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面試

與一位外貿求職者的面試

與一位外貿求職者的面試

一天面試十幾個人,一天面試兩三個人,有時面的多,並不能代表人才就能即刻填補完,而面的少卻也有符預期的那個人,補缺總在不經意間。面試不能亂了方寸就迷失了擇才配崗的標準。在去年,企業主管從招聘市場面來了一位畢業一年的國際與貿易專業的“職場一年級學生”,他來自河北張家口。透過他戴的眼鏡能夠看到他目光如炬的執著,環顧企業大門,他盯視外圍文化牆,看《員工新秀欄》,觀察大家的工作。請進應聘室的那一刻,面試百人的我連忙去雙手接遞他的普通簡歷後說一聲:“請您休息2分鐘,桌上有相關企業簡介和資料,隨意看!”他委婉回道:“謝謝,好的!”

也正是因為未雨綢繆,我不僅在面試前製成了兩張A4紙列印的放大的七個紅色加粗黑體字歡迎您參加面試!貼在開梯正面(附索引指向和企業logo)和走廊拐角處。寫字樓那棟的那一層企業很多,面試前期溫馨先備足,企業門口的易拉寶和小型X展架也放其兩端。至少在我看來,給求職者能夠留下“賓至如歸”的感覺。

藉著2分鐘的時間目測簡歷中的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然後茗了幾口提神的咖啡走進應聘室。問暖道:“您好,請坐!”(誰叫他起身呢?)

“歡迎您參加我司的面試,在面試之前我先自我簡單地介紹下,我是公司人力資源部的,我姓熊,很高興能面試您!”

他的笑容始終掛著,又點頭著說:“我也很高興!”

“那我們面試開始,請您先自我簡單地介紹一下你,包括擔任的職位和內容。謝謝!”

他瞬間坐直,說:“好的!我來自河北張家口,我自己畢業於……”

話畢。也開始了我的無稿提問。

“你在國貿專業裡,科目中哪一科目是你最不喜歡的?”

他不慌不亂地簡答:“函電吧!因為裡面很多內容若硬性格式編寫,總寫的乏味。”

“那工作後的你對這一塊有沒有更深刻的理解呢?”

他凝思後說:“其實我對外貿詢盤比較熟練,就是缺乏裡面的商務談判力!……”

“能不能說下你上一家企業外貿部的機構組成?”

“當然可以啊,在我之前的單位,是擁有進出口權的.。就一個外貿部,以產品來劃分成三個組。……”

他的介紹很如實,透過他的眼睛我想從一個問題入手來看他的反饋如何。順勢即問:“剛你談到了你是在外貿業務員中以第四的身份進入,能談談你身邊的同事是怎樣的嗎?也談談你開發客戶後一個月內跟單客戶的頻次怎樣?”

不假思索的他也開始了回答,我仔細端詳了他的眼睛,以直視的方式看他的眼球是左轉還是上下翻動。這也在心理學有著很多的學習教益。誠實的記憶和誇談的幻想都可以看穿,至少我是這麼面試的。

“我們會遇到‘木桶原理’和相關問題,你覺得哪一塊是你工作當中最大的短板?有沒有想過如何預防或更好的避免呢?”

他說到了果斷,然後承認自己不夠果敢,因為工作需要縝密思考。儼然是他分析成優點和缺點的制約關係。

“能否談談你對於工作中各式各樣的處理壓力問題時,你應該如何更好的減壓嗎?”

“上一家企業中你覺得自己在那勤奮工作一年後給自己的增值打幾分呢?”

“當領導不採納你的意見,你也和他的思路向左,你會怎麼辦?”

這三問首先讓面試官一問懂得了求職人員的排遣壓力是怎樣,之中面試官需要借“壓”發揮,循著他的壓力多少來繼續探知他在上一家企業的工作量化指標和工作處理方式等等,也考驗了求職者到底能抗壓多少,情緒處理把握度如何?二問知道他自己工作自我評定的分數和表達的自信有多少?三問你的臆想應對策略是什麼?

“可否說下你在工作當中是理性還是感性的,舉一個客戶跟單的經歷來證明?”

辨別真偽其實從對方的反應時間、邏輯、體態、聲音都可以作為參考行為和品行的。在HR的洞察世界裡,人人皆醉我獨醒才能真正為企業提攜新人,提拔新秀,提振企業的活力。這一位從專業的回答裡能夠看到客戶管理、問題處理、交流分享、企業評判都顯得有理有據。然後筆者再從其他著眼點詳問。

“你能不能列出三個自認為符合本崗位的三個閃光點?”

一般而言,回答零散的說明毫無準備或自信缺失。若回答擲地有聲,井井有條,充滿微笑,那麼至少他的觀點可以支撐他的內容。我就覺得甄選這樣才可以入本企。

“在外貿流程裡,很多鏈條都不能斷,假如有一鏈出現了問題,你最顧忌最棘手的是哪一‘鏈’?有過補救方案嗎”

“每一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定位,你的職業生涯規劃有思考嗎?談談看!”

……

面試的這一位大概費時40分鐘,也“剖析”了他的工作歷程。借用STAR原則、結構化面試、情景化面試等來有序提問,甄選才更全面。企業要做“常青樹”,必然離不開“綠樹人”。有時候,企業招募一個精幹的人若沒有把他的閃光點給發掘出來來,我覺得員工的可持續發展會減半。企業歸根結底是在選合適的,不是選優秀的。他在回答我的提問中,談壓力會“虐心”,而他補充地說這是工作從拒絕開始的;談夢想,他手勢的會動方知他堅毅的目光,三年買上房子的首付,按揭奮鬥;談領導,他說“與其說是‘老闆文化’,不如說是追隨有魅力,能學習的上級一起打拼。”也談了企業文化,他的志同又道合本企業價值觀的話,雙選的機會總是垂青於有同心同力的人。而作為HR也希望藉助企業搭建的平臺能夠讓其儘快適應企業的價值觀,更加合乎我司的融入文化,一起並肩懷著一樣的“同理心”而發展!