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建議書> 精選保護森林的建議書三篇

保護森林的建議書

精選保護森林的建議書三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建議書的事情愈發增多,建議書不是最終的定文形式,它可以被修改,被增刪,甚至棄之不用,它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建議書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保護森林的建議書3篇,歡迎大家分享。

保護森林的建議書 篇1

  敬愛的局長伯伯:

  您好!

  人類,再會起火時就會利用能源。然而,從2300萬年前到1800萬年前,這個從猿猴到人類這段高速發展的時代,人類,從未停止過索取能源,大自然都是“有求必應”這更加滋長了人類的貪慾,而且將加速地球的資源枯竭。

  舉一個世界矚目的例子:我國的黃河,在秦朝以前,水很清,兩岸的森林很繁茂,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可是到了秦朝,由於人口成倍增長,不得不開墾農田,就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河面升高,而且,每年都有4000噸的土流失到水裡。這樣,又給我們的地球母親一道傷疤。

  森林是對人類有意的,可以緊固水土,抵抗飛沙,降低噪音,淨化空氣,如果森林被濫砍濫伐,那麼人類將很難生存。

  人類正以每小時24平方千米的速度來砍伐森林。假設中國人每人每餐使用一雙一次性筷子,一年就會用14235億雙筷子,將砍伐510億棵生長了60年以上的樹。這樣很快將中國的森林砍光。

  由此,我向您提出一點不太成熟的建議:

  1。 利用大自然中的森林資源既要用大刀闊斧,又要栽樹護林,不需要向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先汙染,後治理”。

  2。 最好用消毒筷子,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3。 儘量節約用紙,不要亂扔還沒用或還可以用的紙。

  4。 要發展“以種樹為榮,以砍樹為恥”的理念。

  5。 分類回收,迴圈利用。據我所知,一噸紙可以拆墨回收850千克紙。

  保護環境,刻不容緩。為了我們這個晶瑩美好的星球,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要奉獻出全部的力量來治理汙染,但願地球將來是個美好的星球。

保護森林的建議書 篇2

尊敬的XXX市林業局領導:

  你們好!

  我是XXX小學市XXX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小學生。我經常和小夥伴一起去我奶奶家附近的大山上玩,那裡原本是山清水秀,蒼翠欲滴的,可是由於近年來人們對這裡的破壞,這裡已經面目全非了。

  這座山上原本是生機盎然的,猶如仙境一般。樹木都挺拔地立著,有時還有動物在山上玩耍。但由於人們的隨意踐踏和破壞,在山上亂砍亂伐,還亂扔垃圾,破壞山上的原有生態,使山上變成一片廢墟。

  我們都知道樹木對人類有很大的幫助。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風暴,還可以淨化空氣。但人們為了賺錢,竟殘忍地把樹木一棵棵地鋸掉,森林資源本來是可不斷再生的,但由於人們的過度砍伐,森林資源已逐漸面臨不可再一。山上的環境也被破壞了,僅剩的幾棵老樹上面也掛滿了塑膠袋。地上到處都是垃圾,使原本一座秀麗的山變成了這翻情景。

  “保護森林,不砍樹木”不僅是一句口號,我們應該立即行動起來。作為本市的一名學生,我為看到這樣的現象而懊惱,我向林業局的叔叔阿姨提出三點建議:

  1、在山上立起幾個“禁止砍樹,禁止扔垃圾”的告示牌。

  2、要派人每隔一個時間段,就去山上巡視,抓到砍樹的人要進行批評,並進行罰款。

  3、在山上多放幾個美觀實用的垃圾桶。

  4、號召人們上山植樹,恢復青山本來的面貌。

  保護森林,人人有責。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森林。希望我提出的問題能儘快被重視,提出的建議能儘快被採納,謝謝!

  建議人:xxx

  XXX年xx月XX日

保護森林的建議書 篇3

親愛的各位朋友:

  據網上相關新聞報道:從6月26日開始,我國自北向南出現了今年入汛以來最強的大範圍高強度的一次降雨過程。

  湖南、貴州、江西、廣西、廣東、浙江、福建、上海等12個省(區、市)不同程度發生洪澇災害。

  全國農作物洪澇受災面積566千公頃,成災243千公頃,受災人口912萬人,因災死亡93人、失蹤43人,倒塌房屋4萬間(不含地震倒房),直接經濟損失約50億元。

  洪災造成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全球氣候反常、當地植被破壞嚴重、城鎮座落地勢低、當地防洪設施達不到防洪標準。就在頭個星期雙休日,我們在周邊植被儲存完好的山區水庫垂釣時,有一個現象使我思考了許久。星期五下午出門時,天氣預報要下雨,但由於釣魚興趣正濃,到了水庫後就乾脆搭起帳蓬呆下來。星期六從早上開始,從小雨到大雨,大雨到中雨。到晚上,睡在帳蓬,有些不放心,半夜起來,察看水情,居然水面變化不大。直至星期日下午回來時,雨還在繼續下,但水情依然變化不大。

  於是,我就思索,雨整整下兩天,水庫也不見混沌,若在其他地方可不是這樣,混水早來了。

  是什麼力量能有做到這一點?最後,釣友們得出一個結論:過去半月天氣乾燥,本來該水庫平時不蓄水,更重要的是,這裡植被好,兩天的雨水被完好的植被吸走了部分,森林將雨水涵養起來了。過去幾年,由於天然林大量砍伐,長江中下游洪水氾濫。

  三峽電站建設之後,國家對中、上游及其流域的森林砍伐進行了禁伐,並在中、西部地區實行了退耕還林,幾年下來,洪水造成的危害已逐步降低,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已沒有過去那麼嚴重。

  現在多數大小河流,下雨天,泥沙少了,水變清了。談起森林植被,又想起20xx年雲南西雙版納的一行,一路過去,除野象的植被儲存較為完好,沿途看到山林也有被亂砍伐的現象,所到之處,不時看到滑坡,河裡的水也是混沌的。

  其實,洪水災害除氣候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於人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森林被肆意砍伐所致。

  在我印象中,雲南應該是森林王國,世外桃園,哪知那裡也有森林被破壞的問題,或許近年來好多了。

  所幸的是,人們已逐步認識到,保護森林,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是避免水土流失的有效辦法,各地都相應採取了措施,效果正逐步顯現。

  但過去多年的砍伐,還是給今天留下了禍根。

  現在我們除了提高防洪標準,保護自己的環境,已似乎別無他法。

  建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