棄,給我負責的“徒弟”寫了一張紙,上面是一些指法……

  我在每個學期放假時,老師給我的評價全部都是“Aa+”,這是很高的榮譽了,我的師姐們走後,不幾天,我就成為了班長,看著她們傳來羨慕的目光,我很自豪,這是我4年來的努力換來的,我應該得到!

  六年級了,我不能在上這個特色班了,不過,我永遠不會放棄了,這幾年寫筆記的本、譜子和書籍都在家裡存著,我一定不會放棄中阮,永遠和中阮一起做朋友,不,是最好的朋友!

道路作文 篇2

  讀《塘約道路》有感作文

  《塘約道路》這本書用報告文學的形式,記述了貴州省安順市塘約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左文學,將一個遭遇大洪水災難、瀕臨絕境的山村的村民組織起來,成立農民合作社的故事。塘約道路為農村扶貧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新的經驗;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一個成功的範例,為三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為農村未來建設開闢了一個新的路標。

  百年不遇的洪水席捲了塘約的村莊。瀕臨絕境,塘約的村民們卻選擇了一條組織起來的道路:以黨支部為領導核心,建立起“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新型集體組織。由此,塘約從災難中貧困中崛起。災後兩年,塘約從一個村集體經濟空殼村,變成擁有200萬資產、吸引90%的村民返鄉安居樂業的集體化村莊。放眼中國,太多的村莊遭遇留守、空巢的孤寂,隨著生產和生活開支的無情上漲,還有相當的村民陷入增收難脫貧的困境。

  作者在書中貫穿了一個觀點:一個好社會,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沒有窮人。這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體現。過去我們在扶貧工作中為了追求扶貧資金的.經濟效益,往往要求農民有了專案才可以爭取到扶貧資金,結果是扶了村裡的強者,漠視了村裡的貧困者,這就違背了扶貧工作的初衷。而扶持村集體,集體才有能力幫助貧困村民脫困致富。扶貧工作才能落實到根子上。農民有了集體組織依靠,才能制度性地得到政府扶貧工作帶來的實惠,扶貧工作也才能有一個一勞永逸的長久效果。

道路作文 篇3

  讀了《塘約道路》這本書以後,使我感覺看到了我們村的縮影。塘約村也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山村,為什麼他們能夠在大災面前,用了短短兩年時間改變了家鄉的面貌,從過去的窮山惡水,一躍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能夠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廣大群眾勤勞致富、重建家園,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使我看到“塘約精神”,看到了左文學這位好書記的閃光點,看到塘約村兩委班子的團隊精神,更看到他們帶領群眾發展村級經濟,倡導移風易俗,發揚村民自治這種做法的勇氣和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