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七年級生物下冊《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反思

七年級生物下冊《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反思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生物下冊《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生物下冊《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反思1

本節是人教20xx課標版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的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一節在本章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起著承上啟下的功能。但是這一節的內容如反射的概念、反射弧完成的過程等內容都比較抽象並很難理解,如處理不好則枯燥無味,學生既沒有學習興趣也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師的教學目的在於如何將抽象的內容透過學生的親身體驗,使得其對於科學的概念變得易學易懂。針對教材中涉及的內容較多,知識相對較系統的背景,本節課是以“生物聯絡生活”、“生活應用理論”、 “理論實踐生活”為設計主線,注重知識線與方法線同時進行,為學生創造動腦分析、交流表達的機會,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主人”的教學理念。知識與方法並重的同時,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熱點,也是教學設計的關鍵內容。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已掌握人體幾大系統的生理結構特徵、人體感覺器官及神經系統組成,並且已具有活動調節的生活現象和經驗;但就我校學生情況看來,不能有效的將實踐中獲得經驗與知識概念識記、系統性處理後再應用,需要教師進行從旁引導。學生比較活躍,興趣易激發但缺乏協作與耐性。

按照課程標準結合學生情況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

1、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2、透過生活的自己的表現分辨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複雜的反射。

3、透過實驗、探究、遊戲等活動,學會學習的方法,提高自己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的能力等。

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重點難點為:

1、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3、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複雜的反射。

綜合以上,為了更好完成學習目標,我設計本節課以“五步三查”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於基礎知識的學習和了解透過導學案,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突破重難點時,除了教材提供的情景,我還設計了兩組小遊戲

1、轉向競技:每小組一名選手參賽完成4次正口令和4次反口令轉向比賽,全班對反應速度快、動作標準的同學給予掌聲。

2、舉手競技:全班學生和教師圍圈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參與轉向競技的學生分別下達正口令、反口令、手指數量示意(一根代表舉左手、二根代表舉右手)和反向示意。透過遊戲學生充分體會到耳、眼覺對刺激的感受、中樞神經對資訊的處理和下達指令訊號,肢體對指令訊號的做出的效應。在以此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理性的認識“反射弧”這一內容,我設計了拓展實驗:測定反應速度實驗。組內完成每名學生的有、無干擾條件下對照左右手反應速度的測定,實驗4次記錄資料,取平均值。這一實驗過程充分的體出現小組探究合作意識,並以設定對照實驗的方式體會和實施嚴謹的科學實驗探究過程,提升了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本節課,以“五步三查”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完成,透過導學案、透過小遊戲和實驗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搭建了學生合作探究和展示的平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發揮,提升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如能適當使用多媒體裝置拓展學習資源和空間相應的效果會更加的好。

七年級生物下冊《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反思2

我所講的《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是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六章第三節“資訊的傳遞”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既需要掌握前面所學的神經系統的知識,又是後面學習資訊的處理的重要基礎,因此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在教學中,我針對自身的優勢條件認真的設計了多媒體演示課件,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技術熟練,使教學程式比較流暢。由於精心的製作了課件,因此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有了很大幫助,使教學內容結構清晰、簡潔、明瞭。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加強了學生間的探究活動,使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學生在學習中也體會到了樂趣。雖然課堂效果比較好,但是我也看到了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改善。主要有: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間的小組合作、探究,但是重點並不是很明確,因此使效果大折有些問題學生本身思考就能完成,我卻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生交流完後,我只做簡單的總結,並沒有發揮出學生探究交流的效果,使這種探究活動顯得有點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回答問題比較踴躍,但是我並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對於學生的提問只集中在前面幾個學生身上,對於後面一直舉手的同學照顧不到。對課堂的掌控還不到位。

在做膝跳反射實驗時,由於學生人數比較多,課堂比較擁擠,學生在做分組實驗時無法全部完成,造成課堂秩序很亂,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另外對於設計的問題,學生回答和自己預想的不一樣時,有些不知所措。由於前面的環節運用的時間過多,在課堂練習時時間就比較緊,使練習的效果比較差。

面對以上課堂教學中的優點,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發揚,對於不足我會找原因,逐步克服,爭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生物下冊《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反思3

今天早上的教學任務是“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一課,為了課上的活動能更好進行,課前我對學生的課桌重新佈置了一番。第三節上課鈴一響,我和往常一樣,精神飽滿地走入教室。受到課前一件事的啟發:某位學生帶了個酷似口香糖的小玩意來到班級,在這玩意上有靜電,用以惡作劇。我以此為例,請一位遭到惡作劇的學生來講述當時他的動作,並指出此學生縮回手的反應為“縮手反射”。接著請了一位學生上臺示範“膝跳反射”的過程,由此引出反射的概念並根據掛圖介紹反射弧的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此時發現學生的表情比較茫然,顯然難以理解反射的整個過程。我接著出示了“膝跳反射”的模型,透過模型讓學生了解了膝跳反射的整個過程,再請剛才示範的學生講述發生“膝跳反射”時他體內的發生的事情,在我在引導下他最終較為完整的講述瞭解了一遍。 提問:反射對人體的意義是什麼?提示學生根據課前惡作劇的例子思考。由些說明一個反射所需時間很短。接著安排學生完成活動:測試“握手——握手”反射要用多少時間。先介紹活動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強調兩點注意事項:

(1)請參加學生閉上眼睛,避免分心;

(2)注意力要集中,但也不要過於敏感。請20個學生(10個男學生10個女學生)在課前安排好的位置上圍成圓圈完成活動,測試次數共10次。根據測試結果請學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完成一次“握手——握手”反射活動中,體內發生了哪些事件?

(2)比較10次的測試資料,有怎樣的規律?影響反射完成時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果測試人數再增加或減少數10人,測試資料方面會有什麼變化?

(4)即使是訓練有素的足球守門員,面對射來的點球也常常撲空。對此作出解釋。 根據討論結果,我作出了結論:完成一個反射所用時間很短,因些人體能夠比較及時、迅速、準確地實現調節的過程。最後總結: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此節課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並大多數能理解反射的過程,教學效果不錯。此節內容較為抽象,如能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多舉幾個例子,效果應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