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新幼兒園中班音樂《不再麻煩好媽媽》公開課教案

新幼兒園中班音樂《不再麻煩好媽媽》公開課教案

新幼兒園中班音樂《不再麻煩好媽媽》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幼兒園中班音樂《不再麻煩好媽媽》公開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唱出愛媽媽的情感,能唱準歌曲中的連音和跳音。(重點)

  2、能把自己會做的事按節奏要求編成歌詞並演唱。(難點)

  3、喜歡透過歌曲向媽媽表達愛,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鋼琴,PPT,歌曲伴奏,黑板,簡筆畫圖片,磁鐵。

  2、知識準備:在家裡觀察“媽媽平時部為家人做什麼”,初步感受媽媽的辛苦。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

  (1)回憶“媽媽幫你做過哪些事?”,講述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照顧和辛勞。

  (2)討論“那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而表達出自己對媽媽的愛。

  2、範唱歌曲,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旋律。

  (1)教師範唱,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出示“會做的事情”PPT,幫助幼兒梳理順序(難點前置),幼兒嘗試按照節奏說出圖中“會做的事情”。

  (2)教師再次範唱,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旋律。

  3、幼兒學唱歌曲,表現歌曲中的情緒。

  (1)幼兒隨音樂跟唱,掌握用連貫的方法演唱連音部分,表達對媽媽的關愛之情:用歡快跳躍的方法演唱“自己會做的事情”,表達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2)“藏圖”挑戰遊戲,進一步熟悉歌詞並熟練演唱歌曲。

  比賽中歌詞圖片逐步隱藏,幼兒在挑戰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歌曲,增加演唱的樂趣。

  4、幼兒合作創編歌詞,進一步表達對媽媽的愛。

  (1)創設“生活情境”,提供豐富的簡筆畫圖片,幼兒邊創編邊擺圖。

  (2)情景表演,“老師扮媽媽”幼兒演唱創編歌曲,進一步激發孩子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1、繼續在表演區進行歌曲的創編與表演。

  2、將《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歌回家唱給媽媽聽,讓媽媽感受到我們愛她。

  課後反思:

  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不僅讓幼兒瞭解了媽媽的辛苦,還讓幼兒知道了應該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儘量不麻煩好媽媽,這是幼兒愛家長、學會體諒家長的具體表現。

  本次活動主要設計了四大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生活經驗匯入,與幼兒一同交流平時媽媽對自己的照顧,充分感受媽媽的辛苦,從而萌發自己長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煩好媽媽的.情感。此環節的開展很好的激發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為整個教育活動的情感目標做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環節透過教師的兩次範唱和PPT的出示,幫助幼兒感受音樂旋律、理解歌詞內容。過程中,使用難點前執法幫助幼兒梳理歌曲“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髮呀”的順序,幼兒在PPT的幫助下很快的理解了歌詞的順序,為後面的完整、愉快演唱歌曲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透過“藏圖挑戰遊戲”,讓幼兒學唱歌曲,並表達歌曲中的情緒。比賽中歌詞圖片逐步隱藏,幼兒在挑戰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歌曲,並大膽的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情感,這樣避免了枯燥無味的練習,較好的解決本活動中的重點目標。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每一次難度的增加和情感情緒的挖掘都請幼兒自己演唱,體現“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理念,不斷鼓勵幼兒,最終實現共同進步與提升。

  第四環節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幼兒梳理了零散的創編內容,讓幼兒的創編內容更加有關聯性;而簡筆畫的圖片呈現,很好的解決了幼兒記憶創編歌詞的困難,讓幼兒更好的表達歌曲內容和情感,從而完成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

  當然,在活動順利開展的同時,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教師語言要簡練,注意提問的規範性與回應提升的價值。

  2、整體演唱多,要嘗試運用多種演唱形式,豐富唱歌活動的趣味性。

  3、多注意觀察幼兒,對生音和跳音有個別幼兒把我不好。應該及時採取相應的策略,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成長的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反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處處反思、時時反思,不斷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