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中國農村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中國農村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中國農村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東北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釋出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3-2014》顯示,農村教師隊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鄉村學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師調進了縣城,有36.7%的農村教師“想要離開”現在的崗位。在縣域教師流動中,有67.3%的人認為“向上流動”,28.2%的人認為“平行流動”,只有4.5%的人認為“向下流動”。有77%的城鎮教師不願意交流到邊遠艱苦農村學校任教。有80.2%的師範生“願意當教師”,但“願意去農村當教師”的僅有38%。

  近幾年,中央出臺一系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落實效果明顯。但不可忽視的,鄉村教育仍是教育建設的一塊短板。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透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6%的受訪者反映周邊或家鄉鄉村學校教師資源嚴重緊缺。59.7%的受訪者表示鄉村教師待遇普遍偏低,69.9%的受訪者擔憂教育均衡在鄉村難以實現,68.1%的受訪者建議強化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

  本次調查受訪者均來自農村。其中,現居住地在農村的佔55.9%,居住地在城鎮的佔44.2%

  60.0%受訪者認為鄉村教師隊伍主要問題是教學能力不足

  家在河北藁城的趙亞蘭告訴記者,她的侄女就讀於鎮上一所小學,也是她的母校,現在教她侄女的大部分老師也都是她的老師。“幾十年了,鄉鎮小學教師來去總是那幾位,鮮有新面孔。如果某位老師請病假,一時找不到替補的教師,只能停課”。

  河北省唐山市某鄉村小學教師張佳(化名)已任教逾30年,談到學校面臨的棘手困境,她表示:“非常缺老師,面臨退休的老同志仍要堅守一線,工作量甚至比年輕時更大”。

  調查中,75.6%的受訪者表示周邊或家鄉的鄉村學校教師資源嚴重緊缺,其中,18.5%的受訪者直言非常嚴重。15.3%的受訪者認為情況一般。感覺情況不太嚴重和不嚴重的受訪者分別僅為6.8%和2.4%。

  趙亞蘭坦言,很多教職工甚至身兼數職。“學校的老校長現在除了管理教務,還兼任音樂教師。”她還介紹,鄉鎮小學臨時教職工招聘門檻很低,一些代課教師甚至只有初中學歷,一年級還出現過學生家長代任的情況。

  除此以外,60.0%的受訪者認為教育教學能力不足是鄉村教師隊伍的主要問題。其他還有:負擔重,一人擔幾門課或幾個班(57.4%);代課教師多(54.5%);老齡化嚴重(50.2%);流動性高,隊伍不穩定(37.4%)。

  北京教育學院校長研修學院副教授李雯認為,一方面,鄉村青年教師的缺乏導致師資隊伍的更新換代進展緩慢,年齡結構日益失衡,一名教師同時教授多個學科的狀況十分普遍。另一方面,老教師們的個人素質與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又得不到新生力量的補充,難以保障課堂質量。除此之外,鄉村教師執教條件差、教學裝置簡陋、生源不穩定,在工作過程中長期缺乏有效的鍛鍊與培訓,致使其教學觀念與方法日益落伍。

  69.9%受訪者擔憂教育均衡在鄉村難以實現

  調查中,59.7%的受訪者表示鄉村教師的待遇偏低;45.9%的受訪者認為鄉村教師社會地位較低,未得到應有的尊重;45.9%的受訪者感到鄉村教學環境偏遠艱苦;43.7%的受訪者認為鄉村教師課業負擔重,壓力大;34.8%的受訪者認為鄉村學生少,“倒逼”教師離開。

  張佳坦言,待遇不高確實是多年以來鄉村教師的痛處,此外,教學裝置硬體不夠、自然環境差、家長對教師尊重程度不夠也是重要因素。

  據趙亞蘭觀察,學生數量不足是學校難以擴充教師隊伍的原因。“只有特別調皮搗蛋的或者家裡經濟條件實在太差的孩子,才會留在鄉鎮就讀。大部分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到更高一級的城市裡讀書,有的在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去。”趙亞蘭回憶,她在馬邱小學就讀時每個年級平均有三、四個班,如今每個年級也就只剩一個班了。

  李雯告訴記者,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到鄉村小學任教,並不只是因為工資水平相對低下,立業、成家的'困難以及文化生活匱乏等因素,都成為青年教師下鄉的阻力。“很多年輕人其實不怕吃苦,但吃苦之後能得到什麼回報?這才是他們所看重的。在硬體條件差、學生越來越少的鄉村小學教書,他們看不到工作的價值,更看不到職業發展的前景”。她還提到,年輕人長期在農村生活,能接觸到的同齡人相對較少,難以建立穩固的娛樂、社交圈子,因此容易感到與現代社會脫節,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

  調查中,69.9%的受訪者擔憂教育均衡在鄉村難以實現,61.8%的受訪者覺得鄉村孩子得不到及時、有質量的教育,58.9%的受訪者直言人才青黃不接使鄉村教育面臨斷流,49.3%的受訪者憂慮鄉村的人文素質發展。

  張佳表示,有一大批老同志兩三年內都會退休。“若招不到接任教師,一再使用臨時代課人員任教,知識體系不夠、不專業,耽誤的是處在基礎教育階段急需引導的孩子們”。

  68.1%受訪者建議強化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

  在張佳看來,授業解惑、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最大意義。“‘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眼前急需做的,就是儘快擴充人才招聘,補充新鮮血液,同時可讓老同志做些力所能及的指導性工作。同時需加大財政支援,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李雯認為,改善鄉村教育問題,需從幾方面入手:一是改善鄉村的人文環境,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二是亟待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實踐系統化的改革措施。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展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培訓。

  她還表示,促進教育資源的網路平臺建設,對資源進行分科目的細化整理,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先進教學方法與材料的共享也是重點。“另外,可以以城鄉中小學一對一幫扶專案為紐帶,為鄉村師生打造瞭解現代化教學的平臺,推動城鄉教育協同發展”。

  如何扭轉鄉村教師隊伍尷尬棘手的現狀?68.1%的受訪者建議強化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其他建議還有:給予鄉村教師更多專業培訓和學習機會(63.6%),有效解決農村教師社保和住房問題(48.3%),探索建立“定向培養”制度留住人才(46.5%),逐步破解當地經濟發展困境(43.0%),調整提高基礎教育教師工資待遇(38.8%)。

  本次調查中,00後佔0.4%,90後佔25.3%,80後佔55.0%,70後佔15.5%,60後佔3.3%,60前佔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