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弟子規出則弟的讀後感400字

弟子規出則弟的讀後感400字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出則弟”?就是離開家裡,或者我們要外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注意我們的行為。以下是聘才網小編為大家愛帶來的弟子規出則第的400字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弟子規 出則弟全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弟子規 出則弟讀後感一:

開學初,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一本經典書籍——《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此書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生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曾經對電腦遊戲十分著迷,只要一碰到滑鼠,我就完全沉浸在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與媽媽約定的結束遊戲的時間一拖再拖,為此,媽媽大發雷霆,我才不得已關掉了電腦。如今,我學習了《弟子規》,想想先人們的教誨,反省我的行為,我感到非常的汗顏,做人是應該講究信用的,信用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個連信用都不講的人,他又怎麼能夠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呢?《弟子規》使我認識到了我以前所作所為的不足,我想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以《弟子規》時刻警醒自己,做到誠實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靚麗的風景,少一些違約的承諾。向著自己追求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光彩。

弟子規 出則弟讀後感二:

今年寒假,學校要求我們背《弟子規》。回到家我問媽媽什麼是《弟子規》,媽媽說《弟子規》主要講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媽媽還說要我對照自己的行為認真閱讀,背誦。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裡的乖乖女,應該不會與書中所說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詳細閱讀《弟子規》卻發現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缺點。

《弟子規》中說:"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可是我偏偏和書作對,我的書桌上放著練習本,練習冊,漫畫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無關的書全都放在書桌上,東一本,西一本,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有時比登天還難。現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弟子規》中還說:"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卻常常忘記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沒有告訴媽媽,我回到家裡媽媽狠狠地說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以後,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也要跟媽媽說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完了《弟子規》,瞭解了自己的缺點,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規 出則弟讀後感三:

現在家庭中基本都是一個孩子,獨生子女更要學習《弟子規》,尤其是《弟子規》“出則弟”部分,它主要說的是家中兄弟姐妹相處之道,以及如何和長輩在一起的規矩。在這些規範中,訓練小孩謙恭有禮,懂得尊重別人,自然容易融入團體,為大家所接納。

這裡的“出”是指家庭之外,“悌”包含兄友弟恭,包含尊敬長輩的禮節態度。如果一個人在家裡面兄弟姐妹之間能夠友愛,能夠以禮相待,他出去外面與人相交就會做到和諧、和睦;如果他在家與兄弟姐妹吵吵鬧鬧,不守禮節,那出去外面自然不可能守規矩。有人可能說,現在很難去看這個孩子是不是做到了“出則悌”,因為多數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明我們對“出則悌”理解還不夠深刻,他不僅注重兄弟姐妹的相處之道,還包含了尊敬長輩的禮節態度,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現在的獨生子女遠離了“孝道”,雖然我們可能透過對“入則孝”的學習,已經知道了在家孝敬父母,但是,在外面呢?做得又如何呢?

下面是一位老人寫的乘車經歷,想想,我們是否該反省一下?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搭乘公共汽車回家。整個車上人滿滿的,我只能站著。我突然注意到旁邊有一位年長於我的老者。他滿頭白髮,身子有點佝僂;我頭髮雖然不夠白,但早已謝頂。如此兩個老人站在車廂的過道上,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坐在兩邊的乘客,都像是沒看到一樣,沒一個人起來讓座。此時我想,自己早已年近七旬,沒人給我讓座,足見我還不老,但身邊這樣的一位長者,則無論如何也不該被忽視。我不禁有點悲哀,難道文明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對於這位老人的感慨,我們真的能無動於衷嗎?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位老人的疑問?在學校裡,很多同學之間因為一句微不足道的話語,就能面紅耳赤,甚至拳打腳踢,在老師苦口婆心地教育下,學生漸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是回到家中,把這件事和家長一說,性質就會發生變化,他們關心的不是孩子品行上的問題,而是孩子吃虧了麼,下次一定要還回來等等,致使老師的'教誨化為烏有。在家中,何為“長幼有序”早已分不清,我們真的不得不感嘆難道文明真的離我們遠去了麼?為什麼一個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泱泱大國,會讓人們一次又一次的發出這樣的感慨,到底是我們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了,還是我們的思想被禁錮了?如何做到“入則孝”、“出則悌”,一直深深的困惑著我,也許我還需要不斷的提高吧。

弟子規 出則弟讀後感四:

雖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立意物件為受訓的兒童,故而字意簡單,讀起來並不費勁,加之在網上查到楊淑芬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整篇檔案的思想有了一個淺顯的認識。全文以人的品性修養為根本,教育一個人從小到大應該刻盡的本份和不應逾越的界尺,雖然覺得有些古板,但字裡行間的勸叫,如明鏡般映照出我與文中教誨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隨之而來的是我對人生的迷惑和無助:我究竟應該怎樣活著?

在讀大學的時候,對儒家思想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在並不深入的學習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感慨古人的智慧,之乎者也中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倫理道德。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會動盪和西方文明的交融,使得原本清晰的文化脈絡漸漸模糊,尤其是肅清全社會價值取向的若干次運動,更是雪上加霜。或許,對共產主義和建國領袖的崇拜支撐了上一代人的精神體系,到了我們這一代,原有的價值體系徹底崩潰,物資的充沛更加彰顯精神的蒼白,我們是文化缺失和精神貧乏的時代的產物,從何而開為何而去,我們沒有信仰,卻渴望信仰,我們對新的舊的道德標準都報以懷疑的態度,不屑於權威,卻又迷失在追求的過程中。

或許會有人笑我矯情,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還去管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迷茫會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憤世嫉俗的內心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自由主義。

看《弟子規》,覺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經有一套社會認可的道德範本,遵循著約束著,在短短的光陰中,總有被主流思想認可的聖賢書指引著,不管對個人發展是好是壞,但至少不會迷茫無助。一個人有一生都為之堅持的信仰,就算他資質駑鈍,依然會有所成就的。

細讀《弟子規》,發現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訓誡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懷朋友,都因為心懷感恩,正因為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虔誠的敬仰之心,尊敬發至內心,而後謙虛謹慎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後標新立異,自由散漫而後無法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