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端午節由來的圖片

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圖片

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圖片

 

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圖片

 

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圖片

 

端午節的由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例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起於三代夏至節、惡月惡日驅避和吳月民族圖騰祭等等,以上各由來的說法,都有各自的原因。其中紀念屈原之說,是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的。下面介紹端午節為何用來紀念屈原的故事。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因此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人們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大臣的思想是深刻的。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午,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各本其源,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看法,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關於“紀念說”:端午節源自哪些歷史人物?

起初,端午所紀念的歷史人物因地而異。端午節源自紀念屈原最早見於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而在江浙一帶,人們多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蒙冤屈死,後又被拋屍江中的忠臣伍子胥以及臥薪嚐膽、以賽龍舟的方式操練水軍的越王勾踐而設;另外全國各地還有紀念孝女曹娥、紀念東漢時期廣西蒼梧太守陳臨等歷史人物的諸多說法。端午祭屈原已廣為人知,那麼,伍子胥、勾踐、曹娥、陳臨等歷史人物又是怎麼和端午節有了聯絡呢?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他本是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但他棄暗投明,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當時楚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伍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未被夫差採納。吳國大臣伯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結果夫差賜伍子胥寶劍要他自刎而死。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初五投入錢塘江。據說伍子胥含冤沉江後化為了“波神”,弄得江水洶湧激盪。人們為紀念這位忠臣,遂將端午節當成了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勾踐是春秋時代後期的越國君主,他還是最早提出以划龍舟來操練水兵的人。越國先是被吳國打敗,勾踐臥薪嚐膽,日夜操練水軍,最後終於打敗吳國,成為新的春秋霸主之一。勾踐操練水軍首創了划龍舟的方式,在江上數艘龍舟奮力向前,人們一邊划槳,一邊對敵作戰。因此,有人認為後世過端午節划龍舟比賽就是為了紀念勾踐。

曹娥是東漢時期浙江上虞的一位孝女。關於曹娥,在《後漢書列女傳》及《會稽典錄》中都有記載。曹娥的父親在漢安帝二年(公元108年)五月五日迎波神時溺死。當時曹娥年方14歲,沿江尋找父屍,晝夜哭號不絕,最後投江而死。數日後,曹娥抱父屍浮於水面。據說,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將端午節視為懷念孝女曹娥的日子。還有著名的《曹娥碑》一文作為佐證。

陳臨是東漢末年廣西蒼梧太守,廣東人。據《初學記歲時部》引謝承《後漢書》記載:陳臨任蒼梧太守,“推誠而理,導人以孝悌。”治理蒼梧,移風化俗,頗有政績。後來陳臨卸任調走之時,蒼梧郡人於五月五日送至東門。人們為了懷念這位政績卓著的地方長官,每年五月五日“令小童潔服舞之,”以紀念陳臨。

關於端午節“避疫驅邪說”:

五月初五為何被古人視為“惡日”?

五月初五被古人視為“惡日”,有飲雄黃酒、掛香袋、戴香包、插菖蒲、採百藥等避疫驅邪的習俗。 據《禮記月令》記述,五月為陽氣最盛之月,同時,陽到極處必轉陰,陰氣也於此月開始滋生。陰陽交侵,易致毒蟲出沒,瘟疫流行,於人於物均有害。按《易經》的說法,五月初五是陽氣執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陰惡從五而生,此時五毒(蜈蚣、蠍子、壁虎、蜘蛛、毒蛇)並出,尤為惡日。逢此惡癘病疫氾濫之惡日,人們自然要避邪除惡。

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曾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戰國時期成書的《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也記載:“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南北朝時期梁宗懍所撰的《荊楚歲時記》也強調五月初五要“採百藥”: “採艾以為人形,懸於門戶上,以禳毒氣。”在五月初五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菖蒲酒以避疫等習俗逐漸流行開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上說:“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痺。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雄黃性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溼、殺蟲驅痰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