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2篇

《矛和盾的》評課稿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2篇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1

  《矛和盾的集合》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5課。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蘇老師呈現的這堂課,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1、以遊戲的方式匯入新課。先讓學生玩“集合”遊戲,如“輪子+椅子=輪椅”,“房子+車子=房車”等,形式新鮮又富有生氣,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同時也在娛樂的過程中感受和體會了“集合”的含義。這樣的匯入自然又不乏趣味性。

  2、課題的呈現具有藝術性。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覷。蘇老師並不是直截了當地把課題寫出來,在課題的呈現上注重了層次性,先呈現“矛”和“盾”這一組反義詞,同時讓學生識記這兩個字,將課題於鞏固舊知相結合。接著再讓學生說說矛和盾的作用,然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如果將矛和盾集於一身、合二為一,將會如何?”至此課題才完整地呈現出來。整個過程非常自然連貫,同時學生學文的興趣也油然而生。

  3、在講解坦克的發明過程時,蘇老師並不是平鋪直敘地進行教學,而是下發道具,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的方式體驗坦克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學生自己動手,能夠更深刻地記憶,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坦克的發明過程。樂於動手、善於動手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寓學於樂。

  但教育是一門缺憾的藝術。也正是因為缺憾讓教育越走越遠。蘇老師在這堂課還需改善的是教學過程中部分的引導語。例如“作者透過那兩個關鍵詞表現他的思考的呢?”這句話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抽象的,因此學生的反映並不夠積極,教師沒有順利地達到自己的預設。我認為可以將這個問題具象化,便於學生理解。

《矛和盾的集合》評課稿2

  此次區教研活動中,聆聽了**學校兩位老師執教的語文課:《矛和盾的集合》和《科里亞的木匣》,頗有受益。他們的課風清新,語言靈動,教材處理簡約得宜,導學紮實,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下面著重就毛老師執教的《矛和盾的集合》來做以簡單評析。《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上第七單元的開篇文章。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不一樣。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從以上單元目標和課文的具體特點看,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的思維過程即把矛的自衛和盾的進攻合二為一的過程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縱觀毛老師的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各教學環節緊緊相扣,教學重點突出;課堂導學耐心細緻,比較重視學生讀的訓練,透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走進文字、親近文字,在讀悟之中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一堂課上下來,給我留下印象較深的有兩點。一、毛老師對學生極具耐心的指導。比如,毛老師對課堂上書寫和朗讀的指導符合年段特點,很能調動低年段孩子聽說讀寫的多種感官。及時課堂教學容量較大,時間稍顯緊缺的情況下,毛老師依然能花一定的時間對生字的書寫進行指導和鞏固,對詞語反覆認讀,放在句中同桌互讀,非常紮實;再如對“大顯神威”相關語段和重點句的朗讀,形式多樣,指導有效,不走過程,“耐心”讓課堂更具語文味。

  二是設計精心,學生的學習活動層次性比較強。毛老師先從《自相矛盾》的故事匯入,讓學生對矛和盾的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接下來在認讀詞語、初讀感知的基礎上,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概括全文“誰把矛和盾集合成了什麼”,而這恰恰是切入教學重點的突破口“文中有一句話非常概括地寫出了矛、盾、坦克三者之間的關係,用波浪線劃出來。”引出重點句“坦克把段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結合第五自然段終點語句理解了“大顯神威”之後,老師緊接著順理成章地丟擲本課核心探究的問題“這麼棒的武器來自於矛和盾的集合,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合二為一的呢?”接下來毛老師圍繞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重點剖析發明家發明坦克的心路歷程,讓學生明白髮明家在發明坦克中遇到什麼問題,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從而讓學生懂得任何一項發明都是在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時間關係,最後的總結比較倉促,但此刻學生對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的明理感悟已經水到渠成,教學環節層層推進,不說教,不空洞。

  最後提一點不成熟的建議,如果在課尾,老師對教學的設計能有一個學以致用的訓練環節,如聯絡生活拓展的環節深入為課堂的小練筆,將思維固化為語言,就如課件的思維提綱一樣,或許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