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蘋果樹找醫生》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蘋果樹找醫生》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蘋果樹找醫生》含反思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蘋果樹找醫生》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學習聽辯三段體的樂曲,理解每段樂曲的意思。

  2、學習有節奏的捉蟲,樂意用動作來表現對第二段樂曲的感受。

  3、活動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學習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重點:

  透過動作表演,理解三段樂曲的含義。

  活動難點: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活動準備:

  1、事前聽過故事。

  2、活動前幫助幼兒嘗試聽辯三段體的樂曲、學習律動"啄木鳥"。

  3、課件一份。

  4、樹、啄木鳥的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聽音樂做律動"啄木鳥"進活動室。

  師:蘋果樹媽媽打電話說有4棵樹生病了,我們該怎麼幫它呢?(幼兒回答)現在我們就是啄木鳥去果樹園治病吧。(聽音樂做各種鳥飛進教室)

  二、欣賞樂曲《啄木鳥》

  1、完整欣賞三段體的音樂師:有隻啄木鳥比我們先到了果樹園已經開始給蘋果樹治病了,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麼給蘋果樹治病的?

  (幼兒欣賞課件一遍)師:這首樂曲講了一件什麼事?剛才啄木鳥治病時的音樂你覺的好聽嗎?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啄木鳥》,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誰的小耳朵最靈能聽出樂曲的變化?

  (幼兒欣賞課件第二段)提問:誰來告訴我這首樂曲有些什麼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可以分幾段?每段都講了什麼事?

  小結:第一段樂曲平穩,講了四棵蘋果樹都在長蟲子。

  第二段樂曲節奏跳躍,表示啄木鳥在捉蟲子。

  第三段樂曲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的病治好了,不斷張出新的葉子和果子。

  師:我們再來聽聽是不是這樣的。(幼兒欣賞課件第三遍)

  2、欣賞第一段樂曲師:聽了第一段音樂你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示?為什麼用這個動作?我們邊聽音樂邊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來吧。(幼兒聽音樂做動作)小結: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樹,長蟲子身上很難受,我們來學一學。

  3、欣賞第二段樂曲

  (1)透過提問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捉蟲子動作。

  師:請你們邊聽音樂邊看錄象裡的啄木鳥是怎麼樣捉蟲子的?(幼兒欣賞第二段)

  (2)透過圖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師:大家看這四棵樹都有幾個蛀蟲洞?我們捉蟲子時要看如果樹幹上有三個洞,我們就聽準跳音啄三次;如果一個蟲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還要聽一聽有沒有蟲子了。

  (教師唱第二段,幼兒看圖片做動作)

  (3)聽音樂表演第二段啄木鳥學會了有節奏的啄蟲子,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聽音樂表演)

  4、欣賞第三段音樂(先播放音樂)師:蘋果樹有什麼變化?啄木鳥心裡覺得怎麼樣?大家一起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一下。

  (幼兒表演)

  三、為三段音樂合作創編不同的表演動作

  1、第一次創編能根據音樂自由的創編師: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來。

  (幼兒表演一遍)

  2、第二次創編鼓勵幼兒合作表演提問:剛才你表演了誰?你為誰捉蟲子了?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果樹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鳥,還可以找好朋友合作來表演。老師把你們做大樹和啄木鳥的道具拿來了,你想扮演什麼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麼。

  (幼兒聽音樂合作創編)

  3、鼓勵幼兒多人合作進行表演

  四、幼兒學啄木鳥飛出教室師:啄木鳥為蘋果樹治好了病,蘋果樹媽媽可高興了,可是李子樹也生病了,我們快去檢查一下吧。

  活動反思

  《啄木鳥》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右邊是圖,畫的是一隻啄木鳥正在一棵大樹幹上捉蟲子。由於啄木鳥專吃樹上的害蟲,捉蟲的本領很大,素有森林“醫生”之稱,所以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把啄木鳥人格化為專門給老樹治病的醫生,具體描寫他是怎樣給老樹治好病的。課文第二幅圖展示了老樹的病治好後,又長出茂密的綠葉,可見啄木鳥“治病”的本領之高。

  教學本課時,我先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觀察樹的顏色的不同,再觀察啄木鳥的樣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鋒利的爪子。讓學生透過看圖明白,老樹生病了,啄木鳥正在給老樹治病,後來老樹的病治好了,長出了新葉子。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並想象他治病的樣子。學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內容來解答這個問題,我隨之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啄木鳥為什麼要給老樹治病呢?學生連聲回答:“它喜歡吃蟲子。”我說:“是的,啄木鳥不僅救了樹木,又讓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舉雙得。”我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哪些是一舉雙得的事情,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快樂了自己、鍛鍊了自己,又解決了別人的困難,這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