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易經> 易經的智慧之乾卦六龍

易經的智慧之乾卦六龍

易經的智慧之乾卦六龍

  《易經》作為先人智慧的結晶,與其說是可以分析未來的先知之學,不如說是警醒和啟示人們做人行事的睿智錦囊,那麼,透過學習《易經》的乾卦,我們應懷有怎樣的心態處世,並增進自己的修為呢?

易經的智慧:乾卦六龍

  自古以來,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被中國人所尊崇,中國人也將自己稱作龍的傳人。在被尊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源”的《易經》中,首卦便是以龍為代表的乾卦:乾卦以六條陽爻為象,表示宇宙的廣闊和層出不窮。那麼,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將自己稱作龍的傳人?而《易經》首卦的六條陽爻之龍又暗含著怎樣的人生道理呢?

  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把自己叫做龍的傳人?特別是當我們跟西方人交流得多了以後,我們更是充滿了疑惑,因為歐美人對龍的觀感是不好的,多半認為龍是很邪惡的。但是我們任何地方都要把龍的形象顯示出來,甚至於把自己的子女都當做龍子龍女來看待。中國人如此喜歡龍,是因為我們知道龍最起碼有三個特性:第一個,變化多端,龍是最會變化的,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任何一種動物都沒有它那麼多變化;第二個,它很難纏,人掌握不住它;第三個,它顯得神通廣大,什麼樣的困難都難不倒它。

  龍的這三個特性讓我們有了兩種思考:第一種就是說既然龍這麼神通廣大,這麼難纏,這麼變化多端,我們如果跟它敵對,就會一輩子痛苦,因為我們鬥不過它,倒不如抱著龍,跟它合為一體,然後借力使力,隨著它翻轉,反而比較方便也比較安全。

  第二種就是我們對龍很羨慕。我們都知道人生要面臨很多很多的困苦、艱難、阻礙,如果我們像龍一樣那該有多好。龍是地上能活,空中能飛,當中也可以安頓自己。而中國人最喜歡的就是自己能夠像龍一樣的神通廣大,隨時應變,無所不通。因此我們就把乾卦這個具有充分創造力的能量,用六個陽爻的卦來加以模擬。

  乾卦的大象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空最主要就是雲行雨施。天空空無所有,所以叫天空,如果天上有物質,就會掉下來。但是,天上有云有雨,雲雨要動,也就是說天要執行,否則空氣不流通,天氣凝固,草木也很難生長。所以,天空中的雲要行,雨要施,所以叫做天行。健不只是剛而已,還要持久,才叫健。一個人很剛,很容易被折斷的,因此持久地執行才叫做天行健。我們看到太陽持久地、不停地東昇西落,空氣不停地流動,有時候有云,有時候有霧,有時候下雨,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就覺悟到,要做一個君子,就應該向天學習自強不息的精神。

  天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位置,《易經》中的乾卦,正是寓意著宇宙自然萬物統領於天,體現天的意志。那麼,乾卦的六條陽爻究竟都寓意著怎樣的含義?自下而上,乾卦的初爻,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看到乾卦有六條連續不斷的直線,都是陽爻,我們就可以想象,處於這樣的狀況下,應該怎樣一步一步地去走出自己的路。我們分成兩方面,一方面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一方面是做事的基本原則。因為一個人不外乎做人做事,大家從做人的角度來看乾卦,從做事的立場來看乾卦,應該可以看得很清楚。

  乾卦的重點一共只有六個字,從底下開始,初九是潛,九二是見,《易經》裡面這個“見”是讀“現”的,九三是惕,九四是躍,九五是飛,上九要小心,是高亢到極點的亢。

  初爻叫潛龍,這個“潛”就是《易經》六十四卦爻通例所講的初難知。初難知有三方面意思:一方面就是剛剛冒出來,將來到底會怎麼樣,誰也料不到;第二個,這個剛剛冒出來的人也好,事情也好,自己本身也沒有把握將來會怎麼樣;第三個,整個的環境對他合適不合適暫時還不知道。潛龍,我們現在把它叫做潛在的能量,是說這個人很有潛力。初九潛龍的爻辭是:潛龍勿用。

  很多人一看潛龍勿用就火大:有能力也不用,那有能力有什麼用?很多人不理解,這個勿用不是不用,勿用就是要用。但是為什麼不說要用,而說勿用呢?就是因為不能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國人不用,不能用,要用,不要用,這當中有很細微的差別。

  乾卦的第一爻為潛龍,而潛龍的爻辭是潛龍勿用。從字面上看,勿用就是不要用,但曾仕強教授卻說這是錯誤的理解。那麼,潛龍勿用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又如何巧妙地做到潛龍勿用呢?

  一個人如果沒有能力就沒有資格稱龍。要把自己當做龍的傳人,第一個,要先問問自己夠不夠資格當龍的傳人;第二個,既然要做龍的傳人,就要充實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有資格變成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現在有很多人看起來是中國人,實際上是沒有資格做中國人的,因為沒有潛力,沒有龍德。所謂龍德就是指元、亨、利、貞。《易經》裡面乾卦的卦辭很簡單,就是“元、亨、利、貞”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做龍必須具備的四種美德。有人說,既然乾卦具有了元、亨、利、貞的美德,怎麼還要勿用?這不是很奇怪嗎?答案太簡單了,你剛到一個地方就開始發表很多意見,當地人一聽就知道你是剛來的,你對當地是完全不瞭解的,那你的處境豈不是很危險?一個人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一定要平心靜氣,多多瞭解,叫做入鄉問俗,先搞清楚狀況,有意見再說也不遲。

  孔子是禮的專家,最懂得禮,他對周禮是最花力氣,而且最有心得,他最有權威來講周禮,可是“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經過太廟看到很多禮器,一直問這個是做什麼的,那個是做什麼的,他這樣問不是他不懂,才去請教人家,他是想知道別人對禮器到底瞭解到什麼程度,自己又能跟他們配合到什麼地步,而且禮器有沒有隨著時間的流動而改變,孔子總要了解一下,以便與時俱進。

  潛龍勿用,是《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的第一爻,即天下第一爻。入境問俗就是潛龍勿用。一個沒有能力的人,是沒有資格講潛龍勿用的,因為根本不算龍,無所謂潛龍,也不能用。潛龍勿用就是一個人有潛在的能力,並能充實自己,做好準備之後,本來可以用的,但是為了整體的安全,暫時不表現出來。有太多人是盲目進入,然後把整個局都擾亂掉,大家就罵他莽撞、魯莽。

  潛龍勿用對中國人影響很深,但是後來讀書人只會讀文字,就把潛龍勿用解釋成潛龍不要用。其實不是,中國人說勿用,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站在不用的立場來用,而不是不用,不用就是廢物。

  潛龍勿用,有話暫時不講,先聽人家講,如果自己一講出來,人家馬上給你難堪,或者你講完後別人講得都比你高明,那不糟糕了?你自己就無地可容了。所以中國人經常說“我沒有意見,我沒有意見”,聽來聽去聽到大家意見都比自己好,很慶幸——幸好我沒有講。如果聽來聽去覺得大家意見都不如自己,那要不要講?也不一定,為什麼?因為不一定非得現在公開講,可以稍後偷偷地跟領導講。像這些都是潛龍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很靈活的運用。但是一直勿用,一直潛在裡面,要不要現?要不要表現出來?答案很簡單:應該表現的時候才要表現,如果不應該表現的時候還是不要表現。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潛龍勿用,將自我的才華在最恰當的時機展現出來,那麼依照乾卦,我們就上升到了第二爻見龍的境界。那麼,我們該如何將潛龍勿用運用到極致?達到見龍的時候,又該如何理解當前的處境呢?

  歷史上運用潛龍勿用最成功的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自號臥龍——我是龍,但是我臥在這裡,我不急,你們來求我,我還要衡量衡量,琢磨琢磨,要我去求人,我不幹。諸葛亮是非常了不起的,整整潛了27年。人家說曹操很好,讓他去投曹操,他不去;孫權不錯去投孫權,他也不去。他在等誰?他在等劉備,劉備三顧茅廬,就是他潛出來的。三顧茅廬,諸葛亮給了劉備整個未來的展望,告訴他天下的事情是怎樣。劉備聽得簡直是歎為觀止,然後就請諸葛亮下山幫忙。諸葛亮還是沒有答應,他讓劉備另請高明。這是最後一關考驗了,他就想看看劉備怎麼講,如果劉備說“你不下山我怎麼辦呢”,那樣諸葛亮絕對不會下山——你怎麼辦是你的事,我又沒有欠你的。劉備也很了不起,他跪下來說:“你不下山,天下的蒼生怎麼辦?我劉備無所謂,不成就不成了,可是天下的老百姓著實可憐。”諸葛亮是衝著這句話才答應的,不是劉備來看他三次他就下山了。

  諸葛亮一下山,他就知道自己非現不可了,不現的話關公和張飛看不起他,而且自己準備了27年就是為了要好好表現,不表現一下,他下山來等於沒有下山,所以第一次大戰,就讓曹軍吃了很大的虧。一個人第一次做不好,人家對你就沒有信心了。所以九二的爻辭寫得很清楚: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潛了很久,一出來就是個大人的樣子,不是說“抱歉抱歉,我剛下來,讓我磨鍊個幾年……”,那樣人家請你幹什麼?一個人不表現則已,一表現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四方八面的打擊都來了。老實講,你表現得不好,沒有人打擊你;但你表現得好,所有的人都不高興,因為你搶到他的光彩了——未來的機會都被你壟斷掉了,老闆的心也被你抓去了,我們算什麼呢?我想這是人之常情,當一個人表現得越來越好,你就要知道自己已經進入第三個位階了,叫做惕龍。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是提醒我們,此時暗藏危機,防不勝防,必須要高度警惕。

  在《易經》之中,乾卦第三爻的爻辭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它的中心意思可歸納為四個字——憂患意識。那麼,當我們達到乾卦第三爻惕龍的境界時,我們該如何做人行事?從諸葛亮的身上,我們又能得到怎樣的啟發呢?

  諸葛亮第一次大敗曹軍以後,曹操就把他當做主要的物件,就開始研究他,就使他站在了亮處。一個人站在亮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人最怕就是自己的狀況敵人一清二楚,而敵人在哪裡自己卻不知道。其實敵人在哪裡知道了還不用怕,反正自己跟他面對面,他的狀況自己也很清楚,知道怎麼去防備。而如果敵人在哪裡都不知道,還大言不慚地說:“我才不用警惕呢,做人輕鬆一點,那麼警惕幹什麼?你看像我就用不著。”其實這種人就叫做沒有人把他當對手。一個人如果沒有人把他當對手,這個人還有價值嗎?所以很多人說中國人小氣,見不得人家好,稍微好就嫉妒,就打擊人家,其實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鍛鍊又鍛鍊,提升再提升,一點都不敢放鬆自己,否則的話到了九二以後就開始放縱,就自以為了不起,那就完了,這個人就提前報廢掉了。人沒有名,沒有賺到錢,自我報廢的機會比較小,有名有錢有勢以後,就要知道自己快要自我爆破了。

  所以《易經》告訴我們,當你有名有勢有利,表現得非常好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已經進入惕龍的階段了。第三爻把“龍”都去掉了,不是龍了,處於這個階段你已經高度危險了,即使是龍也沒有用了。白天要警惕,晚上也要警惕,好像隨時會發生災難一樣,這是中華文化裡面最了不起的,叫做憂患意識。憂患意識不是說怕東怕西,畏首畏尾,而是說當我們有了一點點小小的成就時,自己要珍惜,不要自己毀掉,我們把它叫做愛惜羽毛,要愛惜好不容易有的名聲,不要讓它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