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範文
工作計劃是行政活動中使用範圍很廣的重要公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工作計劃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初一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金秋送爽,碩果飄香,嶄新的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如約而至。為有序高效開展好本學期的初一歷史教學工作,特制定如下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各項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新課改精神為指標,以提高學生素質為重點,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重視雙基,強化對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以及多媒體教學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高效歷史課堂。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內涵和外延,最大限度落實課標的要求。
2。全面系統研讀初中全部六冊歷史教材,提高備課組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力。
3。探索開展小學與初中銜接教育的研究,讓學生儘快接受並適應初中生活,推動學科教學工作的進展。
4。探索“班班通”條件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新模式,拓展歷史學科的課程資源。
5。整理下發《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版教學案,在個性化修改的基礎上加以充分利用。
6。開展備課組內觀課議課活動,藉此提升組內成員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7。全面鋪開“一科一品”活動,在初一年級試點“課前說歷史”活動。
三。具體措施及安排
1。組織本組教師商討備課組學期工作安排,並於開學一週內形成書面的備課組和個人工作計劃。
2。組織本組教師抓住開學伊始的契機,透過集體學習和個體學習等方式,進一步吃透《課程標準》,用《課程標準》中蘊含的先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以《課程標準》的相關規定為起點和歸宿,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3。搞好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確定主題,明確分工,認真鑽研教材,探討科學合理的教法和學法,從教與學的細節入手,運用集體的智慧打好團體戰,提升備課組的整體水平。
4。配合協作組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科意識,逐步瞭解一些學科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儘快適應初中生活。
5。開學一週內下載整理凝結全市骨幹教師智慧的《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版教學案,併發至組內每位教師的郵箱。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對教學案進行個性化修改,並加以充分利用。
6。透過不定期的集體備課、專題研討、觀課議課、網上學習等形式,探尋“班班通”條件下歷史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力求提升組內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拓展歷史學科的課程資源,豐富師生的學養、教養,精心打造高效課堂。
7。落實好學校對教學常規的各項規定。
初一年級是初中階段的起始年級,對學生的發展影響至關重要。我們初一歷史備課組一定會團結協作,加強實踐,努力為學生的發展創設良好的學科學習環境。
篇二:初一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初一歷史備課組將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健康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美好未來,一切為了學校快速、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構建和諧民主的'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提升我組的教學水平。教學中我組將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除利用教材之外,更多的挖掘課程資源,使歷史教學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改變為考而學的傳統觀念,學會善於以歷史主義的深邃眼光來審視現實問題,能夠不斷的從歷史這面鏡子裡,獲取對現實問題的深刻認識與啟悟。樹立新的歷史教育功能觀,從根本上杜絕學生反感歷史、厭倦學史的現象。
二、工作目標
1、備課組全體教師認真抓好教學常規工作,落實歷史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最佳化教學方法,教學中做到減負與高效結合,全力打造高效課堂,創設思辯性的歷史課堂。讓小科也變成學生喜愛的科目。
2、加強備課組教研功能,形成濃厚的教研氣氛,讓每位老師都收穫豐富。
三、具體措施
1、充分發揮備課組力量,加強集體備課。每週週一第三四節課為集體備課時間,分析教材、討論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集眾人之力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交流教學心得,及時反思。
2、定期組織備課組教師相互聽課,學習研究。每月組織一次組內教師相互聽課,提高課堂課堂質量,透過相互聽課達到相互學習、吸收經驗的目的。
3、教師主動學習教學教育理論,努力撰寫教學論文。
4、積極參與學校的公開課。積極參與公開課的聽課、反思,吸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