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論文

企業管理論文3000字(精選10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的型別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企業管理論文30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企業管理論文 篇1

摘要: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流程,對於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益而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從企業管理流程和企業管理效益兩個方面出發,分析符合我國企業發展的管理體制,為進一步的合理化管理流程和提升管理效益提供依據。

關鍵詞:

企業管理;流程;效益

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成熟的背景下,對企業管理的重視度不斷提升,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流程對於完善企業經營,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下面就以企業管理為切入點,重點分析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的幾點措施。

一、企業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則

企業管理是建立在企業整體的戰略目標思想和發展理念基礎上的,這就要求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貫徹和落實企業的基本原則,以企業總體思想為依託,以實現企業經濟利潤的最大化。

一是,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化發展的原則。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想取得發展和突破,必須要構建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發展觀念,加強多方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最佳化配置,實現企業內化兼修和最佳化發展。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體制,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深入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中,要做到以整體帶動部分,以部分促進整體的發展,不能顧此薄彼,以確保企業發展和諧、統一。

二是,重視對企業管理,將管理觀念和管理體制切實的應用於企業觀念的各個方面,提升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發揮管理的作用,對外,為企業提供準確、真實、實效的資料依據,保障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內,推進企業內部發展的穩定性,打造企業內部文化,促進企業整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三是,抓住重點。一般對於企業而言,大大小小的方面都需要管理,這就難免造成管理的中心失衡,管理任務繁重,也影響了管理的效果,是管理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甚至在部分情況下,過多的管理量和缺乏頭緒的管理也喪失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出現無從下手、力不從心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企業要想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果,必須要理清思路,按照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原則,是管理工作圍繞一箇中心和一個重點開展,實現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如:重點關注一些風險性較大的專案、虧損嚴重的專案、創新性專案、主打專案等等,完善企業管理流程,靈活企業管理手段,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提升企業管理效益。

二、強調對企業的最佳化管理,提升企業管理的質量

強調對企業的最佳化管理,就需要樹立現代化的管理觀念,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對企業管理流程進行最佳化升級,明確管理目標和管理任務,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資訊化技術改變以往刻板、單一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升管理效益。

從企業資金管理質量方面來看。

一是清理虧損單位,所謂虧損單位往往對企業的經濟利潤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形成專門的清理小組分析虧損部門虧損的原因,以及其對企業造成的不利用影響,從整體出發,判斷虧損單位的價值,以確定虧損單位採用何種管理手段。如:虧損單位的虧損情況、發展潛力、發展前景、發展優勢等等各個方面,及時的進行有效的清理和處理,以降低對企業經濟的耗損,提高企業資金管理的質量。

二是清理低效或無效的資產。對於企業發展而言,低效或無效的資產不僅浪費了企業管理時間和管理耗損,同時也增強了企業運營風險。對此,定期的對企業進行綜合排查,對於一些低效或無效的資產採用修復利用、轉讓出售、租賃等方式進行清理,不僅能避免低效或無效資產造成的企業人力、物理、材料的耗損,而且也為企業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利潤,提高了企業資產流通的靈活性,增強了企業應對市場的競爭力,這種資產管理手段有效的提高了對資金管理的質量。

2.從提高企業管理效益方面來看。

(1)企業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在管理過程中要合理的利用人力資源,對於一些閒散人員和閒置人員要進行適當的裁剪,最佳化人力資源管理。對於企業發展而言,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成本中重要的一個部分。一旦閒雜人員過度不僅會造成企業人力成本消耗過高,還會降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影響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因而,在人才的選擇方面,要明確的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制定合理、科學的人才引進機制,對員工的選擇要符合要求,充分的調動和發揮每一位員工的價值和作用,各個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益。

(2)最佳化企業管理流程。對於企業管理而言,其管理流程是企業管理的一個依據和一個方向,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基本按照管理流程進行管理和規劃的。因而管理流程的最佳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係和影響到管理的質量和管理的效益。對此,強調企業管理流程的最佳化,成為提高企業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能有效的降低企業成本,解決企業生產矛盾,另一方面,對企業職能重複部分和閒雜人員進行清理,全面分析生產過程中的矛盾。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流程,實現企業各個方面的最佳化發展。

(3)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的引進資訊化建設。在資訊化時代,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企業管理需求,對此,企業要樹立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加強企業資訊化的建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於企業管理中,不僅有助於企業及時的瞭解和掌握內外情況,也提高了企業資訊傳播速度和效率,提升企業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三、提高企業管理效益的具體措施

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管理體系,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人才作為企業的第一生產力,在發展過程中,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為人才提供一定公平、平等的工作環境和晉升平臺,滿足人才對崗位要求和利潤追求。

1.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使其與員工薪酬、人員調動等方面掛鉤。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2.將具體的崗位要求和發展指標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和管理階層上,嚴格的按照績效考核體系的標準和要求進行考核,對各個部門、各個人員對企業發展的貢獻以及創造的效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為員工提供一個更為清晰的崗位定位。這樣將指標、任務落實到個人、部門,明確各部分之間的指標要求,各部門之間、個人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關係,不僅有利於部分集體感的建設,而且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管理的效益。

2.實行對標管理,提高緊張意識。從客觀上來講,實行對標管理是一種激勵手段,同樣也是尋求一種最佳、最優的管理方式,企業內部藉助對標管理,使內部部門和人員保持一個相對警惕的狀態,相互之間相互督促,互相作用,使內部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的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並能採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改善和調節,一方面,使內部工作人員在崗位專業性上和處理問題的靈活性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每一個工作人員在能在對標管理中找到符合自身的工作態度,並進行自我完善,大大的方便了企業的管理。

3.做好預算管理工作。企業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實現企業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在實施專案之前,要做好專案統籌和規劃工作,根據專案要求做好預算工作,如:經營預算、資金預算、專案支出預算、專案利潤預算等等,使專案各個環節的預算控制在一定的標準要求內,為實際工作的操作提供有利的參與依據,避免專案因預算失控和預算風險造成的企業資金的浪費,從整體上提升企業管理效益。

4.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做好風險評估工作是進行風險規避,提高風險預見性,保障企業健康、安全執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建立相應的風險評估小組,對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風險成因以及風險發生後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進行全面的評估。儘可能的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甚至杜絕風險性的發生,以避免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除此之外,對企業投資方面、財務方面、市場方面和法律方面也需要建立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最好風險預防工作,提高對風險的預見性,以保障企業執行的安全性、健康性、可持續發展性。

參考文獻:

[1]梁金久.創新管理最佳化資源配置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J].中國煤炭,2000.

[2]杜成林.淺談加強企業管理提升經濟效益[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

[3]楊瀟瀟.強企業財務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科技致富嚮導,2012.

企業管理論文 篇2

1現代企業加強經濟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企業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這已然成為現在企業管理層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加強企業的經濟管理能夠為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簡而言之就是,加強企業的經濟管理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現代企業要樹立經濟管理的意識。經濟管理體現在企業生產運作的各個方面,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論企業的型別還是規模的大小,只有加強企業的經濟管理,才能有效的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而且,強化企業的經濟管理還能夠有效的處理生產營銷中的一些問題,從而更好的降低風險。[1]

2現在我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沒有完善的經濟管理觀念

現在,我國很多企業中的管理層都存在對經濟管理認識不充分的情況,因為管理觀念比較落後,使得企業只是追求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的利益,忽略了經濟管理的工作。因為缺乏經濟管理的意識,使得企業的生產和銷售狀況百出,從而不能有效的保護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也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現在很多企業的管理層對經濟管理不夠重視,使得有關經濟管理部門的職責比較模糊,這樣就給經濟管理工作的展開造成了阻礙,沒有發揮其實際的管理作用,造成企業的經濟問題,阻礙企業的長效發展。

2.2沒有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

因為企業沒有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所以使得很多經濟管理工作都沒有辦法正常的開展。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很多現代企業所實行的經濟管理制度和以前的管理制度沒有太大的不同,無法適應現在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因為沒有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就不能確保企業內部職責的劃分是否合理,使得很多企業員工缺少責任觀念,一旦出現問題,就相互推諉,工作效率不高。與此同時,企業的生產運營和實際情況不符,從而加大了企業的風險,使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2]

2.3沒有創新的管理模式

現在,因為和很多現代企業受到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現在的管理模式沒有發生重要的改變,而是繼續以粗放型管理模式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發展,傳統的經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漸漸被淘汰。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企業在實際的經濟管理中,沒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只是單純的借用成功企業的經驗,沒有自主創新的觀念,而且沒有對問題進行全面的考量,使得經濟管理工作出現問題,不能有效的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

2.4經濟管理組織結構構成比較落後

經濟管理組織的落後性是現在很多企業都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其中的經濟管理組織也要不斷的發展,跟隨時代的發展。現在經濟管理組織落後主要體現在四個層面。第一,企業職能管理還是採取直線式的組織方式,顯然已經不能和現在市場相接軌,使得企業和市場出現矛盾,也不利於企業的長效發展;第二就是因為企業內部所設定的經濟管理組織模式不合理,過程比較複雜,沒有進行合理的職權分配,容易造成決策的失誤,大大的增加了管理層的管理難度,不利於資訊的及時傳遞;第三就是因為企業的管理力度不夠,使得很多員工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第四,經濟管理的實際效果不明顯,管理組織不能很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就是因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比較落後導致的。

2.5人力資源穩定性不強,管理不完善

因為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力度不夠,使得人口流動頻繁的情況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從而嚴重的影響了工作的進行,也不能取得較好的工作效率。企業對於人力資源有關專業的培養力度不夠,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技能培訓,很多職員的專業素質不高,專業知識和技能都嚴重缺乏,很難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而且,沒有建立健全相關的獎懲制度,從而抑制了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而且對於相關問題的問責沒有追究到個人,使得人力資源的穩定性比較差,使得人才的發展不能及時的跟上企業的發展腳步,也漸漸的打消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最後出現員工頻繁離職的情況,從而阻礙了企業的長久發展。[3]

3我國現代企業強化經濟管理的解決措施

3.1對經濟管理理念進行創新,健全相關的經濟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而且使用創新的方法去處理現代企業內部資源問題,這是所有企業都要高度重視的,也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的基礎。而且經濟管理制度還是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現代企業就需要在經濟管理制度中不斷的進行創新。現代企業不僅要對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模式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還需要給現代企業新增更多的活力和生機。現代企業還需要設立柔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企業員工在工作的時候不但能夠感受到企業對員工的關心,而且使得企業人員對現代企業有強烈的歸屬感,使得企業員工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現代企業還要對經濟管理中的有關內容和要求進行充分的瞭解,而且還要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這是很多現代企業必須要擁有的因素,建立健全獎罰制度,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現代企業設立嚴格的法制制度,使得企業員工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工作的管理。現代企業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使得企業員工能夠對工作抱有積極的心態,從而有效的處理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的問題。

3.2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

建立科學有效的經濟管理制度,第一要求企業擁有很強的觀察力,以及敢於實踐的精神,這樣能夠保證企業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的掌握社會的發展狀況。第二,對技術的創新同樣重要,技術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透過對技術的創新,才能夠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第三,還需要對營銷理念進行創新,採取持續營銷的方法對企業的庫存和積壓壓力進行減少,有效的積累資源,有利於產品的不斷創新。

3.3強化建設經濟管理組織

強化建設經濟管理組織,採取組織結構最佳化的方式進行強化。這就需要企業根據同步的部門、單位和個人進行恰當的分工,從而把責任落到實處。在企業管理中職能的明確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還要對自上而下的組織結構進行改變,加快資訊之間的傳播速度,從而有效的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從而有效的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確保工作的規範。

3.4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投入力度,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層面來看,要想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滿足三方面的規定。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相對於企業來說,人作為企業的主體,在企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從而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從而真心實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大幅度的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以便保證企業的平穩正常發展。然後,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從而保證企業的發展過程能夠受到有效的監管,從而減少企業員工怠工的現象,及時的發現問題,進行及時的改正。最後,健全相關的考評體系,對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考察,把評價結果作為企業獎懲的重要標準,根據級別的不同進行物質方面的獎勵,從而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4]

4總結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現在的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所以現代企業需要不斷的強化經濟管理,雖然現在的經濟管理還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透過對經濟管理觀念的創新和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不斷的強化經濟管理組織,強化人力資源的投入,設立相應的獎懲制度,進一步的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加強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管理論文 篇3

摘要:

由於我國市場化的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若想提高自身的經濟收益,那麼就一定要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來加強經營管理水平,並根據企業的特點,來建立一套成熟的經濟管理體系,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佔據一席之地,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討論一下相關的內容。

關鍵詞:

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範問題

由於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若想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經濟收益,就一定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並採取規範化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佔據一席之地,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討論一下相關的話題。

一、管理模式的特點

1.綜合性強

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是企業經濟管理的最高目標,同時也是企業整個管理體系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帶有極強的綜合性特點。企業在進行經濟管理期間,能夠有效的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的把控,從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並最終得以讓企業的經濟收益有所提升。

2.相關性強

目前,企業要想獲得巨大的利潤,確保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佔據一席之地,就一定要以企業經濟管理為核心,並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這樣的話,就能夠有效的開展後面的管理工作。目前,企業若想加強企業的管理能力,那麼前提就是要在經濟管理領域當中具有突出的表現,其次,還要加強整體與區域性的關聯性,我們知道,想要突出企業的管理能力,經濟管理水平至關重要,它能夠對企業的未來建設以及經濟收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大力發展經濟管理工作,從而加強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3.指導性強

財務管理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的管理者都是根據財務的實際狀況,來制定相應的企業發展策略,因此可以說,財務目標對企業的經濟管理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而企業透過經濟計劃去建立具體的發展策略,能夠找到正確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企業加強經濟管理水平是獲得良好發展的基本前提。

二、存在的'問題

1.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業之所以要建立管理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國很多的企業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管理制度,不過在實施的效果上,還是不能令人滿意,而主要的問題在於所制定的制度無法得到有效的重視。一些企業在管理期間,只做表面化的工作,因此讓管理制度顯得形同虛設,沒有達到其應該起到的效果,從而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效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管理方式落後

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還在採取粗放型的管理形式,而這種傳統方式已經無法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因此急需要做出改變,否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以及經濟收益。目前,由於我國對企業管理的發展越來越看重,因此讓很多的企業摒棄了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進而轉變到集約型管理,從而很好的確保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以及經濟收益的提高,除此之外,採取擴大投資的方式也能夠讓企業得到較好的發展。

3.人力資源問題

在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是非常關鍵的部分。不過目前的實際狀況是,很多企業的員工綜合素質較差,同時,在對員工的獎罰制度上,也沒有統一的規定,因此讓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著很多的不公平性,所以造成了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局面。這樣的狀況,極大的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熱情以及企業的發展。另外,很多企業員工的道德以及業務水平也存在很明顯的問題,這不僅對平時的工作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而且還會制約企業的整體發展。

4.組織能力僵化

很多的企業,存在著崗位重複、員工重疊的混亂情況,其實這恰好反映了目前很多企業組織機構僵化的實際狀況。而這種管理方式,直接造成了工作方式上的呆板,同時還沒有較強的靈活性,更為嚴重的是,企業並不根據外界發生的變化,而進行實時的調整,這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未來發展。另外,現在的企業過分的追求經濟收益,對企業的發展並沒有一個長期的規劃,而這種做法,顯然沒有意識到組織機構對於企業未來建設的重要意義,因此,相關工作者一定要注重這方面的問題。

三、措施

1.對理念進行變革

目前,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在理念上還處於落後的階段。而若想實現對企業經濟的規範化管理,則一定要加強創新工作的開展,將科學的經濟管理理念植入到企業的發展工作當中去,以此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發展經濟的氛圍,從而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若想做好創新工作,首先,就一定要從戰略和危機兩方面的管理理念入手。站在戰略管理理念的角度出來,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理念更加具有特色,它能夠改變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從而讓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對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在經濟管理形式上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做好應付困難的準備,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防止危機發生的管理制度,同時要培養員工的危機意識,時刻讓他們保持一種警惕心,這樣的話。才能夠讓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有所加強。

2.建立經濟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

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體系是企業能夠順利發展經濟的關鍵,因此,加強對經濟組織機構的完善非常的重要,它能夠起到最佳化企業資源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強化企業管理,這對於提升企業經濟管理的水平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企業經濟發展的管理者來說,一定要對企業經濟管理的各項法規制度做到全面的掌握,這樣的話就能夠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同時保證經濟管理模式的有效制定,這對於該模式的能夠被貫徹會帶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另外,也要對每個管理員的工作任務進行細緻的劃分,並建立科學合理的責任分配以及監督機制,從而可以對經濟管理工作進行及時以及準確的評估,而且還要保證每名工作人員取得經濟管理所需要的資源,這樣的話企業管理工作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3.對員工加強管理

若想建立規範化的經濟管理方式,不但要對物資和財力進行有效的分配,而且還要管理好企業的員工,第一,要對管理人員的工作任務進行科學化的分配,而具體的標準,則最好根據管理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與經驗等方面入手。同時,還要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活動,以此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這樣的話,就可以確保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另外,要加強員工對於管理工作的認識。員工要充分意識到,加強企業的經濟管理,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收入有所增多,這樣在確保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員工就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來,從而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最後,還要對企業的內部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工作,這樣的話,就可以給員工創造一個非常完善的工作平臺,而員工在這樣的工作條件下工作,自然會提升工作效率,從而為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帶來了充足的保障。

四、結束語

透過以上內容我們能夠了解到,若想加強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規範化建設,就一定要對理念進行變革、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並還要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相關工作者要積極努力,認真探索,爭取制定出更為完善的方案,從而讓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李兵.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範化策略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9):203,207.

[2]田繼欣.基於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範化問題的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5,(1):50-51.

[3]劉志敏.關於經濟管理模式規範化在現代企業中的探討[J].金融經濟,2014,(10):123-125.

[4]陳蕊.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範化[J].現代國企研究,2016,(8):12.

企業管理論文 篇4

摘要:

企業管理創新進行清晰地界定,全面分析企業管理創新的有利因素和阻力,深入探索實踐企業管理創新的方式方法,對於指導企業有意識地開展管理創新活動,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實現企業發展願景的內在需要。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創新; 途徑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界定

根據管理創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創新可以分為全新型管理創新和引進型管理創新。這兩種管理創新所需經歷的過程基本相同。

第一階段:發現問題。這也往往是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起因所在。在企業的運營中,企業的管理者面對競爭對手,經常能夠感受到企業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致使企業與競爭對手相比缺乏競爭優勢,又或者管理者居安思危,感覺到企業在提高效率、培養競爭力的過程中,某些方面明顯還有改進的空間,促使管理者對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問題進行界定並探究原因。

第二階段:尋求創新方案。這一階段是全新型管理創新和引進型管理創新的主要區別階段。企業既可以根據所發現的問題,採用全新的思想或方法,自主發明和實施全新的管理方式來進行改進,這就是所謂的全新型管理創新,也可以從外界借鑑已有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即所謂的引進型管理創新。一般而言,企業會從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內容選取多種創新方案以備選擇。

第三階段:評估和決策創新方案。根據自身發展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企業必須對創新方案進行評估和遴選。全新型管理創新未必經濟,引進型管理創新又未必適應企業實際情況。又或者,其所尋求到的創新方案的效果未必就能超過目前既有的運作方式,是否進行管理創新還不一定。但無論如何,企業都必須全面權衡之後作出一個決定。

第四階段:管理創新實施階段。管理創新必然涉及新技術運用、業務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資源調配,註定不會一帆風順,必須積極穩妥地予以實施。如果沒有一套經過深思熟慮的實施方案,或不能及時調整管理創新的步伐、步驟,又或不能獲得員工理解,往往可能導致管理創新的半途夭折。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動因和阻力

企業管理創新的動因。

(1)外部動因。一是新思想、新技術的出現。

一種新的管理思想、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往往可能推動整個行業管理方式的轉變,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忽視新思想、新技術的運用,就很有可能使企業的管理方式趨於落後。

二是社會和文化環境的改變。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的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都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需要企業不斷對管理方式進行調整,更好地適應這種改變。

三是資源環境的約束增強。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膨脹和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人們越來越普遍認識到很多資源不可再生,生存環境一旦破壞難以修復,從而使人們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這也對很多企業的管理運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適應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

四是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可供人們選擇的新產品、新服務越來越多,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必須不斷進行自身調整,提高生產力。

(2)內部動因。企業管理創新的主體不只是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企業管理者總是在追逐成本的最小化、利潤的最大化,這促使管理者不斷尋找企業運營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環節,謀求改良或改革途徑。同時,受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企業管理者有一種自然的危機感,主動尋求創新、超越競爭對手的方式和方法。而對於被管理者而言,他們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受眾,按照組織行為學的理論,這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也直接關係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滿意度,關係到被管理者自身價值的實現,對他們而言,也有一種改良管理方式的願望,這種願望也同樣是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內部動因之一。

管理創新的阻力。儘管企業管理創新有著有利的外部、內部動因,但它的推行絕不可能一帆風順,它必然面對以下一些因素的阻力。

文化因素。企業文化伴隨企業的成長不斷強化。在中國,受東方文化的長久薰陶,企業普遍較為缺乏創新、冒險精神。另一方面,存續時間越久或者規模越大的企業,愈加趨於保守。對於這些缺乏創新、冒險精神的企業來說,他們往往會擔心創新的管理方式可能導致企業的狀況不如從前,會使企業走下坡路。

利益因素。在特定的管理模式下,總有部分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獲得一些特定的利益。一旦企業進行管理創新,很有可能觸動他們的利益,甚至讓他們砌底失去特定利益。一經權衡,這些既得利益者會採取各種方式抵制管理創新的推進。

習慣因素。對於一些長期在某種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們已經習慣於他們日常的工作方式、內容,害怕適應不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內容,或是無法掌握新的管理技術,從而對管理創新懷揣一種牴觸情緒。

認知因素。儘管管理創新與科技創新同樣重要,但是相對於科技創新而言,管理創新顯得較為“隱性”,且其產生的效果,往往沒有科技創新帶來的效果那麼直接,因此往往也容易得不到足夠重視,難以保證實施力度。

三、增強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的途徑

建立創新型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創新的主體是全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們都有可能成為管理創新的發起者和執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須在企業建立一種與時俱進、敢於創新的文化氛圍,幫助員工培育和建立創新觀念,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始終依靠創新。

建立有利於管理創新的組織結構。從日益變化多端的外部環境和市場需求,增強管理創新和適應能力,其組織結構逐漸朝著三個方向發展:一是小型化。即對企業進行“化大為小”,把大公司分解為小公司或模擬小公司,鼓勵小公司擔負職責,激發創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隨著企業的發展,管理層次不斷增加,企業的管理呈現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業開始在組織結構設計上採用管理層次很少的扁平結構。三是有機化。也可稱為組織結構的柔性化。有機的組織結構類似一個生命有機體,這種組織結構在複雜多變的條件下顯示出良好的適應性,可以及時地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靈活而有效地反應。

建立學習型組織和知識分享機制。外部不斷更新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正是企業管理創新的源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實質上也正是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對這些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加以吸收應用的過程。

建立管理創新激勵機制。管理創新激勵機制的建立,有利於激發員工研究、提出管理創新方案的熱情。事實上,僅僅依靠少數的管理者,很難使企業持續保持管理創新的動力,也很難全方位地在企業內部開展管理創新,必須充分調動、發揮全部員工的創新熱情和聰明智慧。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認為,僅靠單純的行政命令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力,個人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遠遠超過企業的期望,同時員工同樣能夠進行自我管理。在國內很多企業,都建立了員工創新建議一旦採納即給予物質獎勵的措施,這樣的措施和機制無疑對加強管理創新是十分有利的。

企業管理論文 篇5

一、集團資金管理模式

目前對於集團化的企業資金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收支兩條線模式

收支兩條線模式是集團對成員單位實行收支控制,最大限度地集中和使用集團資金。集團根據各單位的預算向各單位撥付資金,進行支出控制;成員單位的收入賬戶定期歸集到集團的資金賬戶,由集團進行收入控制。集團透過收支兩條線的控制實現對整個集團的資金管理控制以及風險防範。與此同時,與該模式相對應的資金管理模式對預算管理的要求較高,企業缺乏相應的自主性,同時加大了集團總部的控制壓力,不利於成員單位的自主經營。

2.內部結算中心模式

內部結算中心模式一般屬於集團財務部,主要辦理內部成員單位之間現金收付及往來結算,按照預算撥付各成員單位的貨幣資金,並實時監控貨幣資金的流向,從而加強了集團對成員單位財務執行狀況的監督和掌握,但由於結算中心不是獨立的機構,一般是集團財務的輔助機構,因此無法單獨開立銀行賬戶,與一般銀行相比不僅賬戶管理功能不足,資金調劑能力有限。

3.內部銀行模式

內部銀行模式是一般銀行的業務及職能轉移到集團內部的資金管理當中,內部銀行在外部銀行開立結算賬戶,內部成員單位在內部銀行開立相應的賬戶,內部銀行主要處理成員企業的往來結算和集團內部資金調劑等職能。內部銀行的建立一方面發揮了集團資金的集中優勢,降低了資金成本,另一方面能及時掌握各成員單位之間的資金流向,並根據個單位情況進行相應的資金調劑。但同時,內部銀行作為集團的內部資金管理機構行政干預度較大,金融功能以及資金的市場功能發揮有限。

4.財務公司模式

財務公司模式與上述三種管理模式明顯不同,財務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的,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日常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主要功能是辦理集團內部成員單位的金融業務,為成員單位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以加強集團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的,市場化方式運作的非銀行性經營機構。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財務公司也在不斷的由服務性機構向營利性機構轉變,不僅為成員單位之間的日常結算和往來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同時還不斷為成員單位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並逐步擴大經營領域向證券、票據、租賃、投資、擔保等方向延伸,不斷加強完善財務公司的金融功能及資金的市場功能。但由於財務公司的專業化程度角度對集團的管理結構以及財務公司的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一般適合成熟期集團化企業的資金管理。

二、資金管理的目標

無論是哪種資金管理模式,針對集團化企業資金管理的特點,集團化企業的資金管理實現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集團資金流的及時有效監控及風險控制

集團化企業由於其較多的成員企業及較廣的經營領域使得集團化企業的財務核算及資金管理相對複雜,集團總部需要透過有效的資金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各成員單位以及整個集團的資金收支和生產經營狀況以便集團的統籌安排,有效的資金管理方式不僅能夠為集團總部提供清晰的資金收支及運用情況,便於集團對各成員單位進行有效監控,同時還能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隱藏的風險,進行相應的控制和規避。

2.集團資金的集中有效利用,達到規模效應

集團化企業與一般的企業相比雖然整個的管理結構更加的複雜和龐大,但同時集團企業也具有相應的資金的集中優勢,形成資金合力,不僅能夠增強整個集團的資金實力,還能夠提高集團的信用等級,提高整個集團對外部銀行的議價能力,降低財務費用。同時集團還可以利用集中的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業務,提高資金收益。因此集團資金的集中優勢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達到了規模效應。

3.及時有效的內部資金平衡,減少體外迴圈

集團化企業的資金集中優勢不僅能達到規模效應,還能夠根據成員單位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相應的資金餘缺調劑,避免資金實力不均的成員單位存貸兩高,造成資金的閒置以及財務費用的增高。同時由於資金在集團內部進行餘缺調劑,大大節省了資金體外迴圈的時間,提高了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有效的協同執行,集團戰略的有效實施

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不僅能對集團的財務核算提供有效的依據,更能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服務。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需要各成員單位之間以及各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進行密切的協同合作與執行,只有上行下效,及時溝通,協同合作才能夠保證整個資金管理體系以至整個生產經營體系的順暢執行。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不僅能反映各單位各部門的生產經營狀況,為集團的戰略實施提供評價考核的依據,同時還能夠反映集團戰略實行過程中各單位幾個部門存在的問題,為集團戰略規劃的修訂及制定提供依據。

三、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的措施

1.加強資訊化建設,實現資訊的有效溝通

當今的社會,資訊成為一種有效的社會資源,隨著資訊化技術的發展,資訊化的應用也更加廣泛,資訊的有效傳遞和溝通也逐漸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而資訊的有效及時傳達不僅需要有效的管理體系更需要資訊化的支援。同樣一個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更需要一套完善的資訊系統為其提供相應的硬體支援,使相應的資金資訊能夠全面及時的傳達到企業的管理層,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依據。尤其是集團化企業更應該加強資訊化建設,以便使管理層能夠高效快捷全面的掌握集團資訊。首先,應建立整個集團的資金管理網路,統一集團的財務管理軟體,規範相應的會計處理辦法;其次,隨著業務的不斷髮展對相應的資金管理及財務核算軟體進行更新升級,並使其他的業務模組更好的相容;再次,加強硬體裝置的支援,對整個集團的資訊化裝置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保證裝置執行高效順暢;最後,加強對相關人員的資訊化裝置的使用培訓,使財務人員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最新的使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企業的預算管理

集團對成員單位資金流的監控和評價通常以各成員的預算為依據,因此加強集團內部的資金預算尤其是強化企業集團的全面的資金管理,嚴格按照預算控制資金的流動,並根據預算的執行情況對各單位各部門的執行力度進行評價,不僅能夠判斷各單位的資金執行狀態是否正常,同時還可以根據預算與實際的差距發現問題並進行改進。強化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首先,根據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設定相應的資金管理許可權,做到資金的有效管控;其次,成員單位定期提供各單位的預算報告並報各級主管審批,審批過後嚴格按預算執行,並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監督執行;最後,集團根據各單位的預算及執行情況及時進行資金排程,滿足生產經營需要。

3.加強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充分發揮集團的資金集中優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不僅能夠節約資金的週轉時間提高資金的週轉率,而且能夠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甚至提高資金的收益。首先,充分利用集團的資金優勢,統一集團資金,提高集團議價能力,降低融資成本;其次,合理安排集團資金排程,調劑餘缺,減少資金在集團外迴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資金週轉;最後,形成資金池,針對個別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特殊調整,最大限度發揮資金作用。

4.發揮企業資金管理體系的金融功能

企業資金管理體系不僅用來核算企業財務,還可以透過集團資金的統籌運用發揮其籌資及融資作用,尤其是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各種投融資工具的產生,企業的資金管理除了傳統的核算功能之外也不斷向更新更深的方向發展,因此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不僅加強其核算功能還應該充分發揮其金融功能。首先,應該完善資金的管理架構,分設不同的部門對企業資金核算以及投融資等分別進行管理,並對總部負責;其次,充分利用集團企業的上下游及供應鏈優勢進行資源整合,為上游提供專業的投融資服務促進集團資金能夠保值增值;最後,加強資金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金融市場以及各種投融資工具的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做到遊刃有餘。

5.發揮企業資金的市場功能

企業集團的集中資金雖然為成員單位的結算和集團的資金調劑提供了方便,但並不意味著集團的資金就可以無償佔用,無期限佔用。因此,加強集團化企業的資金管理還需要加強資金的市場功能。首先,應加強對成員單位的信貸管理,制定完善的信貸政策,根據成員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決定對成員單位的貸款額度、期限及利息,到期進行結算,防止部分企業無償佔用,無限期佔用集團資金;其次,按照銀行的存貸款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資金價格,對成員單位的存款及理財給予相應的收益,對貸款加收相應的罰息並加入觀察名單。最後,規範各成員單位的資金有償有序使用,樹立成員單位資金使用的市場意識,加強市場化管理,不斷做到與外部市場的有效接軌。

企業管理論文 篇6

摘要:

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極大地改變了經濟環境,企業亦由此逐漸轉變了自身經濟效益的增長方式。基於這一新形勢,企業應採取何種措施加強資金的管理與控制工作成為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本文以電網企業為例,對其在新形勢下資金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透過引入“三集五大”體系,明確其問題的應對原則,進而提出加強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電網企業;三集五大;資金管理與控制

資金管理是對資金的來源與使用進行計劃、控制、監督與考核等各項工作的總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深入,電網企業針對資金活動提出並發展了一系列監督與管理政策、制度及方法,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部市場環境的巨大改變及電網企業自身的飛速發展突出了當前資金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資金管理效率與效益的提升產生了制約,因此,企業開始對其資金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加強成為了電網企業所必須面臨的現實與重要課題之一。

1當前企業資金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

1.1預算制度形同虛設

現行的電網企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其資金的籌集與運用欠缺科學論證與正確判定,在企業的具體經營過程中,實際資金需求量為多少、資金投入方向與投資方式如何、預期收益多高,資金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怎樣管理與控制資金的使用及其使用過程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尚欠缺一套全面且有效的措施與機制來作具體分析,很多時候企業都是緊緊依靠感覺與經驗進行控制與決策,使得其內部的大量資金在專案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投入高、效益低、投資分散、規模有限等局面,大量資金遭到閒置或浪費,使預算機制形同虛設。

1.2資金調控方法不成熟

現階段,電網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之時遵循“收支兩條線”原則,並且在資金存量的控制、銀行賬戶的集中以及資金排程的加強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目前,電網企業收入與支出的整體規劃依舊不足,其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明確標準仍需要進行科學的制定,“高存高貸”現象明顯,內部資金調劑力度有待加強。不僅如此,電網企業主要將資金用在了內部的投資上,工程建設領域支出較多。有時以安全生產為前提,企業會過度地遵循重質量而輕經濟成本效益的原則,這在無形之中對企業自身的資金管控成本予以提高,使資金的整體運作效率得到降低。

1.3收支監管體系有待規範

很多電網企業在進行劃款之時多以網上實施劃款方式為主,但是,仍有少數企業存在著“走收”與“坐支”的狀況,更為嚴重的,個別企業還會出現少數收入不走收入賬的現象,這就造成了賬外資金的迴圈與電費資金的沉澱。除此之外,目前電網企業在面臨“大客戶”能源資金預收現象之時所採取的處理方式為各級分管公司自行管理,這容易造成人為調控達標與藉機牟利等現象的出現。由於預算管理是資金支出的主要實現方式,健全制度保障欠缺,得力人員安排欠妥,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電網企業在收支監管過程中因其存量與流量的巨大而增加其實現難度。

1.4資金迴流同質性嚴重

電網企業一般有著比較統一的經營與管理模式,其每月的收支時間大體一致,其中,月初與月末為波峰狀態,而月中則為波谷狀態,資金流動的同質性較為明顯。這樣一來,電網企業的款項資金流入會受到很大影響,其催收環節容易出現問題。此外,資金迴流的實效性會對其精細化管理產生直接影響,容易對資金持有量及資金支出使用等多個環節產生制約,資金的迴流管控工作有待加強。

2“三集五大”體系下的問題應對原則

在集團化運作、節約化發展、精細化管理以及標準化建設等多項要求下,“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得以提出,它是對人、財、物進行集約化管理,透過大規劃、大建設、大執行、大檢修以及大營銷體系的構建轉變企業的發展方式。一方面,“三集五大”是針對核心資源而進行的集約化管理,另一方面,它又是對企業核心業務的統籌,目的在於對企業核心業務的縱向貫通與橫向協同予以實現。“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提出為電網企業解決上述資金管理與控制問題制定瞭如下原則。

2.1微觀經濟效益原則

所謂微觀經濟效益,指的是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亦即在“三集五大”體系建設指導下,透過在企業內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來將其經濟效益予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透過資金預算與資金使用兩個過程對其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預算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持續改進方針予以體現。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要加強管控力度,儘量避免出現超出預算費用的現象。電網企業財務部門需要最大限度地將人力與物力兩項資源集中於資金的預算與使用過程中,對科學預算及有效監管予以保證,積極推動企業財務管理集約化管理目標的實現。

2.2宏觀經濟效益原則

宏觀經濟效益是將社會的經濟發展作為整體來看待的。企業與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目標是相互依賴且相互促進,它們的實現並不對立,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反過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亦會向社會經濟效益的增加貢獻自身的力量。由此,電網企業應積極地將地區經濟發展視作其奮鬥的目標之一,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之時要具有靈活性,不能太過死板,要兼顧剛性管理與彈性管理,以對政府的決策予以適應。

3企業加強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具體措施

3.1發揮預算作用

資金的合理使用密切聯絡著預算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程度,電網企業在進行資金管理與控制之時,第一,應完善其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組織體系,對資金預測、決策、執行、管理以及考核等各層面的責任予以落實,擺脫存在於電網企業中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不完整的通病。第二,電網企業應將其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保證其權威性與專業性。在企業發展層面,應加強規劃,透過逐級編制與審批以及滾動管理,在電網企業中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將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各項工作置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環境中,規範化資金管理與控制,實現有限資金的充分利用與經營管理水平的改善。第三,考慮到電力施工專案涉及到土地徵用及林木砍伐等問題,其賠償在電網企業總的資金支出中佔據較大比例,不確定性不容忽視,因此電網企業應制定合理的電力建塔佔地賠償標準,將土地徵用、青苗賠償以及林木砍伐等費用編制到其工程建設預算當中。

3.2提高資金運作效益

第一,努力降低財務費用,對債務結構進行最佳化,在選擇融資渠道時對超短融、中票等低利率型別的渠道進行優先使用,合理化長短期貸款的置換工作。第二,提高對資金集中的重視度,儘可能地將更多的地市局銀行收入賬戶納入到系統資金歸集體系之中,使資金的歸集率得到提高,實現對資金規模效益的發揮。第三,對上下游無息負債進行合理使用,同時對合同支付條款加以規範,透過友好協商供應商與施工單位,以合法合規為前提,最大限度地對款項支付時間予以延長,提高無息負債的利用率與資金的使用效益。第四,清理往來款項,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與協作,清欠催收,清理處置庫存物資,建立並健全兩金清理的長效機制。

3.3健全監控機構與風險管控體系

在對專業的監控機構進行設計時,應遵循獨立性與權威性原則。第一,在組織、人員、工作以及經費等多個方面,專業的監控機構應該與被監控單位相互分離,獨立行使監督控制權,相關人員不得干預,以將專業監控的客觀、公正與有效等特徵充分體現出來。第二,審計機構地位與設定層次的高低能夠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其地位與設定的層次越高,內部的審計工作就越能夠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與電網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應採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的專業監控模式,這有利於審計人員工作的獨立開展,其組成人員應為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對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進行管理,同外部審計進行協商,檢查財務報告。為了推進風險控制工作,電網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資金風險管控體系,樹立全員參與意識,使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參與到資金風險控制工作當中。例如,圍繞“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加強資金介面管理、價值管理方式調整以及資金集約化與專業化水平提升等各項工作,保證資金的安全與完整,及時對資金風險進行規避。

參考文獻

[1]陳明.論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5(9).

[2]楊魯明.管理模式創新、財務風險與反腐敗——基於國家電網“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分析[C].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學術年會,2013.

企業管理論文 篇7

摘要:

當今是資訊化、數字化時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最佳化我國經濟環境的同時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企業經濟任重而道遠。面對諸多挑戰,企業管理者就要有開疆拓土的精神,在充分了解當下發展實況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管理會計是企業日常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會計資訊系統和決策分析等方面。不難發現,傳統的會計體系已經跟不上現代企業經濟發展的步伐,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採取新的管理方式,融入時代元素,創新建設現代企業管理會計。只有這樣才能在加強企業管理,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發揮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價值與作用。

關鍵詞:

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多元化發展,提高資訊化程度,加強企業管理是每個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現代企業管理會計以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專門有效的會計資訊為目標,採用專門的會計方法,進行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整合各種會計資訊和會計報表的一種管理方法。面對當前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進步緩慢的這一事實情況,國家要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為管理會計提供法律支援;企業領導者也要加強團隊建設,制定出一套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管理會計體系,實現決策者要求與財務會計反映情況相符的目的。

一、現代企業管理會計的重要性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與市場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背景下,現代企業的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我國的市場競爭力,所以大力發展現代企業是時代所需,在這一過程中,加強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就顯得格外重要。管理會計作為現代企業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重要決策的制定有著很大的借鑑意義,也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市場所佔份額大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格局從計劃經濟逐漸向市場經濟轉型,所以這種世界範圍內的經濟交流就要求企業管理會計體系不能再僅侷限於反應企業財務狀況,而是應該在此基礎上發揮其核算監督的作用,提高企業財務資訊的使用價值,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利潤。所以,當今社會加強現代企業管理會計是十分重要的[1]。

二、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發展現狀

(一)處於轉型升級階段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將退出歷史舞臺,市場經濟將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格局中佔據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程序加速,這對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提出新的要求[2]。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不能再依靠單一的管理會計體系,而是應該融入新的時代元素。現代企業管理會計只有順應發展需要,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才能加快發展的步伐,提高效率,實現利益最大化。才能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觀念落後,人才匱乏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一些思想認識是根深蒂固的,體現在企業發展中就是傳統觀念意識強,很多時候還停留在傳統的記賬,稽核意識裡,缺少新的應用型理念。一些會計工作人員沒有參與到決策中,沒有以一個參與者、決策者的身份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中。另外,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會計工作還處於摸索和學習階段,一些意識和想法還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面對經濟大環境裡好的和壞的理念,還沒有明確的辨別能力,這個時候就要求企業要勇於做出選擇,摒棄不好的,學習好的方面。並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採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培養專業性更強的人才,擴大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隊伍,為我國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5]。

(三)資訊化程度不夠

毋庸置疑現在是資訊時代,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離不開資訊這個重要載體。會計管理資訊化,可以使各項財務資訊系統化、規範化處理,將有利於企業決策者對財務資訊的使用,從而做出正確決策,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今天,加強對現代企業管理會計的建設離不開對資訊科技的應用,發揮企業管理會計資訊化的控制作用,加大管理會計資訊系統化程度,是現代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如何加強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一)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加強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企業作為所有經濟活動發生的主體,要在市場經濟這個大的環境下整合思路,進行科學創新,建立新的管理模式,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4]。要在“走出去”的同時“引進來”,企業在發展中要積極學習國外的管理模式,意識到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在一個企業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機制和技術上進行改革創新,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推動現代企業發展。

(二)及時調整財務機構

加強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需要及時調整財務機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審時度勢,依照國家相關的法律規定並結合自身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來加大進步的步伐。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需要對財政部門的機構進行適當的調整,設定專門的部門,做出相關的崗位調整,引入專業性強的工作人員,解決崗位配置問題,由原來的單一發展模式調整為財務機構的多元化發展。企業各個部門在獨立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加強交流合作、最佳化配置、優勢互補,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財務管理會計體系的改革工作,推動企業發展。

(三)發揮ERP系統的作用

加強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需要發揮ERP系統的作用。ERP又稱為企業資源計劃,是為企業領導者提供戰略方案服務的管理平臺,對企業管理會計工作具有統領作用。在依照財務資料的基礎上建立資料模型,實現整合各類資訊的目的。ERP系統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充分運用資訊科技的便利條件,充分發揮其整合作用;另一方面,ERP系統採用先進的管理技術,針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需要進行控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並能不斷地與國際先進技術進行交流學習,無疑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系統[5]。相信ERP系統的投入使用將有效避免管理會計工作中一些易出現的問題,將使我國的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獨具特色。

(四)培養專業人才

加強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需要培養專業人才。現代企業管理會計經濟活動存在一定的複雜性和反覆性,這個時候就需要完善的培訓機構和專業的工作人員。只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支援相融合,專業人員做好保障才能加強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具體可以:學習外國先進管理經驗,取其精華並應用在實踐中,設立專業的指導團隊,提高整個會計工作的戰鬥力;要加強會計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進行交換學習,不斷訓練與自我提高;採用績效獎勵的形式鼓勵表現突出的會計人員,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提高專業性[6]。推動企業管理會計工作與時俱進,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由此可見,管理會計工作是當代企業會計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企業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機制做指導,最佳化運用各項會計資訊,找出各項利益的契合點,為企業領導層正確決策提供正確的理論支援。同時也要加強國內外的交流協作,學習先進的經驗技術,培養專業性人才,加大管理會計工作的部署工作,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希望透過本文對現代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基本論述,使企業管理者能清醒認識到當下企業管理會計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國家體制和具體的管理模式的共同改造來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完善我國管理會計體系,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孫洋.建立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推進現代企業經濟發展[J].科技與企業,2015,08(01):25.

[2]封毅.加強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0(01):105-106.

[3]陳景條.關於我國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實踐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5,11(08):70-71.

[4]尹曉偉.推進電網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思考[J].會計師,2015,09(21):57-58.

[5]趙宣華,胡翔,單立.推進中小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探討——以溫州市為例[J].管理工程師,2016,12(05):49-53.

企業管理論文 篇8

摘要:納稅是企業的義務和責任,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稅收管理。企業必須在遵守相關的稅務法規規定下照章納稅,同時又要充分利用法規中有利於企業的條款為企業尋求方法來減少稅費、達到節省稅收及理財雙結合的一項管理工作,為企業提高市場發展空間提供有力的保證。文章基於企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探討其稅收籌劃的應用。

關鍵詞:稅務籌劃;生命週期;降低稅收

一、引言

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與稅收籌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同時國家稅收不斷更新徵收體制的管理,逐步增強了對企業的稅收約束。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合法的方法來降低企業整體稅負,為企業贏得一份可觀的利潤。稅收籌劃涉及企業的各個業務領域、各個職能部門,各個管理層面,管理者必須在全面熟悉企業各個運營環節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運用稅務徵收方法、合法合規的針對每一項業務領域進行涉稅分析與籌劃。因此,稅務籌劃可以說在幫助企業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與財務會計管理水平的同時,為企業尋求價值最大化。

二、企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稅收籌劃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稅收的籌劃,它不論處在國內還是國際、哪一個稅種、什麼樣的主體,它的本質上是一個方法體系、息息相關、環環相扣。從企業的繳稅過程來說,企業照章納稅是企業的義務,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合法合理的途徑進行納稅籌劃,維護企業自身經濟利益、以達到減少稅費支出,也是納稅人應當享有的權力。企業經營管理者往往可能對稅收政策理解得不夠全面、不夠清析,在實際納稅時導致某些稅收應該享有優惠政策的反而未能享受或未能夠全面享受;在企業初建時間確定企業經營方式、核算方法時未能經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作出實行稅負節省的最佳籌劃方案;在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企業透過稅收籌劃的方式,運用合法合規的手段來享有合法的權益。以下從公司的發展必然所經歷的生命週期來劃分四個階段進行稅收籌劃分析。

(一)新建時期企業的稅收籌劃

首先,註冊地址的選擇,國家宏觀調控為改善地區性經濟佈局和產業結構,成立了很多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很多地區在我國的稅收政策上施行了稅收免稅或者執行地區區域的優惠政策,如:沿海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園、西部開發區、“老、少、邊、貧困”的地區、特區經濟、關稅保稅區等,結合企業的產品特點及技術要求可以選擇稅收優惠多的地點作為企業的註冊地,來達到稅負降低的效果。其次,在產業發展上,市場是衡量產業發展標準尺,國家常為鼓勵新型方面、環保方面、節能減負方面等產業的發展,推出一系列對這類行業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如:積體電路行業施行了即徵即退增值稅優惠稅收政策,高薪技術企業中在所得稅方面給予減免15%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企業的產業優勢來選擇稅收政策的優惠,使之降低稅負。最後,按公司法要求,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多種型別。公司型別不同而納稅身份不同,稅收的待遇不同,比如,在所得稅的稅率方面,有限責任公司與合夥制所得稅按25%、個體戶按9檔稅率計算等。這些方方面面的事項都需要企業成立前分析國家稅收政策,找到最適合的本企業在行業中以及區域裡最有發展前景的方法,做出稅收籌劃方案,確定稅負最低稅,從而實現“節稅”的目的。

(二)發展時期企業的稅收籌劃

首先,結合企業產品成本構成選擇納稅人的身份,就增值稅徵收方式納稅人身份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前者需要抵扣進項稅額後徵收,後者採用簡易徵收直接用當月的收入乘以稅率。基於這兩種計算稅收的差異結果,企業具體在選擇時就要考慮,組成產品的生產成本主要用的原材料、消耗品、生產裝置等的來源能不能正常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這部分的成本所佔的比例有多大;比如,一家來料加工的企業,抵扣的範圍只有水電費和一點消耗品,採用小規模納稅人稅負為3%,採用一般納稅人稅負遠遠超過3%。因此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和條件進行選擇,以此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其次,企業貨款的結算方式可以來選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如:出貨時直接收回貨款、採用託收承付方式、採肜委託銀行收款方式等,使得企業現金入賬時間與納稅人義務時間一致,有些還晚些。這樣一下來企業就有足夠的現金繳納稅款,也相當於為企業借到一筆短期的無息貸款。

最後,發展時期兩個方面的投資選擇,一方面:直接投資生產線、生產專案等,在這個投資之前必須要考查好投資產品的市場份額,壽命以及投資成本收回的期限,這些直接影響當期和後期的稅負。另一方面是對外投資,這個時候企業就要權衡企業的實際經營規模、行業自身的性質與在所佔的市場份額、本次投資的意圖和投資管理人員的喜好,以及企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以及承受風險方式,分析企業承擔經營風險還是投資風險;從投資額佔被投資企業的比重來劃分的直接控制、重大影響等確認會計核算方法,而採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所產生的稅收不同,如:權益法下的投資賬戶要按期調整,成本法下的投資賬戶就不需要,因而可以遞延納稅;財務戰略中的股利分配方面有一種稅負差異,如:股份制企業股東們最不喜歡發放任何一種股利,因為發放股利、股息,股東們要繳一筆可觀的個人所得稅,所以他們一般透過提高股票價格來間接增加他們的財富。

(三)穩定時期企業的稅收籌劃

穩定期在企業生命週期內是最為理想的時期。它給企業帶來大額的收益。

第一,繳納所得稅的籌劃,賬面上有以前年度虧損,將盈餘彌補虧損,稅法允許用當年稅前利潤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額,彌補時間為5年,超過5年的不可以再補虧,沒超過5年的可延續補虧。免繳企業所得稅,多利用當年的新優惠政策,多列稅前扣除專案和扣除金額,比如:2015年的稅法優惠政策中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減少稅的負擔。

第二,企業透過技術改造購置國產裝置的稅收籌劃,進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時利用節能、降耗等裝置,以增大裝置購置當年的抵面額,同時,有些地區還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節能裝置改造的補貼。比如:在深圳的專案中只要符合節能、降耗、環保、安全等要求,就可以向深圳市經濟貿易和資訊化委員會申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新材料產業專項資金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扶持計劃的補助,幫助企業減少稅負的同時為企業爭取了一筆額外的收入。

第三,稅後利潤股利分配的稅收籌劃,分配股利的方式主要有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兩種方式比較,股東分配現金紅利所得,按規定的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取得股票股利卻不需交納個人所得稅。從經營整體上看不是多交稅就一定不好,發放現金股利會激發股東們的積極性,因此企業應多方面考慮,結合企業的特點籌劃發放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比例。

(四)收縮時期企業的稅收籌劃

因產品技能更新換代達不到市場的需要,或者產品供過於求,企業的銷量、利潤連續下降,保持負增長時,增大負債壓力,經營困難日益增加等。紛紛出現的各種狀況時說明了企業已進入了收縮期,這個時候企業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企業改變經營戰略及經營方向,稅收籌劃按照創立期進行;另一種可能是兼併破產,唯一方法加強財務控制減少資金流失。

三、結語

企業進行合理稅收籌劃的行為意味著經營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規範了核算制度,加強了核算能力,提高了管理水平。另外,靈活運用退稅法與延遲納稅法以及更新裝置獲得政府扶持,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資金來源,為企業資金週轉帶來利便,不僅合法合規而且不用任何息費成本,因此稅收籌劃也可以說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財的一個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楊成賢.財務經理必做100件事[M].中國致公出版社,2002.

[2]譚志軍.做好稅收籌劃的36個策略[M].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3.

[3]國註冊稅務師執行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編.稅務代理實務[M].中國稅務出版社,2012.

[4]劉宗連,羅雄.稅收籌劃視角下我國稅制完善研究[J].中國高薪技術企業,2016(01).

[5]王薇茜.建築企業實施“營改增”的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5).

[6]黃賢紅.“營改增”後房地產企業的稅務籌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5).

企業管理論文 篇9

【摘要】

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直接導致各行各業對電力的需求量逐漸加大,這對於電力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電力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在滿足整個社會對電力的需求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供電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電力企業必須不斷創新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

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建議

1引言

科學、有效的管理工作是電力企業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面對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改革和發展,電力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力企業要想發展和進步,必須創新內部管理工作[1]。本文簡要論述了電力企業進行創新管理的原則和目前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創新工作的建議,希望能夠為電力企業的管理創新工作提供參考。

2電力企業進行創新管理的原則

2.1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在電力企業進行管理工作創新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2]。人才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在企業的發展程序中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可持續利用性,對於企業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電力企業要充分認識到人才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企業管理工作創新的過程中要做到對人才的尊重和重視,充分挖掘和激發人才的創造價值,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電力企業要對人事管理辦法進行創新,堅持以人文字的管理理念,建立高素質和高技術的人才隊伍,為電力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2.2堅持服務市場原則

電力企業的發展要以服務市場為原則,市場是電力企業的導向,電力企業在管理創新過程中要加強對市場的服務意識。與此同時,電力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找到符合自身企業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並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管理模式進行一定的創新。在管理創新過程中,電力企業要調研市場需求,將企業的經營與市場營銷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使電力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3堅持戰略目標原則

戰略目標原則即堅持並認同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要求的原則。企業發展戰略是決定企業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電力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企業發展方向的指導下,以市場經濟發展為依據,推動電力企業向前發展,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

2.4積極進行員工培訓

要想將電力企業的創新管理工作做到更好,做到更高,只靠電力企業的管理層和高層人員是遠遠不夠的,要更全面、更穩健的發展,更需要電力企業工作人員和一線人員的全面提高。作為電力企業的高層和管理層人員,不僅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技術,更需要培養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3]。提高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員工培訓必不可少,要制定相應的培訓課程和相應的培訓機制,對員工的創新能力進行培訓,進行提高。員工積極參與課程,積極參與培訓,創新能力有提高的員工,可以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充分調動員工的創新性和積極性,實現電力企業全面,各個層次的全面發展,實現電力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3目前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電力企業管理模式比較滯後和陳舊

電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壟斷現象,導致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較小,電力企業的管理工作重點也只是放在了安全生產方面。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局面,電力企業自身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加,因此,電力企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注重企業管理的資訊化建設,從而不斷提升電力企業整體的管理工作水平。

3.2電力企業管理理念落後

由於電力企業在國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電力企業在我國長期處於壟斷的地位,這就造成了我國電力企業的管理理念無法適應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這些陳舊的管理理念嚴重影響到電力企業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的生存與發展,對我國的安全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電力企業在新時期的市場激烈競爭中,必須改變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理念,逐步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要求,結合世界先進電力企業的管理經驗,不斷創新管理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3電力企業資訊化系統不完善

面對電力企業的深化改革和發展,電力企業開始加大對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水平和建設力度。但是,由於受到電力企業落後的管理理念等的影響,電力企業的資訊化建設還不夠完善,缺少科學和系統的規劃,並且,電力企業的各個系統之間還不能完全實現資料的共享,這些都導致電力企業的統一化、規範化管理目標難以實現,進而導致電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足。

3.4考核制度過於陳舊

首先,考核機制中缺乏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目前電力企業的考核機制中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導致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其次,缺乏完善的培訓考核機制。很多電氣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和考核機制,導致企業職工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從而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4對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的建議

4.1創新電力企業管理理念

電力企業應該樹立先進、科學的知識型管理理念。電力企業在對企業管理工作進行創新的同時,要將創新的結果轉化成電力企業先進的生產力,建立學習型管理模式。首先,電力企業要培養團隊型管理思想,靈活運用管理方法對電力企業的工作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增強團隊整體的協調性和合作意識;其次,電力企業要樹立無形資產管理理念,將無形資產,如管理技術、上標、專利等進行增值,從而不斷加強電力企業的科技優勢,促進企業創新和發展。

4.2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人才是制約電力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電力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說,人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電力企業要不斷創新人才的使用方法,充分發揮人才的優勢,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根據企業的發展和相應崗位的具體要求,選擇符合要求的人才,在企業工作允許的條件下,進行企業崗位安排,讓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得到相應崗位;另一方面,企業薪酬改革,每一個人的績效工資和企業發展相掛鉤,讓有能力人才薪酬支付高於其他同事,使員工積極性得到最好發揮。

4.3最佳化營銷管理,樹立服務意識

很多電力企業對市場開發工作的忽視直接導致了電力企業營銷管理效率的低下。電力企業為落實管理工作創新,必須開發市場,構建良好的客戶關係,最佳化營銷管理,樹立市場服務意識,推動電力企業向前發展[4]。一方面,電力企業必須認識到營銷管理的重要性,加大研究力度,借鑑、吸收國內外優秀經驗,結合電力企業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電力營銷體系;另一方面,落實公關管理工作,與客戶建立良好關係,以市場資訊為依據,樹立電力企業的形象與品牌。

5結語

總而言之,電力企業的管理創新工作對於電力企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在電力企業創新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電力企業管理制度、最佳化電力企業的管理模式,並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提高電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梅華.當前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的要點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7):160-161.

【2】王海軍.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探究[J].能源與節能,2016(03):60-61.

【3】鄭超婧.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探討[J].現代工業經濟和資訊化,2016(17):116-117.

【4】孔慶平.電力建設企業施工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企業管理論文 篇10

摘要:

現代企業在不斷髮展過程中,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促進企業管理會計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動力量,已經得到了企業內部的高度的重視與關注。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葆生機與活力,就必須要加強管理會計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本文主要針對依託內部控制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會計水平展開深入的研究,以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關鍵詞:

內部控制;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研究

目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對於企業的穩定發展影響極其深遠。企業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存在著較多的弊端,一定程度上阻礙著企業管理會計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想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會計水平,就必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將二者有機、協調地結合在一起,進而推動現代企業地穩定發展。

一、企業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聯分析

1.基礎相同

管理會計是企業內部較為關鍵的報告會計之一[1],成為了現代會計的重要分支,將會計學與管理學充分結合在一起,是現代企業財務制度的重要構成內容。其中,管理會計的核心職能就在於更好地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服務,而內部控制是指在結合企業內部管理需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我調整和約束的系統,其核心職能就在於規範企業內部管理者的工作行為,避免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因此,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產生的基礎就在於充分結合企業內部管理需求。

2.目標一致

管理會計可以更好地對經營活動進行預測、規劃以及評價,是一種規範性的管理活動,著重強調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環節,保證企業管理者決策的準確與合理。而內部控制要求要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控制體系,企業各個部門都要積極參與到監控體系的建設中,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對企業財務報告做出最客觀公正的評價,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企業的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在戰略目標上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但是二者都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服務者,旨在透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升企業的市場影響力。

3.相互影響

企業經營活動必須要得益於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的共同參與。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大都是圍繞預測、決策以及考核而展開的,內部控制是集企業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會計系統控制以及績效考評控制等方面於一身的綜合模式[2],涉及到企業管理運營的全過程。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二者之間在服務內容上有著較為明顯的關聯,共同致力於企業穩定發展的建設中。

二、內控建設對提升企業管理會計水平的要素分析

1.內部控制對企業管理會計的必要性

企業透過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會計資訊的質量和水平,要想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就必須要不斷貫徹落實於相關的法律法規。內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的運作流程,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為企業管理會計工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依託內部控制建設,可以增強管理會計資訊的規範性與合理性。

2.內部控制建設有利於實現企業管理會計的建設目標

(1)提升管理會計資料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準確合理的管理會計資料可以使企業管理者充分了解企業經營的發展現狀,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最公正客觀的參考依據。內部控制系統透過制定和執行業務處理程式,明確企業權責關係,管理會計資料受到了相應的限制[3],進而避免了企業不法行為的發生。(2)維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內控制度對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採取各種控制手段,有效防止財產物資被損壞現象,嚴厲打擊公款挪用和貪贓受賄現象。

三、依託內部控制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會計水平的建議

1.構建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促進管理會計的穩定發展

完善的內控制度是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客觀要求,有效協調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提升企業良好的知名度、美譽度,已經成為了企業會計資訊體系的重要制定性保障。因此,企業要想有效提升管理會計水平,就必須要制定規範的企業治理結構,完善企業的內控制度,內部控制部門要發揮出自身的職能作用,充分激發組織管理人員參與到內控制度的建設中去。同時,將內控制度融入進財務體系中,為企業管理會計提供良好的執行氛圍,確保企業自身管理能力的穩步提升。

2.制定完善的風險評估應對機制,避免管理會計經營風險的發生

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推動力下,出現了大量新的經濟行為,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針對目前的發展形勢來分析,企業在風險識別時經常會出現失誤,難以預測潛在風險。要想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企業必須要充分了解市場變化情況,要善於預測企業在會計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而且要安排專業人士來負責風險識別作業機制的業務活動,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領域地評估和預測,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動情況,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此外,在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管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內控制度的調節、控制以及反饋等功能,確保企業管理會計資訊的準確無誤,避免管理會計風險的發生,最大程度地發揮內控制度和管理會計協同效應的良好發揮。

3.將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結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由於受到現代企業各種機制的影響,內控制度對管理會計的作用產生了一種全新的體系---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可以確保會計資料的準確,推動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穩步提升。內部控制和管理會計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分支,要將二者充分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要想更好地進行內部控制,要從管理會計的實施與控制開始進行,完善會計相應的法律政策。除此之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確立,符合企業精細化的管理戰略,增強應對經營風險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企業財務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使企業財務制度更具清晰度、透明度。

4.加強平衡計分卡和責任會計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

(1)管理會計在不斷創新中獲得了長遠發展和進步,推動了平衡計分卡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財務、顧客、內部流程以及創新等維度是平衡計分卡的重要構成內容[4],使組織經營戰略得到了有效的制約與平衡,可以更好地應用在績效考核的指標中,充分反映出內部控制的發展情況,進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2)責任會計是管理會計的重要構成內容之一,設立責任中心、建立跟蹤記錄系統以及進行反饋控制等是其重要的體現,透過不斷貫徹落實於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來確保經營目標的統一。現階段,一些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大都建立在管理層,其管理者和相關審計人員要全面監督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這種內控體系很難有效預防重大風險的發生,僅僅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影響著團隊整體效果的發揮。而責任會計透過權責統一的責任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解決原內控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在內部控制中,可以透過責任會計的理論和方法的運用來確定合理的職務分工,規範業務處理程式和流程,促進企業權責關係的統一性、一致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依託內部控制建設來提升企業管理會計水平,可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較高的市場份額。因此,要加強管理會計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將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體系相結合,制定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避免企業經營風險的發生,充分發揮出管理會計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應用價值,進而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吳雅琴,高北寧.基於“網際網路+”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6,(9):34-35,40.

[2]鄭蘭慶.地方財政部門對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管理研究[J].經貿實踐,2016,(15):211.

[3]邵愛鈞.探討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外資,2013,(15):267-268.

[4]李敏峰.如何在財務集約化管理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J].財經界(學術版),2013,(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