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五下科學期中複習資料

五下科學期中複習資料

導語:我們常常做對比實驗,它需要有兩組實驗資料,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我們在做對比實驗時,只允許改變一個條件,其它條件都不改變。

五下科學期中複習資料

1. 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2. 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分,溫度,養分,空間等。

3. 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如空氣,水,空間和食物等

4. 生物之間像鏈條一樣的食物關係,稱為食物鏈。食物鏈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食物鏈通常是從綠色植物開始的,到兇猛的食肉動物為止。由多條食物鏈組成的網狀結構,叫食物網。

5. 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就會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因而保護了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了許多種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

6. 自然界是某一區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

7. 像池塘裡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

8. 我們常常做對比實驗,它需要有兩組實驗資料,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我們在做對比實驗時,只允許改變一個條件,其它條件都不改變。

9. 會根據要求寫出正確的食物鏈。

10. 問題:(1)如果草原上過度放牧會發生什麼現象?為什麼?

(2)在“水稻——田鼠——蛇——老鷹”這條食物鏈中,蛇遭到大量的捕殺,你推測一下,這條食物鏈中的其它三者會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

五下科學期中複習資料

1、食物鏈: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係叫做食物鏈。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中能夠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

2、食物網: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複雜的食物關係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

3、光源:像電燈、太陽、螢火蟲等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風化:由於受水、空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這種現象叫做風化。

5、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

6、重力:我們提水,感到水桶對手有向下的拉力;我們背感到書包對肩部有向下的壓力。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就是重力。樹上的蘋果往下落,向上拋的球最終要落回到地上,水往低處流,這些運動都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

7、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當他們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後,彈力就消失了。衣褲鬆緊帶、弓箭、拉力器和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8、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衝力。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衝力運動的。

9、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更多的力。

10、彈簧測力計的組成:提環、指標、刻度板、掛鉤、彈簧

11、人們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策略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學技術上則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100克力。

1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該注意:A、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標是不是指在“0”位置。B、讀數時,視線與指標相平。C、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測量範圍。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因此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14、摩擦力是可以感覺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相當於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5、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重量、運動方式(滾動或是滑動)

16、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小)。物體運動採用滑動時,摩擦力(大);物體運動採用滾動時,摩擦力(小)。

17、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18、為了更好地運動,人們在製造有關物品時,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當人們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增大它;當人們不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減小它。

19、物體都受一個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和“萬有引力”都是牛頓探索發現的。

20.地球由海洋、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組成。

21.地圖中藍色代表海洋,綠色代表平原,黃色代表丘陵、山地、盆地,橙色代表高原。

22.岩石風化過程:在氣溫、雨水等作用下,岩石碎裂,繼續風化成為小石子和沙,在植物作用下成為土壤。

23. 侵蝕: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並濺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

24.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

25.火山、地震、人為、流水、風、冰川等都能改變地形地貌。

26.人們採用了封山育林、植樹造林、興修水利、加強災害預防警報等措施來預防侵蝕影響的災害。

27.實驗的一般步驟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方案——實驗——觀察——記錄——收集整理資訊——思考與總結——表達與描述

五下科學期中複習資料

1. 像電燈這樣自己發光,並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影子產生的條件是,光源,遮擋物,屏。一天中陽光下鉛筆的影子的方向、長短都在發生變化,一天中影子最長的時間是早晨和傍晚,影子最短的時間是中午。

3. 光是直線傳播的。太陽光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傳播,太陽離地球的距離約1。5億千米從太陽發出的光到達地球約要8分鐘。擋光物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按直線傳播的。

4. 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在生活中人們對光的反射的實際應用有:汽車的反光鏡,醫生的額鏡,還有潛望鏡。

5. 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人們發現凸透鏡和凹面鏡能把光線匯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

6. 物體的吸熱本領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太陽的照射角度有關。不同顏色的紙,吸熱的本領不同,深顏色的紙吸熱快。

7.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節能,安全的能源。

8. 從不同的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物體的投影。

9. 深色的物體吸熱本領強,反光本領弱,淺色的物體吸熱本領弱,反光能力強。

10. 問題:(1)你能想辦法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嗎?

(2)請你設計並製作一個簡易的太陽能熱水器。(要求:寫出所用材料和簡單步驟或者畫出簡單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